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秦王方还柱走(通“环’,绕) 哙遂入,披帷西向立(拆开、分开)
B. 越国以鄙远(把.....当边邑)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弃)
C. 失其所与,不知(送给)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掷击)
D.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料想)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走投无路,陷于困境)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想北平
老舍
①设若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为我可以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让我单摆浮搁的讲一套北平,我没办法。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真觉太少了,虽然我生在那里,一直到廿七岁才离开。以名胜说,我没到过陶然亭,这多可笑!以此类推,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
②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作一件讨她老人家喜欢的事情的时候,我独自微微的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揭露在外面一些来。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夸奖这个古城的某一点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
③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啊!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这不但是辜负了北平,也对不住我自己,因为我的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可是我说不出来!
④伦敦,巴黎,罗马与康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都城”。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康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虽然“近似”两字要拉扯得很远——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自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⑤论说巴黎的布置已比伦敦、罗马匀调的多了,可是比上北平还差点事儿。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几乎是什么地方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这种分配法可以算——在我的经验中——天下第一了。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气;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与西山呢!
⑥好学的、爱古物的人们自然喜欢北平,因为这里书多古物多。我不好学,也没钱买古物。对于物质上,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此地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即使算不了什么,可是到底可爱呀。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是多么省钱省事而也足以招来蝴蝶呀!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似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呀!哼,美国的橘子包着纸;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⑦是的,北平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生产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从它里面说,它没有像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从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大概把“南”字变个“西”或“北”,也没有多少了不得的吧。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者只有在北平能享受一点清福了。
⑧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注释】老舍,原名佘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本文是老舍先生1936年在山东济南时写下的一篇小品文。此时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华北危机,北京危急。
【1】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将对北京的爱喻为对母亲的爱,不仅恰当地道出了作者对北京爱得真切和深沉,也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
B. 文章二、三段划线语句表明作者与北平融为一体的关系,心灵是相黏合的,脾气跟北平有深厚的渊源。
C. 作者拿巴黎等城市与北平对比,既突出北平的特点,又表达了自己对北平的朴素深切的热爱、眷恋之情。
D. 本文用通俗、质朴的语言来描写日常生活中的花草菜果,意在表现战争将至时北平人生活的艰难、无聊,看似寻常最奇崛。
【2】作者说:“我真爱北平。”根据文意,说说作者爱北平的理由都有哪些?
【3】本文结尾写道:“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请紧扣”不再说“与“落泪、想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雠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雠,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雠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雠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
(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今智伯知我 知:了解
B. 委质而臣事襄子 委质:向君主献礼,表示献身
C. 寡人赦子,亦已足矣 足:满足
D. 焉以致报雠之意 致:表达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 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
B. 中挟匕首,欲以为刺襄子 吾可以下报智伯矣
C. 左右欲诛之 既去,顷之
D. 乃为所欲,顾不易邪 乃使使持衣与豫让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豫让改变姓名,入宫清扫厕所,想暗杀赵襄子,被赵襄子发现,赵襄子认为他是贤德之人,没有杀他。
B. 豫让“漆身”“涂炭”,改变样貌,目的是伺机为智伯报仇,朋友劝他凭借才能接近赵襄子以报仇,他认为不义,没有同意。
C. 豫让不为范氏、中行氏报仇是因为他们待他一般:为智伯报仇是因为智伯像国士那样对待他。
D. 赵襄子对豫让有不杀之恩,故而当豫让第二次被抓后,他为报答赵襄子,只是刺击赵襄子的衣服来为智伯报仇。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
【5】结合课文并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
4、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1)______________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
(2)所以遣将守关者,____________。(《鸿门宴》)
(3)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 ____________ ,庄不得击。(《鸿门宴》)
(4)在《沁园春.长沙》中,作者由湘江秋景引发的感慨之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5)一日克己复礼, ___________。(《论语》)
(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
5、
作文
笑,大概是世界上一种内涵最丰富的表情吧!三有捧腹的哈哈、有意味深长的呵呵、有顽皮诙谐的嘿嘿、有真诚的笑、有无奈的笑、有诌媚的笑.....
说起笑,冰心先生的心幕缓缓拉开,回忆起三个笑容:画中安琪儿的笑,道旁一个孩子的笑,茅屋里老妇的笑,她“一时间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
说起笑,你脑海中会浮现怎样的画面?你会想起什么故事?请向我们娓娓讲述......
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题目自拟。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获得教养...
- 文言文阅读(共8分)【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随着...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永...
-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下列句中“顾”与“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中的...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夫如是,故远...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汉字虽一笔千年,但不...
- 读下列文字,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南方山区盛产...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网...
- 通过分析形声字形旁的意思可以辨别并修改错别字,下列...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丑兵莫言七六年冬天,排里分...
-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共19分。泾溪杜荀...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共9分)中国珠算是...
-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经过大动作的...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
-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蔺相如...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遵照...
-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好的...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小题。(25分)...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6分)。(1)___...
- 写作题(40分)有这样一些幸福的人,他们喂马,劈柴...
- 顾城有这样一首诗:“鸟儿在疾风中/迅速转向/少年去...
-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芣苢①(fúyǐ古书上指车...
- 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解...
- 吉林省吉林二中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
- 浙江杭州实验外国语学校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 湖北武汉二中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
- 河南郸城一高高一上月考二语文试卷(解析版...
- -湖南省郴州市湘南中学高一上入学摸底语文...
- 黑龙江伊春第二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浙江省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解析...
- 重庆第四十二中学高一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湖北石首市一中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
- 内蒙古集宁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
- 四川蓬溪县高一下学期质检一语文试卷(解析...
- 河南省淮阳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江苏盐城龙冈中学高一上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 山东省曹县一中高一上学期月月考语文试卷(...
- 福建南安侨光中学高一上段考一语文试卷(解...
- 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 江苏省淮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江苏石榴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情检测一语文试卷...
- 河北承德实验中学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解析...
- 江西新余四中高一上段考一语文试卷(解析版...
- 内蒙古包钢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解...
-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 江西玉山一中高一上月考一语文试卷(解析版...
- 四川省邛崃市高埂中学高一上第一次月考语文...
- 吉林省四平实验中学高一上月考二语文试卷(...
- 江西横峰中学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
- 新疆石河子二中高一上学期月考一语文试卷(...
- 浙江嘉兴市七校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
- 河北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一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