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迅速反映现实生活,高奏时代主旋律,为人民群众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这是文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
B.《爸爸去哪儿》爆红之后,各卫视纷纷上马亲子教育类节目,而当一种新的现象变成一股潮流时,就难免泥沙俱下。
C.我市高开区的房价已普遍逼近每平方米5000元,不少二期工程比一年之前的一期每平方米足足涨了1000元:这种涨幅甚至让京沪粤等地的市民都叹为观止。
D.有些党员干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抛于脑后,对人民群众的困难充耳不闻,这种现状应引起高度重视。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17分)
“有信仰的教育”与朱自清
1924年,一个“微风飘萧的春日”,朱自清来到春晖中学任国文课教员。来到春晖不久,朱自清在《春晖》半月刊上发表了《教育的信仰》一文。他在文章中谈到,教育界中人,无论是办学校的、做校长的、当教师的,都应当把教育看成是目的,而不应该把它当作手段。如果把教育当作手段,其目的不外乎名和利;结果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发荣滋长”,而且还会“两败俱伤,一塌糊涂”。那么,什么是教育的目的呢?“教育有改善人心的使命”。他认为,如果学校太“重视学业,忽略了做人”,学校就成了“学店”,教育就成了“跛的教育”,而“跛的教育是不能行远的,正如跛的人不能行远一样”。所以,他说:“教育者须先有健全的人格,而且对于教育,须有坚贞的信仰,如宗教信徒一般。”
在这篇文章中,朱自清以自己近五年中学教员生涯中的所见所闻,写出了“以教育为手段”的种种行状。教育主管部门以教育为手段,通常会在学校安排自己的亲信熟人,于是学校里就有了许多不学无术的人,蝇营狗苟的人,“又圆又滑又懒惰”的人。学校校长以教育为手段,通常在受命之后,首先忙的是到处拉关系,“串门子”;然后是向什么大学里请几个什么毕业生“装装门面,新新耳目”;第三是算账,看看收入如何;第四则才是“例行公事,所谓教育”。而学校教师以教育为手段,则是“植党”。“有了同类,一面可以辖制校长,一面便可招徕学生”。他们以分数诱惑学生,用好处收买学生,“使本该清净的教育界,成了个浑浊的世界”。当然,教育界的很多问题属于体制的问题,但是任何体制都是通过人来实现的。在一个具体的教育环境中,校长的作为,教师的“师”“范”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教育的品质。所以,朱自清对经亨颐校长的“人格教育”思想深以为然。“教育者和学生共在一个情之流中”,“纯洁之学生,唯纯洁之教师可以训练”。
朱自清在春晖,一反“师道尊严”的传统,要求学生克服见了老师就“矫情饰伪”的毛病,培养做人“纯正的趣味”。无论遇到什么问题,他都和学生平等地讨论。据校刊《春晖》记载,一次,有人报告学生中有几人聚赌。如此公然地违纪事件,朱自清不主张学校处理学生。他和别的教师商量后,采取的做法是:教师先找学生谈话,学生认识到错误后,就交由学生协治会处理。学生协治会是学生自己的组织,他们的处罚方式是,罚犯错误学生写大字和打扫学生宿舍卫生一个月。舍务主任匡互生则认为学生犯错与自己监管不力有关,自罚一个月薪俸并每天和学生一起做劳务。
朱自清的教学,是系统知识的浸润,是现身说法的影响,其方式是民主的、平等的。这一年,俞平伯应邀来到春晖,他在当天的日记里写道:“他(指朱自清)去上课,我旁听了一堂,学生颇有自动的意味,胜第一师范(指浙江第一师范)及上海大学也。”
一次,朱自清的学生王福茂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可笑的朱先生》。文章写道:“他是一个肥而且矮的先生,他的脸带着微微的黄色,头发却比黑炭更黑。近右额的地方有个圆圆的疮疤,黄黄的显出在黑发中;一对黑黑的眉毛好像两把大刀搁在他微凹的眼睫上……他的耳圈不知为何,时常同玫瑰色一样。当他在黑板上写字的时候,看了他的后脑,似乎他又肥胖了一半。最可笑的,就是他每次退课的时候,总是像煞有介事的从讲台上大踏步的跨下去,走路也很有点滑稽的态度。……”朱自清在这篇作文下面画了许多双圈,并在课堂上读给大家听。他说,我平时教大家怎样写作,王福茂给大家一个榜样,这就是描写人要让人读后如见其人,最好还应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当教育传达出对学生的善意、信任和关爱时,唤醒的是学生的向学之心和向善之志。
(摘编自《过去的教师》)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本文依次记述朱自清的教育实践和教育主张,使读者了解到了当时中国学校教育的某些状况。
B.朱自清主张教育界中人一定要把教育看做目的而不是手段,否则就会给学生和教育部门带来不利的影响。
C.朱自清认为,只有教育者对教育事业拥有如宗教信徒般坚贞的信仰,才能够培养出宗教信徒一样的学生。
D.朱自清反对“师道尊严”,主张师生之间地位绝对平等,学生见了老师不能“矫情饰伪”,可以随意开玩笑。
E.本文通过以叙为主、评论为辅以及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让读者了解到朱自清作为文学家之外的另一面。
(2)朱自清反对“以教育为手段”的理由是什么?请结合原文进行概括。(6分)
(3)朱自清认为教育者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因入京师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衡乃诡对而出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D.阉竖恐终为其患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
【2】下列各句与“永元中,举孝廉不行”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C.不拘于时 D.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B.“连辟公府不就”中的“辟”,“累召不应”中的“召”,“公车特征”中的“征”,“征拜尚书”中的“拜”,都是“征召”(某人去做官)的意思。
C.“遂通五经,贯六艺”中的“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书,“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
D.“再迁为太史令”中的“迁”,表示升官,“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中的“徙”,指一般的调职。
4、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0分)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_____________”印证了这句俗语。
(2)韩愈的《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杜甫的《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60分)
老师说,书是我的海洋;学生说,书是我的财富;儿童说,书是我的伙伴;盲人说,书是我的眼睛;老者说,书是我的回忆。其实,书也是生活,与书相伴的每一分钟都是对人生最好的奖赏。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文言文阅读(19分)王祥字休徵,琅琊临沂人,汉谏议...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森林之路【...
- 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 许多城市都用独特的宣传口号作为自己的“名片”。如:...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御史梁皙次先生传王世...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25分)孕妇和牛 ...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15分)节令是一种命...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15分)秦将王翦破...
- 仿照划线的句子,在文中的横线上写上相应的句子,要求...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长篙(gā...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白居易在...
- 名句默写。(20分)1.忍把浮名,________...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A...
- 以下是剧中有关人物的描述和对白,在横线上依次填写人...
- 按要求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1分)(1)韩...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殴打 关键 作揖 ...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春 雪 韩...
- 以“往事如风”为题,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15年4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为什么真实的生活不能...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 )...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1...
- 下面句子措辞最得体的一项是( )A.鲁迅先生不幸逝...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郗士美,字和夫,兖...
-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共9分)中国珠算是...
-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①牡丹...
- 湖南浏阳一中高一下第三次阶段性测语文试卷...
- 山东临沂十八中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
- 江西南昌八一中学等高一上联考二语文试卷(...
- 广东佛山一中高一上段考一语文试卷(解析版...
- 内蒙古包钢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解...
- 湖南益阳市箴言中学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解...
- 河北石家庄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解...
- 吉林省四平实验中学高一上月考二语文试卷(...
- 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十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 江西省铅山县一中等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
- 江苏泰兴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上阶段练习一语文...
- 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
- 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一上月考二语文试卷(解析...
- 湖南醴陵二中四中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解析...
- 重庆第四十二中学高一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河北定州市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
- 河北唐山开滦一中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解析...
- 江苏盐城龙冈中学高一上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 江西南昌实验中学等四校高一上期末联考语文...
- 广东省汕头市东厦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
- 山西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高一下月考三语文...
- 湖南双峰县一中高一上学期月考一语文试卷(...
- 河北承德实验中学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解析...
- 河北望都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解析...
- 浙江温州中学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
- 河北新乐一中高一上学期月考一语文试卷(解...
- 江西宜春三中高一上学期月考二语文试卷(解...
- 新疆哈密地区二中高一上期中语文卷(解析版...
- 贵州遵义航天高级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语文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