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今天下午,蔡振华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出台,是中国足球的福音,中国足球工作者要有_______的勇气,转思路,换脑筋。
②本月上旬,尼日利亚极端组织“博科圣地”在该国东北部发动恐怖袭击,造成大量平民伤亡,还杀害了一名正在分娩的女性。这可能是该组织成立6年来发动的最_______的袭击。
③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谈及他与台北故官冯明珠院长再次见面的情形,说:“我们很快就进入实质性的交流,少了一些寒暄,多了一些 _______”
A.破釜沉舟 惨无人道 心照不宣
B.孤注一掷 惨无人道 心领神会
C.破釜沉舟 惨绝人寰 心领神会
D.孤注一掷 惨绝人寰 心照不宣
2、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练习题
六点钟准时响起的电话
巩高峰
秘密是我发现的。那天我提前回了家。母亲抱着电话神采奕奕,坐在沙发里的姿势和说话的语气都显示这样的电话不是第一次,而且这个电话肯定聊了很久了。母亲从来没这么高兴过。
在第一时间,我把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叫到了一起,分析情况。父亲去世十年了,我们是看着母亲怎样在忧戚里度过这十年的。我们一直自豪地以为,这是父母情深的表现。所以很多人劝过我们姐弟四个,给母亲找个老伴吧。我们姐弟四人的意见出奇地一致,母亲想做别的什么都可以,就是找老伴这事我们坚决不同意,那是对父亲的侮辱。也许我们还有很多别的理由,尤其是女儿的出生让我很快就坚定起来,因为两个姐姐和哥哥生孩子从来没动过找保姆的念头,母亲把几个孩子带得一个比一个健康、漂亮。
就是怕母亲孤独寂寞,我们给了母亲一大堆建议,社区老人馆、秧歌队、夕阳红舞蹈班、老年大学,等等等等。母亲似乎是怕我们失望,就不太热心地选了个老年大学。我们四个还排除万难,相继把家都安到了一个社区,每到周末,就是全家大团圆。我们觉得,应该万无一失了。可母亲还是出了情况,就在她上老年大学一个月后。
在新的周末大团圆时,我们姐弟四人的沉默还是让母亲一下就明白了什么。母亲脸上的黯然晦涩得很严重。母亲也没什么胃口,一直是心不在焉地看我们吃。在六点的钟声敲响时,母亲动了动,神情不自然地朝时钟看了看。这会,电话响了。没谁去接,全家似乎都默契地预示到了这是一个什么电话。母亲犹豫了一会,终于也没接。
从这天起,我们姐弟四个轮流开始了跟母亲的谈心。我们只是抒发着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母亲的无限依恋。车轮战很快就有了效果,母亲跟我们说了她的那位老年大学同学。她们俩各方面都已经商议好了,谁去谁家过日子,不办证书免得出现遗产纠纷,甚至连怕给我们添麻烦而不举办喜事的细节他们都取得了一致,只等我们这些做子女的表态。不用我们表态,我们其实已经表态了。之后母亲向我们保证,以后再不接那人的电话,这事到此为止。
侦察了一段时间,我们总算放下心来。只是每天的六点,电话仍是准时地响两声,然后就停了。周末周日的时候我们能听到,六点钟电话一响,母亲就回自己屋里了。我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背着母亲我们找那位老人谈过,这是老人唯一的要求,似乎也是他放弃的交换。每天六点,电话准时响两声,再挂了,就是他打来的,两声代表着他的平安。
母亲的精神状态很快就影响了健康,身体虚弱下来,精神更是委顿。她一直就像一张弓,把孙子孙女一个一个都射出去了,自己才松弛下来。在病中,母亲念叨父亲的时候特别多,母亲走得很平静。
已经很久了,每天六点,电话依旧准时响起。有一天,六点的钟声和电话依旧一同响起,但两声过后,电话声顽强地持续着。很大一会,我才迟疑着拿起话筒。是老人的女儿,她泣不成声。老人脑溢血,在昏迷中一直叫着我母亲的名字。希望我母亲能去看她父亲一眼,只一眼。我按捺了半天,才用平静的语调告诉她,我母亲已经去世半年了。
从此,六点钟准时响起的电话就没有了,世界也仿佛就此寂静无声。只是每到周末,我总爱默默无声地坐在电话旁的沙发里,什么也不干。在六点的钟声响起时,我总是稍带惊忪地轻颤一下身子,习惯地看一眼电话。
(1)小说以“秘密是我发现的”为开头,有什么好处?
(2)电话在小说中多次出现,联系文中电话的不同情况,分析电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3)小说中的母亲在晚年想和老年大学同学一起过日子,但子女们坚决反对。最后母亲按着子女们的心愿走完了人生。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请合小说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3、
以下为中国亚欧博览会会徽,请用100字左右的语段描述构图要素和寓意。
注:左边为红色,右边为蓝色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诗中写亲人盼询归期,从而抒写诗人与亲人间互相思念的真挚之情的诗句是“______ , ______。”
- 照花前后镜,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一)深情的祝福弥...
- 下面是宋朝高观国的词《声声慢》的下片,填入横线处的...
- 下列各选项中“却”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后秦击赵...
- 婴儿在出生后的一段时间里,还不能很好地辨认物体,是...
- 依照下列画线句,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读《拿来主义》,开头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 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极力描写天姥山的雄伟气势...
-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青...
- 选出对《登高》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前四句...
- 选出下列加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A.悚然(sǒng...
- 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战战兢兢滑...
-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李密《陈情表》)
- 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在卡...
- 下列句中加线词,按词义扩大/缩小/转移/感情色彩变...
-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 悟已往之不谏,______。实迷途其未远,____...
- 下列句子中的“何”的用法和意义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选出对下列句子中句式相同能归类在一起的一项()①是...
- ______,鸟倦飞而知还。______,抚孤松而...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英国一本杂志编的《...
- 仿照下面画线句的内容和形式,联系前文,续写两句话。...
- 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晏殊《浣溪沙》)
- 《氓》用动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___...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
- 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 对下列语句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家君作宰,路...
- 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和另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A....
- 下列空白处词汇排序符合文意的一项是()生活也是一本...
- 下列加线词语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轻飏(yán...
- 高考语文真题试卷(江苏卷)
- 广西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高一月月考语文试卷
-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第课《登高》同步...
-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第课《声声慢》同...
-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第单元第课《别了,“不列...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一月阶段检测语...
-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第课《白发的期待...
- 贵州贵阳六中高一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 四川省树德中学高一月月考语文试卷
-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第课《人类基因组...
- 山东省鱼台一中高一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高一衔接班月月考语...
-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第课《不自由,毋...
-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高一文理分班考试语文...
-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普通班上第四次月考语文...
- 辽宁辽师大附中高一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 祝福第二课时课堂检测
- 辽宁大连第二十高级中学高一月月考语文试卷...
- 人教版高一必修第单元第课《诗两首再别康桥...
- 北京市怀柔区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
- 湖北枣阳白水高级中学高一月月考语文试卷(...
-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高一(实验班、普通...
- 山东省平阴县第一中学高一月尖子生阶段性考...
-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第课《季氏将伐颛...
-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一月月考语文试卷
-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第单元第课《荆轲刺秦王》...
- 山东省烟台第二中学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
- 四川省成都树德中学高一月月考语文卷(解析...
- 江苏泰州中学高一月学情检测语文试卷(解析...
-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第一高级中学高一月月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