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网 素质教育网
当前位置查字典 > 素质教育网 > 超常教育 > 对超常教育的思考

对超常教育的思考

来源:查字典素质教育网  发布时间: 2017-04-28

对超常教育的思考





思考超常教育--从上海交大"少年班"停办说起

上官子木

  大众网 11月09日消息:上海交大“少年班”以“生源范围越来越窄,质量也逐年下降”为由停止了已持续15年的招生,这个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的教育事件,引发了人们进一步思考超常教育。

  当年自科大首创少年班之后,全国众多重点大学随之仿效而纷纷建立了少年班,但当发现少年大学生的总体发展水平不够理想之后,不少学校就陆续取消了少年班。有些超常教育的研究者在分析了大学少年班的教训后,认为失败的根源在于这些超常少年缺乏系统的学校教育,因基础不好而出现了没有后劲的结果,于是有针对性地开办了中学超常班,以便与大学的少年班接轨。很快,又有了与中学的超常教育接轨的小学超常教育实验班。于是,如今我国的超常教育比以往已大大系统化了。然而,也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

  在小学阶段经选拔进入超常班的超常儿童,经过四年以进入中学超常班为目标的专门训练之后,只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孩子最后能实现这一目标。也就是说绝大多数接受小学超常教育的儿童要被淘汰出超常教育的轨道,并同比他们大两岁的普通孩子共度中学时光,在中学阶段,这些不再接受超常教育的孩子由于岁数小而在很多方面处于劣势。因此,小学阶段超常教育的主要问题是,选拔的科学性、可靠性低,遂导致高成本低效率的局面。

  中学超常教育的主要问题是,选拔的时候主要是以数学能力是否超常作为标准,而一旦被选中,却是以各门学科均超常的速度进行教学。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在那些不超常的学科方面,将处于拔苗助长的状态。其实,不同的学科需要不同的智力类型,数学能力强不仅不意味着语文、外语能力强,甚至也不意味着物理、化学能力强。由此,缩短学习年限的超常教育,使那些单科超常的孩子不仅易于在并不超常的学科方面从平常滑向低常,而且由于学习年限的大幅度缩短,不超常的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后滞作用相对加大,也易使原本超常的那些学科受到影响而难以继续超常发展。

  由于课程经过精心压缩是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所以缩短学习年限后,真正缺少的并不是课时和在课堂上传授的显性知识,而是课余时间和在课余积累的隐性知识。孩子们在闲暇时间会从事各种各样的与课程无关的活动,这些活动都对综合能力的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而缩短课时后,由于进度快,即使是强项课程也需要学生占用业余时间来进行课前的准备和课后的消化,更不用说那些原本不超常的学科则更需要大量占用业余时间,因而比起普通的孩子,接受超常教育的孩子缺少了很多参与非课程性活动的闲暇时间和积累隐性知识、亲历直接经验的机会,这对他们的能力发展无疑是个虽隐蔽却是长远的影响,这也是他们后劲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

  人们普遍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观念:学习能力强的人,创造能力也一定强。正是由这种观念导致了社会对超常教育的不合实际的高期望,即认为精心选拔出来的超常少年就一定是未来的世界一流人才。其实,现有的选拔方式充其量只能选拔出比较聪明、接受能力比较强的孩子,而这一点点优势仅仅能体现在学习现成的书本知识上,与将来工作上的创造性成就并无必然关联。更何况,目前我国的超常教育因将目标定在提前考大学上,因而不得不将培养的重点放在快速积累知识的能力上。也就是说,与应试教育接轨的超常教育,使学生的超常能力只能限于学习知识的能力,而既定的升学目标和有限的时间,都不可能把教学的注重点放在培养与创造性活动有关的广泛能力上。

  实际上,我国更需要的是让那些明显超出现行普通教材进度的孩子能够接受符合他们能力的超常教育。也就是说,单科超常就只进行单科的超常教育,不超常的学科还在普通学校普通班里接受教育。譬如,数学超常的孩子可以跳级学数学,小学生可以到中学上数学课,中学生可以到大学上数学课。我国的教学管理体制太僵化,致使超常教育不能以符合超常儿童实际状况的方式开展,这是超常教育的发展受到限制的体制因素。

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