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州突发雷雨大风 致45万亩小麦受灾
13日从湖北荆州市农业局了解到,荆州市在12日下午突然遭遇雷雨大风袭击,45万亩小麦出现倒伏,其中严重倒伏面积为21万亩。
位于江汉平原腹地的荆州市在4月12日12时至16时出现大风降雨天气,大风雷雨导致处于抽穗期的小麦出现大面积倒伏。
荆州市农业局种植业科科长、高级农艺师韩昌友介绍,初步统计,全市小麦倒伏面积45万亩,约占全市小麦面积的1∕4左右,其中严重倒伏面积21万亩,受灾区域集中在该市荆州区、沙市区、江陵县、公安县一线。
记者在荆州市公安县杨场镇、埠河镇和荆州区太湖管理区等地看到,平日“直立”的小麦成片成片朝一个方向发生歪斜,有些甚至全株匍倒在地上。
中国气象局荆州农业气象试验站组织农气专家调查后分析,荆州小麦出现大面积倒伏除天气原因外,还与一些农民田间管理方法不当有关。
中国气象局荆州农业气象试验站专家黄智敏介绍,受前期阴雨雪低温天气影响,今年江汉平原小麦拔节较迟。不少农户见小麦生育期推迟,便过量偏施速效氮,忽视长根壮茎的磷钾肥,致使植株生长加速,基部节间伸长过快,糖分积累少,细胞组织松软,抗倒力差。
专家们分析这场灾情将对荆州小麦产量产生不小的负面影响。黄智敏说,小麦倒伏后,叶片重叠,通风透光差,光合作用受抑,植株养分水分疏导受阻,加之田间湿度过大,白粉病、锈病、赤霉病、纹枯病更易诱发或加剧,将会严重影响产量。据荆州农业部门评估,即使在后期气候正常、管理较好的情况下,这些受灾农田平均产量预计损失20%左右。
目前荆州市农业部门已组织相关专家深入灾区进行田间调查,开展技术指导,并依托相关媒体发布灾后田管措施,提醒农民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补救,尽最大努力减轻灾害损失。
上一篇:近日湖北荆州3人遭雷击不幸身亡
下一篇:沪渝高速遇大雾 荆州段关闭7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