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在第7个字的诗句
翠在第七个字的诗句
- 逡巡上车去,湿翠浮烟岚。 -- 出自宋·陆游·村舍小酌
- 小孤特奇丽,丹翠凌云起。 -- 出自宋·陆游·观小孤山图
- 烟波蘸山脚,湿翠到阑边。 -- 出自宋·陆游·真珠园雨中作
- 鲍郎山前路,空翠浮烟霏。 -- 出自宋·陆游·早自偏门入城晚出南堰门以归
- 破云山踊千螺翠,经雨波涵一镜秋。 -- 出自宋·陆游·初夏郊行
- 水声侵笑语,岚翠扑衣裳。 -- 出自唐·杜牧·除官归京睦州雨霁
- 千里暮山重叠翠,一溪寒水浅深清。 -- 出自唐·杜牧·湖南正初招李郢秀才
- 吴王宫殿柳含翠,苏小宅房花正开。 -- 出自唐·杜牧·悲吴王城
- 莫将榆荚共争翠,深感杏花相映红。 -- 出自唐·杜牧·柳长句
- 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 -- 出自宋·柳永·卜算子·江风渐老
- 飒飒霜飘鸳瓦,翠幕轻寒微透,长门深锁悄悄,满庭秋色将晚。 -- 出自宋·柳永·斗百花·飒飒霜飘鸳瓦
- 算伊别来无绪,翠消红减,双带长抛掷。 -- 出自宋·柳永·倾杯乐
- 绣画出、万红千翠。 -- 出自宋·柳永·剔银灯·何事春工用意
- 兰风桂露洒幽翠,红弦袅云咽深思。 -- 出自唐·李贺·洛妹真珠
- 头玉硗硗眉刷翠,杜郎生得真男子。 -- 出自唐·李贺·唐儿歌〈杜豳公之子〉
- 眼前不道无苍翠,偷得锺山隔水看。 -- 出自宋·王安石·寄沈道原
- 坐上烟岚生紫翠,影中楼阁见青朱。 -- 出自宋·王安石·留题曲亲盆山
-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 出自唐·孟浩然·题义公禅房
- 回看后雕色,青翠有松筠。 -- 出自唐·孟浩然·重酬李少府见赠
- 水痕侵岸柳,山翠借厨烟。 -- 出自唐·岑参·汉上题韦氏庄
- 结庐对中岳,青翠常在门。 -- 出自唐·岑参·缑山西峰草堂作
- 寺南几十峰,峰翠晴可掬。 -- 出自唐·岑参·题华严寺瑰公禅房
- 池凉醒别酒,山翠拂行镳。 -- 出自唐·岑参·崔驸马山池重送宇文明府(得苗字)
- 合欢枝上香房翠。 -- 出自宋·欧阳修·渔家傲·荷叶田田青照水
- 露裛娇黄风摆翠。 -- 出自宋·欧阳修·渔家傲·露裛娇黄风摆翠
- 别来已隔千山翠。 -- 出自宋·欧阳修·玉楼春
- 巉巉起绝壁,苍翠非刻镂。 -- 出自宋·欧阳修·忆山示圣俞
- 嵩峰三十六,苍翠争耸出。 -- 出自宋·欧阳修·班班林间鸠寄内
- 况逢秋雨霁,浓翠新染濯。 -- 出自宋·欧阳修·登绛州富公嵩巫亭示同行者
- 忽值秋日明,彩翠浮空虚。 -- 出自宋·欧阳修·送昙颖归庐山
- 但挂千丈虹,紫翠横空虚。 -- 出自宋·欧阳修·答梅圣俞大雨见寄
- 池光开小幌,山翠入重城。 -- 出自宋·欧阳修·逸老亭
- 山僧引客寻苍翠,历尽参差到平地。 -- 出自宋·秦观·宿金山
- 情舒喜面山浮翠,袖满薰风凉透时。 -- 出自宋·秦观·即席次君礼年兄韵
- 梅岭寒烟藏翡翠,桂江秋水露鰅鳙。 -- 出自唐·柳宗元·柳州寄丈人周韶州
- 或采明珠,或拾翠羽。 -- 出自魏晋·曹植·洛神赋
- 已落又开横晚翠,似无如有带朝红。 -- 出自唐·温庭筠·反生桃花发因题
- 韶光染色如蛾翠,绿湿红鲜水容媚。 -- 出自唐·温庭筠·春洲曲
- 碧嶂浅深骄晚翠,白云舒卷看春晴。 -- 出自宋·范仲淹·和沈书记同访林处士
- 银屏展尽遥山翠。 -- 出自宋·晏殊·蝶恋花·紫菊初生朱槿坠
- 脸傅朝霞衣剪翠。 -- 出自宋·晏殊·渔家傲·脸傅朝霞衣剪翠
- 萧娘敛尽双蛾翠。 -- 出自宋·晏殊·秋蕊香·向晓雪花呈瑞
- 玉酒频倾,朱弦翠管,移宫易调。 -- 出自宋·晏殊·连理枝
- 回丹萦岫空,复翠上岩栊。 -- 出自唐·王勃·秋日仙游观赠道士(一作骆宾王诗)
- 出红扶岭日,入翠贮岩烟。 -- 出自唐·李世民·望终南山
- 疏黄一鸟弄,半翠几眉开。 -- 出自唐·李世民·春池柳
- 散影玉阶柳,含翠隐鸣蝉。 -- 出自唐·李世民·赋得弱柳鸣秋蝉
- 分黄俱笑日,含翠共摇风。 -- 出自唐·骆宾王·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菊
- 草色染来蓝样翠,桃花洗得内般红。 -- 出自宋·杨万里·明发海智寺遇雨二首
- 政是春山眉样翠,被渠淡粉作糊涂。 -- 出自宋·杨万里·晓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