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加点字错误的一项是( )
A. 其孰能讥之乎 那么 B. 戍卒叫,函谷举 攻占
C. 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 希望 D. 俨骖騑于上路 使整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唐朝的反腐败
唐太宗亲眼目睹了隋炀帝“驱天下以纵欲,罄万物而自奉”,终致“率土分崩”,深刻指出:“为主贪,必丧其国。”他即位伊始便把后宫美女释放3000人,任其择偶出嫁。贞观十二年(638年)出巡山西,浦州刺史赵元楷大肆铺张接迎,太宗斥责他此举纯属“亡隋弊俗”,吓得赵元楷“数日不食而卒”。唐朝制定的反腐败专项法律法规是唐律中的《职律》。唐律规定对监临主司受财“二十五匹绞”,收受钱财而枉法者“加役流”。形象点说,在唐宋明清四朝,正七品官(相当于现在的县委书记、县长和处长们)贪污受贿相当于其一个多月甚至低于一个月的俸禄,就要被绞杀。
唐太宗曾告诫群臣“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谕劝百官不要因贪图钱财而毁了身家性命。《唐律·诈伪》设有谎报、虚报政绩罪,即自报、指使下属或授意他人谎报、虚报均属此列。《唐律·职制》设有请托说情罪,明确规定没有使用财物而仅靠人情向主管人员求办某事,也要禁止。非主管人员替别人请托,只要开口,就要杖一百;如果枉法,和主管人员同等处罚。《唐律》还规定,主管官员受财枉法,受贿相当于一尺绢的,要判处杖刑一百,并且一匹加一等,十五匹判处绞刑。官员在其管辖范围内收受百姓财物、牛羊瓜果等供馈,或向百姓借贷财物,役使人力等,均以贪污罪论处,以防止官吏对下属及百姓吃拿卡要、敲诈勒索。而普通百姓盗窃,即使五十匹,只是流放服役而已。
唐代开始,监察官“二周年一替”,且以较快的速度升迁,既鼓励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又防止了在位长久带来的弊病,因为“久则情亲而弊生,望轻而法玩。”唐代对官吏的考核主要是“德”、“行”两个方面。“德”包括官吏的品质、道德修养、对君主的忠、信、笃、卫等;“行’包括官吏的能力大小,守职的勤惰、政绩的好坏等。“德”的标准是“四善”: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简称“德、慎、公、勤”。这“四善”是对全国所有官吏而言的标准。行能政绩的考核标准有二十七条,称之为“二十七最”。这二十七条标准是针对各种不同业务,不同部门的官吏而言的。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
【1】下列各项中对“唐律”中相关反腐败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律》中的《职律》是唐朝制定的反腐败的专项法律法规,其中有对官员收受钱财进行严格的处罚的规定。
B. 《唐律》规定自报、指使下属或授意他人谎报、虚报政绩,是一种犯罪,可以看出唐朝对官员的政绩考核较为严格。
C. 《唐律》也禁止没有使用财物而仅靠人情向主管人员求办某事,非主管人员替别人请托,要杖一百并和主管人员同等处罚。
D. 《唐律》对主管官员受财枉法有严格的规定,受贿相当于一尺绢的,要判处杖刑一百,十五匹判处绞刑。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唐太宗亲眼目睹隋朝隋朝灭亡,深刻指出官员腐败的严重后果,并在上任伊始便释放宫女3000,这反映出他反腐的决心。
B. 唐太宗反对官员铺张浪费,出巡山西时严厉斥责赵元楷,吓得赵元楷“数日不食而卒”。
C. 唐朝对贪污受贿的处罚十分严厉,规定正七品官员贪污受贿相当于其一个多月的俸禄,就要被绞杀。
D. 为防止官吏对下属及百姓吃拿卡要、敲诈勒索,唐律规定官员在其管辖范围内收受百姓财物或向百姓借贷财物等,均以贪污罪论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律规定普通百姓,即使盗窃五十匹绢,也只是流放服役,可见唐律对百姓犯罪处罚比较宽松。
B. 为了鼓励官员的工作积极性,防止在位长久带来的弊病,唐代开始,实行监察官“二周年一替”制度。
C. 唐朝主要从“德”、“行”两个方面对官吏进行考核,“德”包括官吏的品质、道德修养等,“行’包括官吏的能力大小,守职的勤惰等。
D. 唐朝对官员的考核有明确的标准,有对全国所有官吏而言的标准 “四善”,还有针对各种不同业务,不同部门的官吏的考核标准“二十七最”。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襚吊之。
俄从通使张须陀击贼卢明月下邳,贼众十馀万,须陀所统十之一,坚壁未敢进。粮尽,欲引去。须陀曰:“贼见兵却,必悉众追我,得锐士袭其营,且有利,谁为吾行者?”众莫对。惟叔宝与罗士信奋行。乃分劲兵千人伏莽间,须陀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叔宝等驰叩贼营,门闭不得入,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明月奔还,须陀回击,大破之。又与孙宣雅战海曲,先登。以前后功擢建节尉。
从须陀击李密荥阳。须陀死。率残兵附裴仁基。仁基降密,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密与宇文化及战黎阳,中矢堕马,滨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
后归王世充,署龙骧大将军。与程咬金计曰:“世充多诈,数与下咒誓,乃巫妪,非拨乱主也!”因约俱西走,策其马谢世充曰:“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贼不敢逼,于是来降。
高祖俾事秦王府,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劳曰:“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玉帛乎!”寻授秦王右三统军,走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从讨世充、建德、黑闼三盗,未尝不身先锋鏖阵,前无坚对。进封翼国公。每敌有骁将锐士震燿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及平隐、巢,功拜左武卫大将军。
后稍多疾,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选自《新唐书•秦琼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须陀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 遁:撤军
B. 即斩关纳外兵 纳:容纳
C. 走宋金刚于介休 走:使……走,击退
D. 安得不病乎 得:够
【2】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秦琼勇武过人,战功赫赫的一组是( )
①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馀屯
②密得叔宝大喜,以为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
③滨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
④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
⑤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
A. ①④⑤ B. ②④⑤ C. ①③⑤ D. 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攻打卢明月时,须陀要派人去偷袭,众人没有愿意去的,只有秦琼和罗士信自告奋勇前往。他们奋勇杀敌,最终大败卢明月。
B. 几经辗转,秦琼被李密任命为帐内骠骑。有一次李密在作战中中箭,坠于马下,这时追兵又到了,幸亏秦琼保护他,他才免于一死。
C. 秦琼英勇善战,战功赫赫,他所侍奉的主子如来护儿、李密、唐高祖、秦王均十分看重他。但王世充却不重用他,因此他才改投在唐高祖的门下。
D. 秦琼在军队中长大,经历了两百多次战斗,每战都冲锋在前,战场上没有人是他的对手,累官进爵,多次受封赏,去世后他的灵柩葬在昭陵。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约俱西走,策其马谢世充曰:“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
(2)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玉帛乎!
(3)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4、
(1) 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
(2) 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2014年湖北卷)
(3)斜阳草树,_______________,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 .(2014年福建卷)
(4)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念奴娇·赤壁怀古》)(2011年天津卷)
(5)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_____ ,士贰其行_____ ,二三其德。(《诗经·氓》)(2008年宁夏卷)
(6) _______________,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7))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2014年江苏卷)
5、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芣苢①(fúyǐ古书上指车前,草名)
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采采芣苢,薄言捋⑤(luō、lǔ)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⑥(jié用衣襟兜着)之。采采芣苢,薄言襭⑦(xié用衣襟兜东西)之
注释:①选自《诗经 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芣苢:车前(草名)可食。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③有:得到。④掇:摘取、拾取。⑤捋:成把地握取。⑥袺:手持衣角盛物。⑦襭: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
【1】《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
【2】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动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3】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
6、
将下面两句英文用中国成语翻译出来.
(1)love me ,love my dog
(2)seeing is believing
7、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曾这样总结现代人不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把思考交给了电脑,把联系交给了手机,把行走交给了汽车,把健康交给了药丸……的确,人们在过分追求便捷、享受便利时,无形中丢失了原本应该拥有甚至终生坚守的东西。作为中学生的你,是否思考过: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是否曾丢失了不该丢失的什么?
请以“不该丢失的________ ”为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
①先补全所给题目,立意自定。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短语,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0...
- 下列句子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A.窗外的天气晴朗...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共9分)中国珠算是...
- 下列句中加点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乃遂收盛樊於期...
- 名句默写。(20分)1.忍把浮名,________...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15分)节令是一种命...
- 顾城有这样一首诗:“鸟儿在疾风中/迅速转向/少年去...
-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寄乐天元稹闲夜思君坐到明...
- 古诗文默写。(10分,每1空1分)(1)_____...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提...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
- 诗歌赏析 (4分)雁门太守行 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0分)吃西瓜 冷...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检察院通过立案...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在...
-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剪不断的乡愁 崔明秋 (8...
-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春秋战国上下五百余载...
- 下列句中“顾”与“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中的...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
- 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汉字使用了...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满江红段克己①雨后荒...
-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蔺相如...
- 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阅读下面二则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22分,选择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礼宾司...
-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高一下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 河南新乡延津县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
- 贵州省遵义四中高一上月考二语文卷(解析版...
- 江西崇仁县二中高一上月考二语文试卷(解析...
- 广东佛山一中高一上段考一语文试卷(解析版...
- 广东普宁英才华侨中学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 山东淄博淄川第一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试...
- -湖南省郴州市湘南中学高一上入学摸底语文...
- 河北省南宫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
- 浙江温州第二外国语学校高一下期末考语文试...
- 河南鄢陵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下第五次月考语文...
- 福建南安一中高一上段测语文试卷(解析版)
- 江西省丰城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甘肃武威十八中高一上学期月考一语文试卷(...
- 广东普宁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 河北新乐一中高一上学期月考一语文试卷(解...
-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
- 河南兰考县二高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四川省资阳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
- 河北石家庄辛集中学高一上段考二语文试卷(...
- 江西横峰中学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
- 河北省邯郸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河南许昌高级中学三校高一上第二次期中考语...
- 浙江省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解析...
- 山东省曹县一中高一上学期月月考语文试卷(...
- 福建晋江季延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河北武邑中学高一上月考语文卷(解析版)
- 湖北襄阳市四校高一上期中联考语文试卷(解...
- 河北定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