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网 >> 天气 >> 天气资讯 >> 城市天气资讯 >> 宁波:深化部门合作提速气象现代化

宁波:深化部门合作提速气象现代化



1月9日,宁波市召开气象现代化建设通报会。市政府应急办、三防办、农业局、国土局、交通委等相关部门领导参加会议。会议通报了2012年宁波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试点工作主要成绩和2013年气象现代化主要建设任务。与会代表围绕如何提升2013年气象现代化建设水平纷纷献计献策,并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共同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

  近年来,宁波市气象局秉承“优势互补、共建共享、互促互进、服务社会”的原则,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已与水利、国土、农业、林业、环保、海事、旅游、民政、城管、部队、民航等10多个部门建立了合作机制,2012年与相关部门签署合作协议10个,联合会商125次,有力地提升了宁波气象现代化建设水平。

  合力提升电力气象保障能力

  天气变化与电量使用有着密切联系,宁波气象部门与电力部门积极展开合作,建立了常态化的气象信息服务和专项气象服务工作机制。通过详细分析天气实况及未来气温变化,为电网调度提供科学依据;针对威胁电力设施安全的灾害性天气,加强监测、分析和预警,开展高温用电指数预报、冬季电线覆冰预报等服务,通过多种方式提醒电力部门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确保供电设备的安全。电力部门根据气象信息,科学进行电力负荷预测和调度,以应对不同天气下的电力调配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很多输电工程在翻山越岭、过河跨海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抗各种地形和气象因素所造成的低温强风环境。宁波气象部门与电力部门合作,在世界最高的宁波凉帽山岛370米输电高塔上安装了一套输电塔气象观测梯度系统,目前该系统所探测的数据已被应用于港口、海洋的大风预警监测,水汽的垂直分布研究,以及电力气象服务的科研工作。此外,该系统记录的数据还将为今后同类型跨海电塔的抗风设计提供科学而有价值的参考。

  合力提升地质灾害预警预测能力

  “我们国土部门可以和你们气象专家面对面,还可以看你们电脑上面的各种分析图,非常直观,这对于我们做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实在是太有帮助了!”宁波市国土资源局地矿处的俞建强副处长通过新建成的气象国土视频会商系统欣喜地说。近年来,宁波气象部门通过与国土部门合作,共建气象地质灾害监测站点58个,组建了地质灾害气象观测网。同时加强信息共享,与国土部门建立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测会商和联动机制。国土部门多次发文要求各级国土部门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系和沟通,通过联合会商,共同制作和发布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

  目前新一代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系统正在加紧研制中,将进一步提高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的精细化水平和实用性,最大限度减轻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合力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宁波气象部门与环保部门在联合发布空气质量预报、灰霾监测公报的基础上,去年8月,在全省率先通过网站首次联合发布宁波市5个站的空气质量数据。气象环保两部门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共同探讨合作新思路,创新合作模式,积极开展空气质量观测网共建共享。目前已启动的空气质量观测网点建设项目中,环保部门新增站点4个,气象部门完成了鄞州和北仑两个气溶胶探测站点的建设,并已开始观测。气象部门与环保部门还共同开展了以空气质量、雾霾(灰霾)天气预报预警及空气污染评估、治理等为重点的科技项目研究,共同提高空气质量的监测和预报水平。

  宁波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气象部门积极与旅游部门合作,相继在多个景点建设特种观测设备采集负氧离子数据,为开发旅游资源提供可靠的气象依据。去年,宁波成立了全国首家市级旅游气象服务中心。通过对全市现有的15大景区进行监测分析,制作精细化的天气预测和天气状况报告,通过多种途径向广大游客提供各类种气象服务产品以及相关的旅游资讯,共同致力于提升广大市民的生活品质。

  宁波气象部门还与民政部门合作,推进全国综合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和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等,在全省率先建成了省级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同时宁波气象部门与市智慧办合作,积极融入宁波“智慧城市”建设,借助其服务平台,通过特制手机免费向残障人士提供气象信息服务,并不定期发送气象科普知识与节气养生知识。目前,镇海、北仑残障人士免费气象信息服务已实现了全覆盖,有效提高和改善了残障人士的生活质量。

  在“合作共建、资源共用、信息共享”的理念指导下,宁波气象部门与相关部门的合作进一步深化,全市初步建成了海洋、旅游、地质灾害、水文气象、交通(含高速公路与港口)、高铁等6个专业气象观测网。共享水文、环保、港务等部门的470多个自动气象站数据资源。“政府主导、合作发展、互促共进”的气象现代化建设机制正在宁波逐步形成。

资讯分类

出行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