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降雪频刷纪录 东北缘何遭遇35年最寒之冬?
导语
每年4月中旬,地处东北的人们已纷纷感受到初春的气息,而今年4月,持续低温及强降雪天气依然盘踞在东北,让这个冬季格外漫长和寒冷。
2013年1~3月,东北气温为近35年来同期最低,多地最低气温一度低至-30~-40℃。同时,频繁来袭的降雪也让这个冬天格外难熬,无论降雪量还是降雪日数均为常年的1~2倍。
漫漫长冬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为何今冬会出现如此持久的低温多雪状况?这种状况何时才会改善?本期视点为您一一解答。
本期嘉宾:
35年来最寒之冬 不戴口罩不敢出门
4月16日,网友@璞_Peotry在微博上“吐槽”:“5月5号都立夏了!我春天还没过上呢!长春要搬北极去了吧!”。短短几小时,微博被转发百余次,引起东北网友的强烈共鸣:“这里四月份的白天都冻脚”,“我还穿羊绒裤呢!”,“壮哉我大东北,这都什么时候了还下雪呐”……
不怪网友抱怨,据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专家李小泉分析,这个冬天东北地区气温持续偏低,属历史少见。资料显示,2013年1月~3月东北的气温为近35年来同期最低,黑龙江、吉林多地最低气温一度低至-30~-40℃,辽宁大部地区的最低气温也频繁降至-20~-30℃。进入4月,东三省大部地区的最高气温仍维持在5℃以下。
黑龙江省气象局气候中心副主任宋丽华是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在她看来,这个冬天的“冷”是近三十多年来“久违”的。从去年11月入冬开始,宋丽华就特意买了一个可以包住下巴的大口罩,“不戴口罩不敢出门”,她坦言,如果不是口罩的保护,冷空气不仅会冻得脸“生疼”,而且会刺激呼吸道让她干咳不止。宋丽华说,这个冬天,哈尔滨街头戴口罩的人明显增多,几乎人人都“全副武装”,当地的“口罩市场”也异常繁荣,超市设有口罩专柜,口罩的花色品种也格外的多了起来。
宋丽华出据的一组数据同样证实了今冬之“冷”,入冬以来(2012年11月1日~2013年4月14日)黑龙江全省平均气温仅为-14.5℃,比历年同期偏低2.9℃。
据她分析,黑龙江冬季低温呈现出现时间早、持续时间长、低温日数多、地域分布不均四个特点。12月初,全省大部市县的日最低气温即出现了-25℃的天气,低温持续时间比历年同期偏长,且主要集中在中部和北部地区。
由于气温持续偏低,为保障居民家室温达标,哈尔滨市各家热企不得不提高供热参数,去年12月用煤量较前年同期激增近两成。
春涝低温“双碰头” “北大仓”面临“双风险”
随着春天脚步的靠近,低温降雪对城市造成的影响已明显减弱,但对于东北地区的农民,考验才刚刚开始。
哈尔滨香坊区红旗村的村民杜佰任,常年种植大棚蔬菜和玉米,每年这时,杜老汉本应已开始忙碌春播,而今年,由于持续的低温雨雪影响,造成他的棚内温度过低,耕地过湿,表层土壤异常湿黏,人想进地都困难,影响了春播的进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杜老汉愁眉不展,为了增加大棚内的温度,他在棚内加上了三个炉子,从晚上一直烧到天亮,而今年的大田播种也至少要晚十天。
气象资料显示,自去年10月以来,东北地区多雨雪,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1倍,为1952年以来同期最多。据农业部统计,截至4月9日,[前后调换]目前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的部分地区共有1.1亿亩耕田面临春涝的威胁,其中黑龙江土地占到7成,全省7000多万亩旱田达到饱和,有近1000万亩旱田出现明显积水。农业部预测,今年东北地区的春耕农时将整体推迟一周以上,受此影响,今年的粮食也有可能出现减产。播期推迟、播种质量下降的“双风险”。
据李小泉分析,低温多雪对东北农业造成的影响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去年秋冬,由于降水多气温低,一些地区的秋整地工作没有机会进行,导致上一季的玉米秸秆还没有清理出田地。而入冬至今持续的低温多雪,导致田地或仍有积雪,或过度湿黏,人依然进不去地,大型机械无法作业,备耕春播进而受到影响。
春涝和低温“双碰头”,可能让“北大仓”面临播期推迟和播种质量下降的“双风险”。
4月下旬东北仍多雨雪降温 翻耕备播需抢时
据李小泉分析,东北地区持续低温多雨雪的局面至少将维持到4月下旬后期到五月初。届时,西西伯利亚高压将有所减弱,冷空气势力随之减弱,气温才可能回升,同时东北低涡可能东移,降水将会趋于减少。
中央气象台预计,4月中下旬东北地区气温仍将比常年同期偏低1℃~3℃,局部地区偏低4℃~5℃,17~19日东北还将出现一次雨雪天气过程,持续的低温多降水将给当地春播工作造成进一步的不利影响。
国家气象中心农业气象中心主任毛留喜[单位、职务]认为,针对目前的生产形势,农民朋友不要“干等”气温回升,而要及早采取措施。例如对于水稻,应设法在温棚里育秧,注意温棚保温,争取5月适播期一到,秧苗就可以往大田里移栽;晴天时,湿度下降,要尽快将土地排水、翻耕、散熵。
此外,还需做好种子的调配工作,例如以往种中熟作物的农田可以改种早熟作物,同时避免跨低温种植,还可适当扩播种成熟期相对较短的大豆种植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