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时光流逝,不易觉察。我蓦然间,似乎感觉刚刚踏进校门,却不知弹指之间,两年半已然过去,吉光片羽,再也无处找寻,令人扼腕叹息。
B. 著名新闻记者蔡榆在他的《瓯阅》一书的《后记》中写道:回想自己这10余年的新闻从业经历,顶着“无冕之王”的光环,却马齿徒增……
C. 现在的某些媒体为了传播正能量,在宣传英模人物时过多地涂脂抹粉,这不但没有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反而损害了英模人物在人们心中的形象。
D. 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循序渐进,不专心专意,不持之以恒,即使仅凭一时突击而取得了好成绩,也只不过是平地楼台而已。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又见边关芦花翩翩飞
闭剑东
①伴着习习江风,迎着冉冉秋阳,伫立于巍峨的中越红河大桥,静观,桥之下,红河畔,融融芦花正飞舞。飘逸又洒脱,甚是壮阔。
②芦花是秋天的精灵,这话不假。历经风雨和酷暑、洪涝或干旱的考验,平日里貌不惊人的芦苇们也迎来了生命中最为期待的时光,一团团的芦絮争相抽出,一枚枚细腻的芦花随风摇曳,誓要将丰收的秋天变成芦苇的盛大节日。芦苇不是农作物,断然不可能带来五谷丰登的丰收美景。但却能给人清爽怡人的美妙感受;芦苇不是人类种植的花草树木,注定不会轻易屈服于人类的招呼使唤,哪怕刀砍火焚乃至挖根,芦苇依旧是以倔强到了极点的姿态来回敬人类。
③又是一年深秋时,边关芦花漫天飞。飘飘的芦絮,摇弋着动感的舞姿,放飞憋了一年的心事,在飒飒秋风中,去追逐那注定要让它们亢奋一生的梦想,去寻觅另外的生命芳草地。也许,待到明年开春时,一棵棵柔弱的芦草就顽强地生长开来了,慢慢地,经受大自然的残酷考验;迅速地,汲取大地精华,不出几年,它们也会成长为独霸一方的野草。从宽敞的中越红河大桥沿着红河东流的方向一路远眺,眼帘中,总是会跳跃着红河芦花的英姿,总是荡漾着芦苇的轻浪。
④又是一年深秋时,芦花正开得如痴如醉。开得如痴如醉的芦花集结了很多羡慕的目光和亮丽的闪光灯。在蜗居的边关小城,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小小的边城河口也变成了闻名全国的旅游城市,再加上直达昆明的高速公路的通车,每年来河口或经河口前往越南观光旅游的旅客不下八十万人次,这对于一个常住人口不足十万的边关小城来说是个很了不起的成就。尤其是深秋时,正是河口一年当中最凉爽怡人的时候,当北方已经寒风嗖嗖白雪皑皑时,深秋的河口正是养人的时候,太阳暖烘烘地照着,照着游人的心也暖烘烘的。于是,沿着红河及南溪河两岸依次开放的芦花也就成了河口的一大美景,虽然没有那么波澜壮阔,却也是气势逼人的,决不轻易服输。河口的芦苇因为是沿着界河一线生长,所以就成了事实上的边关芦苇,边关自古以来就从不缺乏流血和牺牲,更不会缺乏刚强和傲骨,所以这里的芦苇也就多了军人般的刚强和傲骨,每每看到芦苇骄傲无比地开花了,我总会给予它们最热烈的歌颂。为心中那汩汩而萌的感动。
⑤我心中关于芦苇的感动是源远流长的。很小很小的时候,太调皮的我总是难免挨上父亲的芦鞭抽打,那鞭子就是一根光滑的芦苇,打在身上那是揪心的疼啊。稍大,就喜欢折腾芦苇了,有一种报复的意味,喜欢折断它们、腰斩它们乃至是焚烧它们。只是后来听说芦苇对农民来说是有大用处的,我才慢慢停止了对芦苇的“暴行”,慢慢地我也在萌发对芦苇的爱好之情。不用说,芦苇丛中的鸟窝就够自己乐的了,更何况是春天时那鲜嫩的芦笋呢。再后来,读懂了《诗经·蒹葭》篇,于是独自一人的时候,经常会那么吟诵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久而久之,一种盎然的美、一样曼妙的情思便悠然而萌了,穗絮飘曳,景色迷朦,心里则浮起一缕缕情思,柔美而又凄楚,令人无法抗拒。
⑥是啊!芦苇真的是一种让人着迷的植物,据十七世纪法国最卓越的数理科学家布莱兹·帕斯卡尔的说法: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间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大自然数十万种植物,为什么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偏偏要把人比喻成一根会思想的芦苇呢,为什么不是其它的一种植物,而偏偏是大自然中极为平凡普通的芦苇,这不得不令人深思。也许以我之拙见,是难以真正悟透其中的涵义的,但是如果能从这句话中悟出一些独特的人生见解,我想这样的思想之旅应该是值得称道的。
⑦是的,芦苇的确是一样令人费解并敬佩的植物。它们自尊、自爱、正直不阿、一尘不染、锲而不舍,它们给人展示的是众志成城、坚忍不拔、所向披靡。面对着这大自然中伟大的生命斗士,我不得不陷入了持久的感动……(有删减)
【1】在文章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芦花是秋天的精灵”?(4分)
【2】赏析文章第④段中的画线的句子。(4分)
【3】文章第⑤段写了什么内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4】文章第⑥段中作者引述了布莱兹·帕斯卡尔的说法: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间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6分)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陈与义字去非,其先居京兆,自曾祖希亮始迁洛,故为洛人。与义天资卓伟,为儿时已能作文,致名誉,流辈敛衽,莫敢与抗。登政和三年上舍甲科①,授开德府教授。累迁太学博士,擢符宝郎②,寻谪监陈留酒税。
及金人入汴,高宗南迁,遂避乱襄汉,转湖湘,逾岭峤。久之,召为兵部员外郎。绍兴元年夏,至行在。迁中书舍人,兼掌内制。拜吏部侍郎,寻以徽猷阁直学士知湖州。召为给事中,驳议详雅。又以显谟阁直学士提举③江州太平观,被召,会宰相有不乐与义者,复用为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六年九月,高宗如平江,十一月,拜翰林学士、知制诰。
七年正月,参知政事,唯师用道德以辅朝廷,务尊主威而振纲纪。时丞相赵鼎言:“人多谓中原有可图之势,宜便进兵,恐他时咎今日之失机。”上曰:“今梓宫④与太后、渊圣皆未还,若不与金议和,则无可还之理。”与义曰:“若和议成,岂不贤于用兵;万一无成,则用兵必不免。”上曰:“然。”三月,从帝如建康。明年,扈跸还临安。以疾请,复以资政殿学士知湖州,陛辞。帝劳问甚渥,遂请闲提举临安洞霄宫。十一月,卒,年四十九。
与义容状俨恪,不妄笑言,平居虽谦以接物,然内刚不可犯。其荐士于朝,退未尝以语人,士以是多之。尤长于诗,体物寓兴,清邃纡馀,高举横厉,上下陶、谢、韦、柳之间。尝赋《墨梅》,徽宗嘉赏之,以是受知于上云。
【注】:①上舍甲科:宋代太学分外舍、内舍和上舍,学生可按一定的年限和条件依次而升。甲科,唐宋科举考试中进士分甲乙科。②符宝郎:官名,掌管玉玺、金银等牌。③提举:掌管。④梓宫:皇帝、皇后的棺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义天资卓伟,为儿时已能作文卓:优秀
B. 致名誉,流辈敛衽致:获得
C. 会宰相有不乐与义者乐:愿意
D. 以是受知于上云知:赏识
【2】【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吾其还也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A. 又以显谟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 B. 则无可还之理夫夷以近,则游者众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C. 其荐士于朝 D. 尤长于诗
【3】下列句子中,全都能直接表现陈与义品行才学的一组是( )
①累迁太学博士,擢符宝郎②召为给事中,驳议详雅③宜便进兵,恐他时咎今日之失机④平居虽谦以接物,然内刚不可犯⑤三月,从帝如建康⑥尝赋《墨梅》,徽宗嘉赏之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③④⑤ D. ①②⑥
【4】【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与义的先祖居住在京兆郡,从他的曾祖父陈希亮才开始迁到洛阳,故陈与义是洛阳人。
B. 金人攻入汴京之后,高宗南迁,陈与义到襄汉一带躲避战乱,辗转湖湘等地,过了岭峤。
C. 陈与义的诗歌清幽深远,曲折有致,高远超迈,纵横凌厉,成就高于陶、谢、韦、柳。
D. 陈与义容貌庄严恭敬,不苟言笑,他曾向朝廷举荐贤才却不声张,很受读书人的赞誉。
【5】【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七年正月,参知政事,唯师用道德以辅朝廷,务尊主威而振纲纪。(5分)
(2)若和议成,岂不贤于用兵;万一无成,则用兵必不免。(5分)
4、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_____________。”(《论语》)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3)登东皋以舒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映阶碧草自春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蜀相》)
(6)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5、
为下面的文字续写四句话,以对画线句的观点进行更形象、丰富的阐释,要求运用排比修辞手法。(4分)
的确,生活中有许多东西是这样,在失去的同时,我们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浣花溪①记(明)钟惺出成...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乡愁的文化表达邹广文从...
- 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记叙...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从...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25分)鉴赏家汪曾...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上...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引起你什么感悟或思考?围绕材料按...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成瘾是健康心理学的一个重...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必要的丧失迟子建...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恰当的是(3分)( ...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2014年2...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狼来了凌鼎年 七丫村...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唐故歙州刺史邢君墓...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南山雨董桥三四十年前我...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张德辉,字耀卿,冀宁交...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从...
-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出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伟大而孤独的作家——列夫...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共6分)(1)孔子论...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又见边关芦花翩翩飞闭...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材...
-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问题。别滁①欧阳修花光浓烂...
- 阅读下面的文字,请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200字左右...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老师去为学生准备咖啡...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八成贫困生相信上大学可...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今...
- 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上第三次期中考语文试卷...
- 山东省郯城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初考试语...
- 江西宜春三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解析...
- 湖北枣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
- 江西省赣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辽宁葫芦岛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期中考语文试...
- 江西赣州十三县市十四校高三上期中联考语文...
-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 广东省清远市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五次周考语文...
- 江苏省靖江市刘国钧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语...
- 安徽省宿松县凉亭中学高三上第三次月考语文...
-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
-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
- 江苏沭阳县潼阳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一语文试...
- 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广西河池市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
- 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一中高三上期中...
- 甘肃天水二中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
- 宁夏育才中学高三上月考二语文试卷(解析版...
- 云南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解析...
- 山东省莘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期中考...
- 四川省成都树德中学高三上零诊考试语文试卷...
- 福建福州外国语学校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解...
- 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月考语文...
- 江西南昌二中高三上月考二语文试卷(解析版...
- 山东省临清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初模拟...
- 江西吉安县三中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
- 江西省临川区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语文...
- 黑龙江牡丹江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期中语文试...
- 江西吉安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