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关于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
B. 《我的母亲》是鲁迅中年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顾,记叙与抒情相融合。
C. 《敬畏自然》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认为人类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D. 《喂——出来》警示世人,不从根本上处理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将危机人类生存。
2、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孤独的老乡
①我不知道他叫什么,暂且叫他小吴吧。
②第一次盘问小吴,真不能确定他在我眼皮底下多久了。偌大的天安门广场,游客络绎不绝,人流涌动如潮。大家背对巍峨的城楼,无不在忙着摄影留念。小吴不是这样。他到处转悠,瞅瞅这个,看看那个,总是撵在人家身后,时不时还支棱起耳朵,偷听人家在讲些什么,形迹可疑。
③我作为广场的巡逻人员,截住小吴,问:“你干吗?”他捏着衣角,嗫嚅道:“我在丰台那边打工。”
④“我是问你来天安门广场想干吗?”
⑤“没干吗呀。”
⑥“老实点,我注意你不是一回两回了,你老盯着人家游客干吗?”
⑦“我……我在找人。”
⑧“找谁?”
⑨“找老乡。我来北京三年,还没遇到过一个老乡。”
⑩我鼻子一酸,拍了拍小吴的肩,叮嘱道:“注意点形象,别太露骨,更不准妨碍人家。”他眼里汪着泪,点点头。
⑪天安门广场,草原一样广袤,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人群,河流一般朝这里涌来。黄昏时候,夕阳之下,人流涌得愈加湍急。小吴迎着无数面孔走去,仔细辨别暮色下的每一张脸、每一句方言。
⑫夜深了,广场上游客稀疏,灯火慵懒,小吴拖着疲惫的身躯,追上了20路公交车。公交车从我跟前一闪而过时,我看见小吴抓着吊环,挤在一群人中间,眼里满是恋恋不舍。
⑬小吴来的时间很固定。每个星期天早上,换乘三趟公交车来,晚上又换乘三趟车回去。我巡逻时经常遇到他,有时会问:“找到了吗?”他总是一脸黯然。
⑭有一次,我发现他神情大异,跟着一个旅行团很久,最后还是悄悄地离开了。我问他:“不是吗?”他失望地答道:“不是,是相邻那个县的。”
⑮“相邻那个县也是老乡啊。”
⑯他摇了摇头,固执地说:“连一个县的都不是,能算是老乡吗?”我安慰他说:“实在想家了,就回去看看吧。”他笑道:“回家?我爹在山上打石头被炸死了,那个女人改嫁去了外省,哪有什么家?”说完,撇开两条瘦腿,消失在人海中。
⑰小吴找到按照他的标准定义的老乡,是在一个下午。远远地,看见他和一个夹着公文包的中年男人在国旗下拉扯。我立即赶了过去。小吴看见我,激动地说:“他是我老乡,绝对的老乡!”那中年男人甩开小吴的手,整了整领带,呵斥道:“老乡?谁和你是老乡,老子是北京人!”小吴说:“你耍赖,你刚才打电话说家乡话,我听出来了,你是我们县的。”中年男人厌恶地挥了挥手,骂道:“神经病。”听了这话,小吴的身体晃了一下。
⑱这件事后,很长时间没有看见小吴在我眼皮底下转悠了。我心中不禁想:是死心了还是离开北京了?这孩子,挺好的,时间长了没见,还真让人心里有点挂念。
⑲小吴再一次出现,是带一对老人来看升国旗。这对老人脸色凄苦,衣衫褴褛。我问他:“你找到老乡了?”小吴说:“没呢。他们是一对聋哑夫妇,东北的,也没有老乡,我就对他们说,我们做老乡吧。”
⑳我欣慰地笑了,说;“那加我一个吧。”小吴狐疑地问:“你?”我看着远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在这里巡逻快三年了,也没遇见一个老乡。”
【1】根据文意,用简洁的语言填写下面表格。
情节 | 主要事件 |
开端 | 小吴找老乡被盘问。 |
发展 | (1) |
高潮 | (2) |
结局 | 小吴与一对东北聋哑夫妇做老乡,“我”也主动加入。 |
【2】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他眼里汪着泪,点点头。
(2)我巡逻时经常遇到他,有时会问他:“找到了吗?”他总是一脸黯然。
【3】第⑰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4】联系全文,说说小说结尾有哪些妙处。
3、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①气节,沉厚寡言。天资敏悟,强②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学射于周同。同射三矢,皆中的,以示飞。飞引弓一发破其筈③;再发,又中。同大惊,以所爱良弓赠之。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注释】①负,具有。②强:擅长于。③筈(kuò):箭的尾部。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
飞 引 弓 一 发 破 其 筈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
【3】结合选文说说岳飞为什么能成为一代名将。
4、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城南
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1】这首诗的前两句是一幅“春雨山水图”,发挥想象把它描绘出来。
【2】三、四句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
5、
活动课上,师生畅所欲言,已经快超过预定时间半小时了,也过了你平时的离校时间,这时,你准备借老师手机给您妈妈发一条短信,告诉她不能准时回去吃饭的原因,你该怎样拟这条短信呢?
6、
班级开展以“把握幸福,健康成长”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这次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活动前,你代表班级去邀请学校心理咨询室的王主任来给大家做一次专题讲座,请将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
你:王主任,我是九年级×班的学生×××,我们班想请您在周四下午课外活动时间为我们做一场“把握幸福,健康成长”的专题讲座,您看可以吗?
王主任:哎呀,真不巧,周四下午课外活动我得为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换个时间好吗?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主任:好的,到时一定去。
7、
按要求作文。
请以“做一件让这世界更美的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 母亲改变主意要走小路的原因是()A.想要欣赏小路美...
- 阅读《礼物》一文,回答问题。礼物柴静①那是个夏天。...
- 阅读《几生修得到梅花》,回答小题。几生修得到梅花李...
- 诗《化石吟》的一二两节采用问句的形式,有什么作用?
- 读课文《丑小鸭》,选出丑小鸭遭到歧视和打击的选项(...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红枣女孩郑渊洁当女孩儿第一次睁...
- 阅读理解:生命的掌声董保纲我常常想起一个关于掌声的...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在一个很大很大的山谷边上,有座...
- 两年前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吊足了观众的胃...
- 对《秋天的怀念》这个题目的理解,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
- 本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主体部分为什么先...
- 读课文《羚羊木雕》,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
- 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①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
-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谈谈你对斑羚飞渡这件事的看法。
- 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问题。珍贵的军大衣林廖君屋外,...
- 读课文《羚羊木雕》,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选出正确的...
- 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海伦·凯勒是美国女作...
- 新闻这种问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_____...
- 一朵栀子花从没留意过那个女孩子,是因为①她太过平常...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想当年,我小的时候,家乡的大年...
- 读课文《皇帝的新装》,“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 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
- 文章为什么要提到美国、苏联和俄罗斯的航天情况?
- 读课文《再塑生命的人》,莎莉文老师没有直接告诉我“...
- 本文《丑小鸭》以______为线索。在出生地,丑小...
- 阅读《小石潭记》中的选段,完成下题。从小丘西行百二...
- 风雨中的菊花午后的天灰蒙蒙的,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
- 用平实的语言表述划线部分的三层意思。2013年9月...
- 阅读《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中的节选文字,回...
- 《爸爸的花儿落了》全文的情感基调是______,贯...
-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一二区八年级上学...
- 学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
- 江苏省宜兴市宜城环科园教学联盟八年级下学...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月亮上...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课《丑小鸭...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课《三颗枸...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风雨...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可《木兰诗...
- 江苏省盐城市景山中学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
- 辽宁省辽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江苏省宿迁市中考语文试卷
-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九年级初中毕业班综合测...
- 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八年级下学期第一...
- 江苏省无锡市丁蜀学区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
-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区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调...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十八课《斜...
- 辽宁省朝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考语文试卷
- 云南省大理、楚雄、文山、保山、丽江、怒江...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课《人民解...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春》...
- 江苏省东台市第四教育联盟八年级下学期第一...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课秋天的怀...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女娲造人》...
-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语文试卷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课《济南的...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
- 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课《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