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面是同学们对名家散文中语句的修辞和表达效果的分析,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偷偷地”赋予了小草以人的情态,形象地写出了春草已萌芽的情景。“钻”字表现出春草破土而出的力量,表现了它旺盛的生命力。
B.“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两个“卧”字赋予了小村庄和雪以人的情态,将雪景比作小水墨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下雪过后小村庄淡雅的景色。
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运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连用两个“盼望”,突出强调了作者期待春天来临的急切和喜悦的心情。
D.“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害羞”一词赋予夕阳下的薄雪以少女的神态、心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薄雪在夕阳照射下显出娇羞的神态。
2、
阅读《秋天的怀念》,完成下面小题。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对第一段中“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母亲充分体谅儿子的痛苦心情,所以在儿子发脾气时,悄悄躲出去,让儿子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但又担心儿子做出“傻事”,偷偷地听着儿子的动静。
B.母亲非常疼爱儿子,看见儿子痛苦时的举动,母亲忍受不了,悄悄躲出来,自己暗自伤心,但又怕儿子做出“傻事”,所以偷偷地关注着儿子的动静。
C.母亲了解儿子的倔强性格,可是面对儿子瘫痪的双腿,却又可无奈何,每当儿子折磨自己时,为了不伤他的自尊心,就悄悄躲出去,等着儿子恢复平静。
D.母亲理解儿子的痛苦,心疼他,但又受不了儿子“暴怒无常”的脾气,就悄悄躲出去,等着儿子恢复平静。
【2】简要分析文中最后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3、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回答各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世说新语》
[乙]
王子猷①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②。咏左思③《招隐》诗,忽忆戴安道④。时戴在剡⑤,即便夜乘小舟就⑥之。经宿(xiǔ)方至,造门⑦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世说新语》
[注释]:①王子猷(yóu):王徽之,王羲之第五子,字子猷。②彷徨:徘徊的样子,这里指逍遥流连。③左思:西晋文学家。所作《招隐诗》旨在歌咏隐士清高的生活。④戴安道:即戴逵,西晋人,博学多能,擅长音乐、书画和佛像雕刻,性高洁,终生隐居不仕。⑤剡(shàn):今绍兴嵊州市。⑥就:去拜访。⑦造门:到了门口。造:到。
【1】下列各项加点字意思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A.差可拟 参差不齐 差强人意 B.俄而雪骤 狂风骤起 暴风骤雨
C.因风起 因起彷徨 前因后果 D.未若柳絮 若即若离 若有所思
【2】将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②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3】甲文从①“__”②“__”(原文)既可以看出谢安与子侄辈亲密无间的感情和讲论诗文的雅兴,也展现出了古人③__的生活氛围。乙文中“何可一日无此君”中“此君”指④______,王子猷认为不可“一日无此君”的原因是“此君”象征着⑤______的精神品质。
4、
(1)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_。(《观沧海》)
(2)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 秋思》)
(3)___________ ,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
(4)《<论语>十二章》中体现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学思结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6)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_。(《峨眉山月歌》)
(7)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南逢李龟年》)
5、
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完成各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结合画线诗句,具体分析作者是如何对朋友遥寄深情的?
【2】古诗词中还有很多表达“思念”之情的诗句,请再写出一句:“_______,________。”
6、
根据阅读名著完成下列题目。
【1】《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①__集(文体) ,作者是现代作家②__。《西游记》是一部古代神话③__(文体),作者是④__。
【2】为了提高同学们对文学的兴趣,语文老师决定在班级举办《朝花夕拾》读书交流会,请你编写推荐语,向其他同学推荐《朝花夕拾》。下列不能作为推荐语的一项是
A.这本书记录了作者的一些往事,留下了他成长的足迹,给人很多启发,值得一读。
B.我喜欢这本书里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章讲述了作者入学前后的一些富有童趣的事。
C.这本书里的《二十四孝图》中提到了“老莱娱亲”“卧冰求鲤”等故事,作者想通过这些故事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孝敬父母的人,很有教育意义。
D.这书像人物画廊,有自私自利的衍太太,有沉醉于读书的寿镜吾老师,还有追求革命但备受打击迫害的范爱农……
【3】《西游记》中,孙悟空有几个名号,如:石猴、孙行者、斗战胜佛、齐天大圣、美猴王等。请结合下列情节,将与之相对应的名号填在横线上。
在花果山他率先进入水帘洞,被众猴拜为“①____”;从龙宫得了金箍棒,到幽冥界的生死簿上除了名,被龙王和冥王告上天庭,玉帝接受太白金星的建议,招安孙悟空上天,封他官职为弼马温,让他管天马;因不满在天庭只做个弼马温,打出南天门,回到花果山,接受独角鬼王的建议,自封为“②______”;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被唐僧救出,听说他已有“孙悟空”的法名,就给他起个混名,即“ ③______”。
7、
根据要求作文。
清晨,母亲在厨房里忙碌地做着早餐。那一幕,母亲浓浓的爱意深深地触动了我们的心。接力赛场上,同学们奋力传递着接力棒。那一幕,同学们团结协作的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们的心。生活中,一定还有那样的一幕幕,包含着爱、理解、拼搏、信念……深深地触动着你的心。
请以“那一幕触动我心”为题,写一篇文章。将题目写在作文纸第一行中间位置。字数不少于500字。
8、
为了了解中国书法,初一年级组织了专题学习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小题。
书法是线条的艺术。当代中国台湾舞蹈家林怀民领衔的“云门舞集”舞蹈团,曾创作《行草》组舞,享誉世界。他的灵感来自中国书法,舞蹈活化了中国书法的精神。在舞蹈过程中,舞者如同一个即兴创作的书法家,挥毫泼墨,时而细腻,时而粗犷,时而流动婉转,时而迟缓柔媚。虽然布景上没有书法,舞台上也没有字迹,但使人感受到书法的气脉在流动。
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大书法家张旭整天沉醉在他的行草世界中,他日日临摹前代大师的书迹,但进步不大。一日,他到长安,看到人头攒动,凑前一看,只见女舞蹈家公孙大娘挥舞着长剑,凌空飞舞,柔美的身躯,飘拂的衣带,随着剑起伏。舞蹈家的身体、长剑和外在的世界几乎融为一体。张旭看得如醉如痴,敬佩之心yóu( )然而生,更从中悟出了书法奥( )(妙/秘),从此书艺大进。
___________书法以流动的气脉为灵魂。
(1)下面对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和选词填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粗犷(kuàng) 油然而生 奥秘 B.粗犷(guǎng) 油然而生 奥妙
C.粗犷(kuàng) 尤然而生 奥妙 D.粗犷(guǎng) 尤然而生 奥秘
(2)结合上下文,将下列语句填入文中横线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就是无影无形又无处不在的内在气脉
②一个是古代书法家从舞蹈中得到书法的启发
③一个是当代舞蹈家在书法中得到舞的智慧
④它说明书法和舞蹈有共通的因素
A.④②③① B.③②④① C.②③④① D.①③②④
- 课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用希特勒、墨索里尼的事例...
- 读课文《羚羊木雕》,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①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
- 课文《我的老师》中,“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
-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能否与括号内的词语换用?为什么...
- 读课文《再塑生命的人》,莎莉文老师没有直接告诉我“...
- 贝多芬在1808年写给朋友韦格勒的信中说:“我要扼...
- 简述课文《邓稼先》“‘两弹’元勋”这个小标题的表达...
- 阅读理解、分析。伽比萨城一个年轻的医科大学生,正在...
- 读课文《音乐巨人贝多芬》,“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
- 判断下列各句表达不符合课文《一面》的一项是()。A...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文中从敌我两方面议论...
- 阅读《猫人》,完成后面小题。猫人(美)罗杰迪安基瑟...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在一个很大很大的山谷边上,有座...
- 【精段阅读】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
- 读课文《皇帝的新装》,“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 下列各项对本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语的...
- 开头的第一句话“我家养了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
- 去年,许多媒体沸沸扬扬报道了“河南安阳发掘曹操陵墓...
- 指出下列说法的正误。①《竹影》以几个少年描描画画的...
- 母亲改变主意要走小路的原因是()A.想要欣赏小路美...
- 《爸爸的花儿落了》从全文看,爸爸是一个______...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不要是只讲他在这严冬所受的困苦...
- 下列关于课文《羚羊木雕》运用插叙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据报道,5月8日,黑龙江省佳木...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想当年,我小的时候,家乡的大年...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她就用这副神情接连打发走了许多...
- 从杨利伟的成长过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 《爸爸的花儿落了》文章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
- 《十三岁的际遇》“亲切的手牵引着走上令人耳目一新的...
- 福建省厦门市六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课福楼拜家...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课《羚羊木...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化石吟...
- 江苏省南京市东山外国语学校七年级月月考语...
- 上海市金山区廊下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赫尔墨斯...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课《一面》...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课《人民英...
- 江苏省无锡市阳山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
- 北京市第十四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
- 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
- 山东省蒙阴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
-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
-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课《本命年的回...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课《未选择...
- 北京市第五十六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
-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课木兰诗同...
-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丰溪街道南屏中学七年级...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成功...
- 北京市第四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
- 湖南省邵阳市第十一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课《中英香...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课《假如生...
- 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第一初中七年级月月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