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名字的由来
来源:查字典起名网 发布时间: 2017-05-18
在我国明清时期是处于茶文化由鼎盛走向极致的阶段。由于该时期皇帝对茶文化的推崇,叶茶和芽茶成为了我国茶叶生产和消费的主要方向。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碧螺春名字的由来吧。
根据清代王应奎《柳南随笔》、陈康祺《郎潜纪闻》和《清朝野史大观》等书的有关记载说,碧螺春原是一种野生茶,产自于江苏吴县太湖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的缝隙间,此茶清香幽幽,飘忽不散,时浓时淡,若有若无,于是,当地人用吴语惊呼道:吓煞人香!于是,吓煞人香则成了该茶的土名。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春,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1722年)南巡到洞庭东山,江苏巡抚宋荦派人购置了当地制茶名手朱正元精制的品质最好的吓煞人香进奉皇上。康熙皇帝品尝后,顿觉清香醇甜直透肺腑,好茶!但一听说这茶名叫吓煞人香,又觉粗俗不雅,于是很想给它重新取个名。
二、碧螺春名字的由来依据《随见录》载洞庭山有茶,微似岕而细,味甚甘香,俗称吓煞人,产碧螺峰者尤佳,名 碧螺春。 若以此为实,碧螺春茶是始于明朝,乾隆下江南前就名声显赫了。也有人认为:碧螺春是形状卷曲如螺,色泽碧绿,采于早春而得名。不管碧螺春的名称由来是怎样,该茶历史悠久,确为贡茶是毫无疑义的。
在文化上早已被汉化了的康熙皇帝非常熟悉古代的一些咏茶诗词,如苏轼曾说: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试焙新茶诗)),又如李清照说;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小重山》)。武林春也好,一瓯春也好,都是指代茶叶。于是,康熙皇帝见此茶色泽澄绿如碧,外形蜷曲如螺,恰恰又在春天采制于碧螺峰上,欣然将它题为碧螺春。
这么一改,碧螺春名字确实富有诗意,文雅许多,也贴切许多。碧螺春也从此成为了贡茶,当地官吏每年都必采办朝贡进京。
从上面的内容大家都知道了碧螺春名字的由来,也能体会到每个名字的由来都是一段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