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鱼是什么鱼?明太鱼为什么叫棒子鱼
来源:查字典起名网 发布时间: 2017-05-18
黄线狭鳕在朝鲜语和中国东北官话中被称为明太鱼(朝鲜语:명태어),是朝鲜族人最喜爱食用的鱼类之一。那你知道明太鱼为什么叫棒子鱼吗?下面就来了解吧。
明太鱼为什么叫棒子鱼关于明太鱼名字的由来,朝鲜时代后期文臣李裕元著述的《林下笔记》中记载:有官员至咸镜道明川郡,吃了太姓渔夫献上的鱼,非常好吃,于是取明川郡的明和渔夫的姓,称之为明太鱼。而在朝鲜王朝成宗时期,由卢思慎、徐居正等人开始编撰的《新增东国舆地胜览》(系仿中国南宋祝穆编《方舆胜览》和明朝官修《大明一统志》)中,称明太鱼为无太鱼。19世纪初由学者徐有榘编撰的农业技术书籍《林园十六志》中,称之为太鱼。明太鱼,正式名称为黄线狭鳕,世界上最擅吃明太鱼的当属朝鲜族人。朝鲜人称之为明太鱼(朝鲜语:명태어),是朝鲜民族喜爱食用的鱼类,而高丽棒子是华人对朝鲜人、韩国人的贬称,所以明太鱼被叫成了棒子鱼。
明太鱼与棒子鱼的区别棒子鱼似鱤(Luciocyprinus langsoni)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似鱤属。俗称:竿鮈、棒子鱼、香花鱤、墨线鱤、杆条鱼。英文名:Shutfle-like crap 。
明太鱼(黄线狭鳕)身体长形,后部侧扁,体长可达900毫米,体长为体高的6.6~10.2倍,为头长的4.1~4.6倍,为眼径的3.9~4.8倍又叫大口鱼。背鳍1314,1819,21;臀鳍2223,21-23。纵行鳞约160165;鳃耙外行6+28(后2小突起状)。椎骨19+31。体长338.4351mm;为体高5.15.4倍,为头长约3.9倍。头长为吻长3.3-3.5倍,为眼径4.34.5倍。体长梭状,前背最高为体宽2.8倍,向后渐尖。头侧面呈尖三角形。眼间隔宽。尾柄细。口大,闭时下颌较上颌长。下颏须痕状。头体有小圆鳞。侧线前段较高,后降侧中位。背、臀鳍三角形。尾鳍凹叉状,真正尾鳍条4。腹鳍喉位,第2鳍条突出呈丝状。背侧绿褐色;两侧银白有23暗色纵纹而纹间黄色。腹侧白色。背鳍绿褐色,腹、臀鳍灰色。下鳃盖骨特肥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