1、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需要采集50万朵花左右的花粉。
B.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C.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
D.微笑着面对生活的人失去的只是自己的烦恼,赢得的则是整个世界。
2、
请将下面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物质简单,心灵富有。
3、
阅读《玉米饼里加了糖》一文,回答下列各题。
玉米饼里加了糖
①那一年我上高一,住校。由于家里生活拮据,我不得不每月回家取干粮。月末这天,我心事重重地回到家。后天班里要组织郊游,要求每人自带食品,同学们都很期盼这次活动,大家商量着要在郊外吃一顿大餐,所谓的大餐,就是大家每人带一点儿好吃的,然后集中起来享用。可我带什么呢?我每月的生活费只有三十元,没有一分钱是多余的,买一个面包都要二,三元,如果买些吃的,半个月的生活费就没有了。去还是不去,这让我顿时陷入了两难。
②母亲觉察到了我的情绪,问我有啥事,我便将郊游的事告诉了她。母亲沉思了一会儿,告诉我说她有办法,然后就转身出门了。半个小时后,母亲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包糖,对我说:“儿子,妈给你烙几个糖玉米饼带着,很好吃的。”母亲本来很兴奋,可看我没有反应,再没说什么,埋头烙饼……
③第二天,我去和王老师请假,说身体不舒服了,不去郊游了。可王老师本来同意,谁知隔一天却变了,要我必须去。我只好硬着头皮,拿着母亲给我做的糖玉米饼和同学们出发了。这一路上,我的心始终①着,母亲给我烙的几个糖玉米饼越想越拿不出手。
④转眼间到了吃饭的时间,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的东西,我②地走到了一棵树下,默默地吃起母亲给我做的糖玉米饼。就在这时,王老师带着几个同学悄悄地来到我的身后,冷不丁地伸手抢走了我的所有玉米饼,并大声地说:“同学们,程刚偷偷在这里吃好的,该不该罚……”同学们大声地回应着。
⑤王老师把饼分给了大家,不一会儿就被大伙吃光了。突然,好几个同学向我走来,问我这个饼子是在哪儿买的。此刻,那种自卑又一次冲击着我的心房,我的脸就像在发烧,真的坚持不住了,直接对大家说:“大家不要安慰我了,这只是我妈给我做的粗粮饼。我家里穷,买不起好东西和大家一起分享。”说完,我的泪便掉了出来,同学们都愣在了那里。
⑥王老师走了过来,对我说:“程刚,老师真心地告诉你,第一,这个饼真的很好吃,大家好多是城里的,真的没吃过这么香的玉米饼。第二,你不应该哭,而是应该骄傲地笑。昨晚你母亲来过了,拿着两个面包和两根火腿肠,你去义务劳动了,她把东西交给了我,说你明天拿着粗粮和大伙出去不好。你母亲为了买这点儿东西,舍不得钱坐车,走了3个小时……不管你认为这几个加糖的玉米饼能不能拿得出手,我都认为这是今天这里最好吃的东西。饼里加了糖,这是你最甜的人生,因为在你成长的路上,有一位智慧的母亲,更有一位为了生活在努力改变的母亲,这是其他同学都体会不到的,也享受不到的。你所享受的这份爱,是独有的。”
⑦我有些惊讶地看着王老师,泪水突然止都止不住。在这些真诚的话语里,我看到了卑微的力量,也看到了珍贵的贫穷……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主要内容。
(2)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展开想像,按要求填空。
A.这一路上,我的心始终①______着,母亲给我烙的几个甜玉米饼越想越拿不出手。
B.我②______地走到了一棵树下,默默地吃起母亲给我做的糖玉米饼。
要求:①上填写一个描写程刚心理活动的词。②上填写一个描写程刚神态的词语。
(3)你是如何理解第⑦段划线词语“珍贵”和“贫穷”的?
(4)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母亲都会以不同方式表达对我们的爱,读了这篇文章,请结合亲身经历谈谈感想。
4、
古诗文默写。
①水何澹澹,______。(曹操《观沧海》)
②______ ,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③成语“择善而从”出自《论语》,它是从“______ , ______”演变而来的。
④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中有“景”,白居易用“右手秉遗穗,”描绘了贫妇捡拾麦穗的场景;诗中有“情”,李白用“______ , 随风直到夜郎西”表达对王昌龄的思念之情;诗中有“志”,杜甫用“______ , 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自己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万物的雄心壮志。
⑤李商隐(《夜雨寄北》)用“______ , ______。”设想未来的相逢,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情。
⑥中国的传统节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它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请从下列传统节日中任选一个,写出与之相关的连续的两句古诗。
传统节日: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
节日:______
古诗:______
5、
初中时光已悄然过去。回首逝去的日子,校园里留下了数不清的欢乐。初中的学习生活犹如人生的驿站,既意味着结束,更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始。为此你班决定开展“岁月如歌”的主题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集体的记忆】班级组织编委会编写班史,每人珍藏一本,作为对这段生活的永久纪念,请你设计班史的内容。
内容一:班级毕业照 内容二:______
内容三:______ 内容四:______
(2)【真诚的邀请】假如你是编委会的组长,去邀请校长为班史题词,你该怎么说?
(3)【如歌的行板】班级要组织一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题突出的毕业晚会,请你设计主题语,要求语言简洁、紧扣主题。
(4)【永远的赠言】毕业在即,请你在老师的纪念册上写留言,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6、
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请以“成长需要担当”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文题二:格言以其语言凝练、富有哲理的形式,深受人们的喜爱。请从下面三则格言中任选一条,提取一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①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②生活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萨克雷
③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列夫•托尔斯泰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字数在600字以上。
7、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本诗的颈联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从炼字的角度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
- 读课文《小圣施威降大圣》,大圣是怎样变化的?小圣又...
- 文章在叙述杨利伟出征这一场面时插叙了三段文字有何作...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一件小事鲁迅①我从乡下...
- 你从杨利伟“从容而稳健的步伐”中看到了什么?
-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
- 《秋天的怀念》中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什么...
- “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
-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
- 阅读课文《看云识天气》第1~5段(从开头至“有时竟...
- 文中有很多两两对称的句式,请找出来,并说说这种句式...
- 阅读与赏析(一)塞上忆汶水曹元用沙碛①秋高苑马②肥...
-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听了这...
- 《羚羊木雕》的中心意思是()。A.写家庭生活中的一...
- 下列语句中对加线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但是...
-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这则寓言共两段,说明每段运用的...
- 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语部分概括地介...
- 开头的第一句话“我家养了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
- 读课文《三颗枸杞豆》,文中语句符合儿童的年龄、心理...
- 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南方初春田野...
- 阅读《几生修得到梅花》,回答小题。几生修得到梅花李...
- 阅读诗歌,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那天早晨上学,我去得...
-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
- 参考下面材料,探究本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材料一抒情...
- 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剥豆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豌...
- “大圣慌了手脚,就把金箍棒捏着绣花针,藏在耳内,摇...
- 《爸爸的花儿落了》从全文看,爸爸是一个______...
- 文章为什么要提到美国、苏联和俄罗斯的航天情况?
- 阅读《寂寞的老树》一文,回答第小题。寂寞的老树①春...
- 读课文《本命年的回想》,属于第四段具体描写家乡过大...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天净...
- 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辽宁辽阳九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解...
- 广东省深圳市沙井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课《从百草园到...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课《夏》同...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课《端午日...
- 山东省临沂市中考语文试卷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课《凡尔赛...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女娲造人》...
- 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
- 河北省唐山市中考语文试卷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课《再别康...
- 江苏省盐城市中考语文试卷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课《水调歌...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盲孩子和...
- 江苏省无锡市査桥中学八年级月阶段性测试语...
- 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江苏省东台市第四教育联盟八年级下学期第三...
- 云南省普洱市中考语文试卷
- 辽宁省本溪市中考语文试卷
- 藤野先生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课艰难的国...
- 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
-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语文试卷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课社戏同步...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为你...
- 江苏省镇江丹徒区荣炳中学八年级月月考语文...
- 浙江省义乌市中考语文试卷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课最后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