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鹿儿岛县发生5.5级地震 未发布海啸预警
日本鹿儿岛县发生5.5级地震未发布海啸预警
天气网讯 日本鹿儿岛地震了,据日本放送协会(NHK)报道,当地时间22日上午9点15分左右,日本鹿儿岛县奄美地区发生里氏5.5级地震,目前尚无海啸风险。
日本气象厅发布的信息显示,本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冲绳本岛近海处,震源深度为50公里,初步测定震级为里氏5.5级。
据悉,震感最强烈的地区为奄美地区德之岛的天城町、冲永良部岛的知名町和与论町。此外,冲绳县的国头村等地也有轻微的震感。
>>>>>中国地震预警网成世界最大预警网
为什么地震会引发海啸?
地震发生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出现猛然上升或者下沉,由此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这种“抖动”与平常所见到的海浪大不一样。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水深衰减很快。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动”则是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波动,其中所含的能量惊人。这时候会掀起1米以上甚至几十米不等的“水墙”,并且海啸引起的海浪与普通的海浪不同,速度快,持续时间长,若冲上陆地会对人类生命和财产照成严重威胁。
能够引发海啸的地震一般是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破坏性的地震海啸,只在出现垂直断层、里氏震级大于6.5级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当海底地震导致海底变形时,变形地区附近的水体产生巨大波动,海啸就产生了。
海啸的传播速度与它移行的水深成正比。在太平洋,海啸的传播速度一般为每小时两三百公里到1000多公里。海啸不会在深海大洋上造成灾害,正在航行的船只甚至很难察觉这种波动。海啸发生时,越在外海越安全。
一旦海啸进入大陆架,由于深度急剧变浅,波高骤增,可达20至30米,这种巨浪可带来毁灭性灾害。
扩展阅读》》》》
海啸形成的原因 海啸是怎么形成的?
日本地震历史 1891年日本浓尾大地震
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