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据拼音写汉字。
鲁仲连射书救聊,名垂青史,武松景阳冈打虎,jiā yù hù xiǎo______;国画大师李苦禅蜚声中外;学界泰斗季羡林学贯中西;巍巍光岳楼、幽幽古运河见证着历史的cāng hǎi sāng tián______ . 聊城不愧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带套袖的孙犁先生
①我产生要当作家的妄想是在初中阶段。为了验证我成为作家的可能性,父亲还领我拜会了《小兵张嘎》的作者徐光耀老师。记得有一次徐光耀老师对我说:“在中国作家里你应该读一读孙犁。”我立即大言不惭地答曰:“孙犁的书我都读过。”他又问:“你读过《铁木前传》吗?”我说:“我差不多可以背诵。”
②一九七九年,我从插队的乡村回到城市,在一家杂志社作小说编辑,业余也写小说。秋天,百花文艺出版社准备为我出版第一本小说集,我被李克明、顾传箐二位编辑热情请去天津面谈出版的事。行前已故作家韩映山嘱我带封信给孙犁先生。
③一九七九年秋日的一个下午,由李克明同志陪同,终于走进了孙犁先生的“高墙大院”。这是一座早已失却规矩和章法的大院,孙犁先生曾在文章里多次提及,并详细描述过它的衰败经过。如今各种凹凸不平的土堆、土坑在院里自由地起伏着,稍显平整的一块地,一户人家还种了一小片黄豆。那天黄豆刚刚收过,一位老人正蹲在拔了豆秸的地里聚精会神地捡豆子。我看到他的侧面,已猜出那是谁。看见来人,他站起来,把手里的黄豆亮给我们,微笑着说:“别人收了豆子,剩下几粒不要了。我捡起来,可以给花施肥。丢了怪可惜的。”
④他身材很高,面容温厚,语调洪亮,夹杂着淡淡的乡音。说话时眼睛很少朝你直视,你却时时能感觉到他的关注或说观察。他穿一身普通的灰色衣裤,当他腾出手来和我握手时,我发现他戴着一副青色棉布套袖。接着他引我们进屋,高声询问我的写作、工作情况。我很快就如释重负。我相信戴套袖的作家是不会不苟言笑的,戴着套袖的作家给了我一种亲近感。
⑤其后不久,我写了一篇名叫《灶火的故事》的短篇小说,篇幅却不短,大约一万五千字,自己挺看重,拿给省内几位老师看,不料有看过的长者好心劝我不要这样写了,说“路子”有问题。我心中偷偷地不服,又斗胆将它寄给孙犁先生,想不到他立即在《天津日报》的《文艺》增刊上发了出来,《小说月报》也很快作了转载。
⑥我再次见到孙犁先生是次年初冬。那天很冷,刮着大风。他刚裁出一沓沓粉连纸,和保姆准备糊窗缝。见我进屋,孙犁先生迎过来第一句话就说:“铁凝,你看我是不是很见老?我这两年老得特别快。”当时我说:“您是见老。”也许是门外的风、房间的清冷和那沓糊窗缝用的粉连纸加强了我这种印象,但我说完很后悔,我不该迎合老人去证实他的衰老感。接着我便发现,孙犁先生两只袄袖上,仍旧套着一副干净的青色套袖,看上去人就洋溢着一种干练的活力,一种不愿停下手、时刻准备工作的情绪。这样的状态,是不能被称作衰老的。
⑦我第三次见到孙犁先生,是和几位同行一道。那天他没捡豆粒,也没糊窗缝,他坐在写字台前,桌面摊开着纸和笔,大约是在写作。看见我们,他立刻停下工作,招呼客人就坐。我特别注意了一下他的袖子,又看见了那副套袖。记得那天他很高兴,随便地和大家聊着天,并没有摘去套袖的意思。这时我才意识到,戴套袖并不是孙犁先生的临时“武装”。
⑧多年之后,有一次我把友人赠我的几函宣纸精印的华笺寄给孙犁先生时,收到他这样的回信,他说:“同时收到你的来信和惠赠的华笺,我十分喜欢。”但又说:“我一向珍惜纸张,平日写稿写信,用纸亦极不讲究。每遇好纸,笔墨就要拘束,深恐把纸糟蹋了……”如果我不曾见过习惯戴套袖的孙犁先生,或许我会猜测这是一个名作家的“矫情”,但是我见过的戴着套袖的孙犁,见过了他写给我的所有信件,那信纸不是《天津日报》那种微黄且脆硬的稿纸就是邮局出售的明信片,信封则永远是印有红色“天津日报”字样的那种。
⑨我相信他对纸张有着和对棉布、对衣服同样的珍惜之情。他更加珍重的是劳动的尊严与德行、人生的质朴和美丽。
(摘自《从梦想出发》,原文略有改动)
(1)“我”三次见到孙犁先生时的情形如何?三次相见,他分别给了“我”什么印象?
(2)作者借助“套袖”想要表达什么?
(3)第①段作者为什么用“妄想”“大言不惭”这两个词?
(4)第③段画线句优美的原因是什么?
(5)第⑨段画线句的含义是什么?
(6)徐光耀老师为什么先让“我”读孙犁而非他的作品?并谈谈你的感悟。
3、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目不见睫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
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①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庄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注释】①庄跻:战国时楚庄王后裔,后降汉。
(1)划线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楚庄王欲伐越
齐师伐我
B.此智之如目也
其家甚智其子
C.王之伐越,何也
无丝竹之乱耳
D.庄王乃止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2)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见之谓明。
(3)读后,你想到了与此文主旨相关的哪个成语或俗语?
4、
按要求填空。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______……(艾青《我爱着土地》)
(2)母亲啊!______ , ______ ,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我,谁是我在无遮拦下的荫蔽?(冰心《荷叶•母亲》)
(3)______ ,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李煜《相见欢》)
(5)子曰:“岁寒,______。”(《<论语>十则》)
(6)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 , 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7)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与曹操的“______ , ______ , ”意境相同。
(8)周敦颐的《爱莲说》中表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品质的句子是:“______ , ______。”
(9)温家宝总理提出:“让每个劳动者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我们期盼在不久的将来,不再有人呼喊:“______ , ______!”(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句回答)
(10)写出古诗词中从嗅觉角度进行描写的句子:______ , ______。(连续的两句)
5、
将下面消息的内容概括为一句话新闻。
昨日(5月30日)中午11时39分,刘若曦发表微博说:“还有十天,我便成为一名成年的中国公民。经与父母商讨,我已决定参选今年深圳市福田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姓名:刘若曦 年龄:十八岁 参选理由:依法参选人大,是宪法赋予每位公民的权利。理念:人民代表为人民。为民众表达诉求、争取利益。口号:民主政治,需要每个人的参与。请投下你神圣的一票。”
刘若曦在微博上对自己的简介是,就读于市高级中学高二八班。将参选2011年第六届深圳市福田区人大代表选举。
6、
根据要求作文。
她被称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最伟大的女芭蕾演员,她一手打造的古巴国家芭蕾舞团已跻身世界最优秀芭蕾舞之列,她古稀之年还能把芭蕾演绎的美妙绝伦,她九十岁时,摘得西班牙巴勃罗艺术大奖,她在艺术盛年遭遇了几近双目失明的厄运,她却从未动摇过对艺术人生的热爱与追求,这位黑暗舞者就是世界芭蕾史上罕见的奇人﹣﹣阿隆索,面对别人好奇的追问,她总是淡淡一笑:“不给自己任何借口”。
请你以“借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②可以记叙经历,抒写感受,也可以发表评论。③不少于600字。若写诗歌,不少于15行。
- 故事的结局不屑赫尔墨斯的反应,但读者可以想象他的反...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文中为什么多次出现“...
- 课文《绿色蝈蝈》,“当田野蛙声和其他虫鸣暂时沉寂时...
- 文中多次写到“我”的感受,有什么作用?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①矮胖老师继续用黑板刷轻敲课桌...
- 《蝉》的结尾处说“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
- “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
- 读课文《小圣施威降大圣》,大圣的每次变化,为什么小...
- 以下哪些是当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后,人们对他的欢迎()...
- 阅读《一杯温开水》一文,回答下列各题。一杯温开水①...
- 指出下列句子各属于人物描写中的哪一种。①她用一只手...
- 读课文《丑小鸭》,“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贝壳席慕容在海边,我捡起了一枚...
- 文中有两处景物描写,请找出来,仔细品读,说说它们的...
- (二)①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
- 《蝉》这篇课文对你有什么启示?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她就用这副神情接连打发走了许多...
- 仔细阅读,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在田野...
- 【类文拓展】散步龙应台【注】①回屏东看母亲之前,家...
- 文章《小圣施威降大圣》第1段说“大圣不恋战,只情跑...
- 阅读《玉米饼里加了糖》一文,回答下列各题。玉米饼里...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题。(甲)我向里面望了一下,...
- 12日黎明出征,17日黎明返回——中国航天员费俊龙...
- 读课文《丑小鸭》,选出丑小鸭遭到歧视和打击的选项(...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大师治学①林语堂短暂的执教...
- ①我没有理由了。我想到他们马上会逼我去向万芳要回羚...
- 阅读理解、分析。伽比萨城一个年轻的医科大学生,正在...
- 分析课文《秋天的怀念》中母亲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
- “从头到尾没有一只斑羚调换位置”一事为什么让“我”...
- 《社戏》中为什么说平桥村“在我是乐土”?请你列举三...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课《从百草...
- 江苏省泰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课《沁园春...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八课《十三...
-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九年级初中毕业班综合测...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课《三峡》...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课《破阵子...
-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吉庆初级中学八年级月月...
- 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
-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语文试卷
- 辽宁省辽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西片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
- 江苏常熟一中八年级月段测语文试卷(解析版...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课《我的老...
- 江苏省东台市第六教育联盟八年级下学期第二...
- 江苏省江阴市暨阳中学八年级月月考语文试卷...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课散步同步...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课《月迹》...
- 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试卷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赫尔墨斯...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纸船...
- 江苏省扬州市竹西中学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
-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语文试卷
- 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语文试卷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课再塑生命...
- 江苏省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八年级下学期第...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课《我们家...
- 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试卷
- 江苏苏州工业区星湾学校八年级月段考语文试...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小纪片八年级下学期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