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比正路还长的巷子
柯裕棻
有时候,走着走着,离了扰攘的正路,踏上一条没名没姓的、比正路还长的巷子,那个又惊奇又迷惘的感觉,多么像人生啊。
走进长巷子里,两侧的房子低首敛眉,没有大马路上的高楼那样霸气,在这以人的尺度打造出来的屋檐底下,活动的幅度小些,说话的派头小些,那气味也浓密些,生活的气味,水沟的、铁锈的气味,午饭剩余的油腻味,亦步亦趋跟着,如同一只熟识的狗。洼坑里隔夜的雨水,像一段委屈的心事,泪汪汪闷坏了,阴着脸,映着来人,踩着了它,就回溅你一脚的怨意。
城市里的长巷实在没办法安心走,红砖道宽仅仅几尺,有些地方有高低不齐的骑楼,忽上忽下,怎么走都是颠沛流离,心里很不舒坦。有些地方连骑楼或红砖道都没有,只身走在上面,慌慌的,没有归属,像是离乡背井的人,走在不属于自己的城。
如果在冬夜,一个人走在两侧大门紧闭的长巷子里,有时候会有进京赶考的书生赶路的心情,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却不断被后方来车的车灯打扰,那种灯的亮度非常恼人,在人的心里投下一道慌乱的影子,走几步路就得频频回首,躲闪,这种惊扰无奈的程度,犹如一段挥之不去的往事,化成了鬼魅,准备重返噬人。
至于乡下的长巷,真的很狭窄,车子很少进去,少了车,就多了从容,乡下的路是随意铺下的,从房子铺到田边,从大马路铺到菜园,聚落密了,那条任意铺下的路就变成了巷子,弯弯曲曲的,尽头一样还是水田跟菜圃,但中间的转折出乎意料的多,如同这一村百年的兴衰。
我曾经拜访过住在台南乡下的朋友,他们门前是一条很长的巷子,仿佛从郑成功之后,这一村的人便开始增建巷子的长度,以此做史。巷子尾是一畦菜圃,黄色的油菜花,踱步的鸡,巷子两旁人家的围篱是扶桑花和紫藤。在巷子的尾端,照例只有蛙鸣、狗吠、炊烟。
午后四点我们蹲坐在阳光倾斜的骑楼下,朋友端出一盘红草莓,一包紫菱角,搁在地上。
鸡群走过。
邻居老太太佝偻行过。
蝴蝶飞过。
苍蝇来过。
猫影子飘过。
千百个念头闪过。
没有一辆车经过。
那是一条很长的巷子,时间行走其中,百转千回失去了影子,因此看上去不存在。我们坐在那儿看它,仿佛看见人生。
(1)第二段中划线的“亦步亦趋”喻指一味模仿别人,请写出两个与之意思相近的成语。
(2)朱自清《春》中:“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此句运用的感觉摹写与下列哪一句相同?( )
A.在巷子的尾端,照例只有蛙鸣、狗吠、炊烟。
B.午后四点我们蹲坐在阳光倾斜的骑楼下。
C.阴着脸,映着来人,踩着了它,就回溅你一脚的怨意。
D.水沟的、铁锈的气味,午饭剩余的油腻味,亦步亦趋跟着。
(3)“只身走在上面,慌慌的,没有归属,像是离乡背井的人,走在不属于自己的城。”这几句所表现的乡愁情感与下列诗句哪一个最接近?( )
A.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
B.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如梦令》)
C.如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江雪》)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终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
(4)从全文看,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为何会将长巷比喻为人生?
(5)文中运用了许多新奇的比喻,令人惊奇。从文中找出一句并加以赏析。
(6)作者在文章结尾处,使用了下面一组排列性的文句。请结合上下文,从内容、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任选一角度进行赏析。
鸡群走过。
邻居老太太佝偻行过。
蝴蝶飞过。
苍蝇来过。
猫影子飘过。
千百个念头闪过。
没有一辆车经过。
2、
比较阅读下面三则诗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乙】
①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②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丙】
唐诗中常常提到大江大河、高山平原,因为唐诗主要是中国北方文化发展到极盛时期的诗,所以要写就写高山大河,所以宋词多半是小桥流水,唐诗多半是高山大河。中国文学写高山大河写得最好的作品,我敢说至今没有超过唐诗的。比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豪情雄壮,比如“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比如“白日依山尽”“大漠孤烟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比如“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比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都力量充沛得很,生命强健得很。
长江、黄河、高山、大川、太阳、月亮,唐诗就是想来一个惊天动地,就是想贯通宇宙生命之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这个风烟,大气得不得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天姥连天向天横”,这个“上青天”、“向天横”都是直上直下将人的生命与宇宙生命相贯通。盛唐诗人、宰相张说大书诗人王湾的诗于政事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正是代表唐人的审美意识:天地之大美、自然之伟观——黎明、春天、新年,一齐来到人间,使人间成为美好的存在。“生”字、“入”字,热情奔放,是生命化的大自然。天行健,生命刚健、积极有为,迎向清新与博大。
(王晓明《唐诗是早晨,不是下午茶》)
(1)写出下面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乾坤日夜浮 ______
②至若春和景明 ______
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
④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______
⑤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童区寄传》) 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①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从【甲】【乙】两诗文可以看出,两位作者有着怎样共同的情怀?
(4)选文【丙】的作者在原文中认为“唐诗是早晨”,从选文【丙】中可以看出唐诗具有怎样的“早晨”特点?
(5)结合选文【丙】中的认识:“唐诗就是想来一个惊天动地,就是想贯通宇宙生命之气。”请以【甲】诗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为例,谈谈你的理解赏析。
3、
古诗文默写。
(1)大漠孤烟直,______。(《使至塞上》)
(2)故______ ,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举杯邀明月,______。(《月下独酌》)
(4)______ , 波撼岳阳城。(《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5)予谓菊,______;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______。(《爱莲说》)
(6)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______ , 她在丛中笑。(《卜算子 咏梅》)
(7)写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千古名句:______ , ______。
4、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抓在地上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 ____________从半空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了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了霹雳,振得那山岗也动,把这铁棒也似的虎尾,倒竖起来,只一____________。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一半在手里。那大虫páo xiào着,性发起来,翻身只一扑,扑将来。
(1)给材料中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______ | ______ | páo xiào |
撺 | 簌 | ______ |
(2)选文中,一些动词用得特别好,从下面所给的词语中选择合适的填入空缺处。(劈、剪、软、扑、搭、狠)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3)给这段材料加一个合适的小标题:______。
(4)上面材料出自我国四大古典名着之一的《______》,小说中塑造了108个英雄好汉形象,其中武松这个人物的形象特点是______ , 他的绰号是______。请再举出一个英雄人物的绰号和姓名:______。
5、
题目:原来,没有那么简单
要求:①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 (三)现在他们真是惊慌到了极点。从日记中,人们可以...
- 小树张三带着斧头在树林里走过,一棵小树拦住他,对他...
- 课文《伟人细胞》中“夙愿”一词的本意是______...
- 读课文《三颗枸杞豆》,阅读第②至④段,用文中的原句...
- 读课文《我的老师》,“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
- 一篇新闻,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
-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听了这...
- 《化石吟》第3节中“平凡的真理”指的是什么?
- 读课文《秋天的怀念》“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
- 《羚羊木雕》中写道“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就在一起。...
- 【类文拓展】散步龙应台【注】①回屏东看母亲之前,家...
- 风雨中的菊花午后的天灰蒙蒙的,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
- 读课文《羚羊木雕》,“这能全怪我吗?”从句式上看这...
- “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
- 开头的第一句话“我家养了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
-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父子的母校韦如辉①父亲对儿子说...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槐抱柳袁省梅①你见过这样的...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列车上①前两天我坐火车出差,...
- “从头到尾没有一只斑羚调换位置”一事为什么让“我”...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和平”号成功坠毁中央电视台3...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文中从敌我两方面议论...
- 【精段阅读】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
- 读课文《丑小鸭》,丑小鸭这一形象的现实意义是()A...
- 读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毕业典礼后“催着自己,我...
- 名著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习题。鲁达又道:“老...
- 读课文《羚羊木雕》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①《羚羊木雕...
- “大圣慌了手脚,就把金箍棒捏着绣花针,藏在耳内,摇...
- (二)①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
- (二)阅读《斑羚飞渡》的选文。①山涧上空,和那道彩...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十四《蔚蓝的王国...
-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课《夏》同...
- 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次北...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课《月迹》...
- 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风雨...
- 辽宁省大连市中考语文试卷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课《巍巍中...
-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私立新知双语学校八年级...
- 山东省日照市中考语文试卷
- 江苏省东台市第三教育联盟八年级下学期第一...
- 陕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课《七颗钻石》同步...
- 江苏无锡市前洲中学八年级月月考语文试卷(...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课《羚羊木...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口技》同...
- 江苏省江阴市周庄学区八年级月月考语文试卷...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盲孩子和...
- 江苏省宜兴市宜城环科园教学联盟八年级下学...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课《展示华...
- 云南省德宏州中考语文试卷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济南...
- 江苏省扬州市竹西中学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
- 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
-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
- 江苏省盐城市中考语文试卷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课《黄河颂...
- 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