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网 起名网
当前位置查字典 > 起名网 > 起名故事 > 青岛为什么叫青岛 青岛地名的由来

青岛为什么叫青岛 青岛地名的由来

来源:查字典起名网  发布时间: 2017-05-18

青岛市,简称青,别称胶,又被誉为琴岛和岛城,是中国的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山东省最大城市。青岛经济发达,在北方城市中,经济总量仅次于京津2个直辖市。那么青岛为什么叫青岛?下面就来了解青岛地名的由来

青岛为什么叫青岛 青岛地名的由来1

青岛地名的由来

出处

青岛市的专名青岛本指城区前海一海湾内的一座小岛,因岛上绿树成荫,终年郁郁葱葱而得名青岛,后于明嘉靖年间首度被记载于王士性的《广志绎》中。明万历七年(1579年),即墨县令许铤主持修编的《地方事宜议海防》中,有关青岛之名记述为:本县东南滨海,即中国东界,望之了无津涯,惟岛屿罗峙其间。岛之可人居者,曰青、曰福、曰管这里的青,即指青岛。青岛所在的海湾因岛得名青岛湾,由此入海的一条小河也被称为青岛河。青岛河口于明万历年间建港,称青岛口;河两岸的两个村落分别得名上青岛村和下青岛村;河源头的一座山于1923年也被定名为青岛山。

变迁

1897年德国租借胶州湾地区之前,今青岛市市辖区范围的建制为即墨县仁化乡和里仁乡。1898年中德《胶澳租借条约》签订后,今胶州湾的旧称胶澳成为此片区域的代名词。德国将该一级行政区建制的租借地命名为胶州德租界(Kiautschou, Deutsches Pachtgebiet,即胶州湾租借地),要塞防线内界规划建设四个区域,即青岛 (Tsingtau)、大鲍岛 (Tapautau)、台西镇 (Taihsitschen) 和台东镇 (Taitungtschen),首府(Gouvernements,近代译为总督府)官邸置于青岛。日本取代德国第一次占领统治租借地后,原地沿用前名,并另建了部分城区。1922年,中华民国收回租借地,设立中央直辖的胶澳商埠。1929年,国民政府接收胶澳商埠,成立青岛特别市,至此青岛一词正式成为这座城市的专名并沿用至今。

西文名称

清末时期至民国初年,青岛的西文名曾用过德语的Tsingtau、邮政式拼音的Tsingtao和威妥玛式拼音的Chingtao等。Tsingtao作为青岛的通用西文名使用最多,见证了近代青岛的历史变迁。联合国于1977年正式改用汉语拼音拼写中国大陆地名;1987年,中国国家三部委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地名标志不得采用威妥玛式等旧拼法和外文,使汉语拼音Qingdao(或带调号)成为青岛市名惟一的合法拼法。而Tsingtao仅用作青岛啤酒的品牌,或在历史、艺术等领域及非正式场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