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信息传播技术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中国天气网讯 7月27日,由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主办的“气象信息传播技术发展论坛”在京举行。来自国务院应急办、工业与信息化部、农业部、国家旅游局等部委,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人民网、光明网等网站媒体,联想、诺基亚、三星等手机终端厂商的专家学者以及全国31个省(区、市)气象局的一线气象服务工作者共同就如何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推动气象信息快速、有效传播进行了研讨。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为论坛召开发来了书面致辞。她指出,信息技术已经发展成为气象服务不可或缺的支撑,气象服务传播方式的每一次变革都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气象部门已经建立了电视、网络、手机、广播、电子显示屏、大喇叭等多种气象服务传播渠道,打造了中国气象频道、中国天气网、中国天气通三大公众气象服务品牌,形成了多媒体、多类型、多频次、广覆盖的气象信息传播格局,这为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和传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她希望进一步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气象信息的传播的推动作用,充分依托各种渠道和手段,努力提高气象服务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和覆盖面,共同提升气象服务整体水平和质量。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主任孙健介绍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进展。他指出,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是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务院应急平台唯一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将成为社会公众及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获取预警信息的主要渠道,并将实现各类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和手段的集约,实现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快速权威发布和广覆盖。
本次论坛还邀请了联想研究院、三星通信研究院、背景缔元信互联网数据技术有限公司、及新浪、腾讯等合作媒体就气象信息传播技术进行了专题报告,研讨了气象预警信息的多终端发布技术、中国互联网信息传播发展趋势、未来无线通讯发展以及微博运营发展,对如何利用新技术推动气象信息传播积极谏言。与会代表提出了终端的移动化以及依托社交网络的信息传输趋势,终端加服务的模式已经在合作中被广泛推广。
近年来,中国气象局与国务院各部门、通讯运营商、社会企业和媒体的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合作内容不断深化,在灾害预警联动机制、气象预警信息传播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