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因小事发生争执,应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平心静气地解决,根本没必要对簿公堂。
B.我们一方面要坐而论道 , 加强理论研究;另一方面要走向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C.两组建筑,铁黑与雪白的对比,壮美与精巧的映衬,异常强烈,游人无不叹为观止。
D.对他人的先进经验,要虚心学习,亦步亦趋 , 博采众长,为发展自己。壮大自己服务。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转型从归零开始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非常高兴,跟大家分享我人生的一些经历。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转型从零开始。
一位老者问我:“你的奖牌和奖杯都放在什么地方?”我讲:“我父母,拿出了一间屋子,把我所有得过的奖牌、奖杯、奖状全部放在这个屋子里头。”他跟我讲:“你应该把它收起来,因为这些已经统统成为了过去。”
从那一刻开始,我一直在想这句话。因为一个运动员的转型,是很困难的。快要退役的时候,就在考虑:以后怎么办呢?是当教练呢?还是走向社会?如果不当教练,我会做什么?我决定要去读书,要完善自己,选择了去读清华大学。
刚进清华,可以说还是很自卑的。上第一堂课的时候,我很坦率地跟老师讲:“我没有办法上来就跟大课,尤其英语的课程。”老师问我:“你的英文什么水平?”我说:“是零。”他说:“那你,二十六个字母先试试吧!”我能想起来的字母,大小写一块混着写——也没写全二十六个字母。这就是我清华的第一堂课。
一切从头开始!清华读了一段时间,我被中国奥委会推荐到国际奥委会。第一次去开会,我极其地受刺激!因为所有的委员,都可以讲英文、法文,唯独我一个带着翻译去。别人想跟你交流的时候,也觉得很困难。这个极大地刺激了我:无论如何也应该把英语先拿下!
98年,国际奥委会要在葡萄牙开一次会,当时中国奥委会建议说,一定要在上面发言,帮助写了一篇很简短的稿子,也就一页纸。这一页纸当时对我来讲,是非常困难的,根本不认识。怎么办呢?当时我在英国,请了一个私人老师。我请这个老师把它录下来——他讲话,然后录下来。把这个内容,用字典全部翻译出来、标上音标;然后我就跟着录音,一遍遍地学。就这一篇纸的讲话,也不超过五分钟,大家猜猜我学了多长时间?多少?三天啊?你太高估我了!一个月?谁说的?没错!我真的是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最后到里斯本开会,正好是老萨(萨马兰奇)主持会议,他以为会是翻译上,结果我就用英文讲。我一开口,老萨(萨马兰奇)就笑了,一直笑到我把这篇讲话讲完。最后呢,他说:“邓,才学了三个月的英文,能够有今天这样的一个发言,我们大家应该给她祝贺鼓掌!”
好多人问我:“转型你害怕吗?”我说:“有什么好怕的呢?你一生下来,你就不会,你不是通过一点点地学习吗?”所以说:今天的成功,不等于明天的成功。明天的失败,也不等于你后天不可以成功!在这样过程中,虽然很艰辛,也很困难,但是,好像还有一点点信心,觉得自己并不是那么笨。笨也是笨,刚才同学讲三天一篇五分钟的讲稿。没错,你们能三天,我就得用一个月。我想以勤补拙、笨鸟先飞。这个事儿,大家是公平的,对吧?
在清华拿完学士学位,英文是我的专业。随后又到了诺丁汉大学,攻读了一个硕士学位。信心来了,当时的想法就是:希望能够到剑桥,去读一个博士学位。但刚有这个想法以后,我周边的所有人:我的亲人、我的朋友、我的老师,包括老萨(萨马兰奇),统统说别去读。为什么?他们觉得太难了,说:“你名气这么大,万一读不成,这多难看啊!”这都是在为我考虑。但是我觉得:这辈子机会来了,干吗要等下辈子?所以,我仍然坚持去读剑桥。
我就读的这个系是Land economy,翻译过来叫土地与经济系。最后,我博士论文定位在了什么呢——《奥林匹克品牌的商业价值研究》。
在我没进入互联网这个行当之前,我拜访了多位这个行业的专家、学者、老师,还有我们业界的大牛。包括李开复、张朝阳、马云、曹国伟,可以说没有一个我没有拜访到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确确实实给了非常多的建议和意见,也泼了非常多的冷水。因为我们毕竟还很年轻。
我想,我今天作为一个互联网公司的CEO(首席执行官),最重要的,是定战略方向。
其次,找到跟你同甘共苦,能够创业奋斗的一批精英,然后带领大家勇往直前。我想,在人生的道路当中,很重要的是:要不断地完善自己——就是要不断地归零。
(根据邓亚萍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开讲啦》节目的演讲整理)
邓亚萍,原中国女子乒乓球队运动员,1988年进入国家队,1997年退役。在其运动生涯中,获得过18个世界冠军,连续2届4次奥运会冠军。1997年后,邓亚萍先后到清华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和诺丁汉大学进修学习,2008年又获得英国剑桥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学位。2010年,任人民搜索网络股份公司总经理。
(1)本文所说“归零”是什么意思?邓亚萍有哪些“归零”经历?
(2)文中多处引用了别人的话,能收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3)本次演讲社会反响很好。你觉得演讲人是如何成功地调动听众兴趣的?
3、
咏“星辰”:______ , ______。(曹操《观沧海》)
4、
根据材料的内容,在下面①②写出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言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每句不超过15字。
【新闻背景】 为找到一份好工作,武汉一名硕士生花费上万元整容,认为“变脸”后可扫除就业障碍。
【新闻评论】 大学生为就业花巨资整容,并非一句“非理性”“缺自信”所能解释,这折射出就业环境的相貌歧视问题。尽管不是所有的用人单位都是“外貌协会”,但是谁又能否认择业就业中存在的以貌取人的倾向呢?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能力胜任的前提下,①,但是,对相貌的重视走向极端,比如以身高门槛把求职者拒之门外,甚至因为相貌丑陋而不予以录取,这就不是以貌取人,②。这位大学生的就业整容为社会提供了一个反思的契机:促进就业环境的权利公平、机会平等和规则公平,我们是否可以做得更多?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南水北调工程完...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近义词选用恰当的一项是()[1]我...
- 《陋室铭》中描写清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______...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的句子是...
- 把下面一段话改成一组排比句,不改变原意。理想不是现...
- 在文字①②③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无私的献身精神的语句...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
-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离离原上草,...
- 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古巴官员表示,...
- 下列句子语意表达明确或正确的是()A.社会生活的和...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带着知识走向学生...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中国出版第一人当年的...
-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
- 《次北固山下》写青山绿水的诗句是______,__...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题。临江仙•送王叔济(宋...
- 在反映战争的古代诗词中,除写征战沙场,更多的是写思...
- 在下面一段文字①②③处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
- 咏“水”:______,______。(曹操《观沧...
- 小A学习成绩很好,组织能力也很强,但他刚转到这个班...
- 《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心志的诗句是:_...
-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家电...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问题。吊万人冢(唐)张蠙兵罢...
- 《行路难(其一)》中运用典故的语句是:______...
-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中借助比喻抒写离愁的名句是...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这些...
-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
-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里的...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人们普遍担心,...
- 甘肃平凉庄浪县紫荆中学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 人教版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第四章《...
- 湖南衡阳八中高三实验班上月考三语文试卷(...
- 湖南省衡阳县五中高三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
- 重庆一中高三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 四川省雅安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
- 江苏省盐城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山东潍坊临朐县高三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 湖南石门县一中高三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
- 《语言文字应用》人教版语文选修第四单元《...
-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人教版语文选修第课《...
- 山东济钢高级中学高三月质检语文试卷(解析...
- 人教版语文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
- 福建泉州惠安县荷山中学高三质检二语文试卷...
- 《语言文字应用》人教版语文选修第五单元《...
- 《语言文字应用》人教版语文选修第四单元《...
- 黑龙江牡丹江一中高三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
-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
- 江苏徐州等四市高三月模拟语文试卷(解析版...
- 《语言文字应用》人教版语文选修第五单元《...
- 《语言文字应用》人教版语文选修第一单元《...
- 四川彭州中学高三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第...
- 河南顶级名校高三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 《语言文字应用》人教版语文选修第六单元《...
- 江苏江阴二中高三月质量语文试卷(解析版)
- 人教版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第二章材...
- 江苏省射阳县高级中学三校高三模拟考五语文...
-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