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雾霾带”轮廓渐显
中国四大“雾霾带”轮廓渐显
天气网讯 好天气持续不到3天,十月以来的第三轮大范围雾霾23日造访中国中东部。随着秋冬“雾锁连城”常态化,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川渝(成都、重庆)四大“雾霾带”轮廓渐显。
2011年,大多数中国人尚不知雾霾为何物;2012年冬,中国1/4国土面积、约6亿人受雾霾影响;2013年,中国平均雾霾天数创52年之最;2014年刚入秋,中国7省、约39万平方公里已身中“霾伏”,最近20天内,大范围雾霾已现三轮更迭。
“这种长时间持续的雾霾未来常态化是有可能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称。
早间8时,长春实时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482,逼近500的“爆表”值。
中央气象台预计,23至25日,京津冀、东北、黄淮等地将再陷中至重度霾。今天11时,东北延伸至京津冀一带,已被表示重度至严重污染的紫黑色标记覆盖,黑龙江、吉林、辽宁、山西等地PM2.5“爆表”达到重度至严重污染。
2014年的灰霾,特别明显地呈现出雾与霾交替转换的特点。一天之内湿润程度不同,清晨成为大雾发酵的最佳时间。23日清晨,陕西、四川、湖北以及苏皖多地能见度不足1公里。江苏东台、泰州和射阳能见度甚至不足50米;武汉5时能见度只有100米。
人们感觉到,雾霾出现得越来越频繁。中央气象台观测显示,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平均风速的减少,使风力对污染物的搬运作用减弱;静风微风日数增多,静稳天气增加,使得污染物更不容易扩散。
中国四大“雾霾带”渐显
“目前中国存在四个霾天气现象相对较严重的地区,分别是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川渝(成都、重庆)一带”,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专家周兵分析。
不过,周兵同时强调,2007年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年霾日数呈逐渐减少的趋势。据分析,2000年以后珠三角意识到雾霾影响,较早采取应对、治理措施。“同样是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霾现象在有效的人为治理下是可以减缓的”,周兵说。
调整饮食安度雾霾天
面对雾霾天,要多关注老人和儿童的健康,因为此类人群抵抗力较弱,钙需求量很大。平时应多饮水,注意饮食清淡,少食刺激性食物,多吃些豆腐、牛奶等食品,或者多吃黄花鱼(及其他海鱼)、动物肝脏、蛋黄、瘦肉、乳酪、坚果,这些食物中富含维生素D,对补钙很有利;老年人还要保持科学的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
由于雾霾天气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最大,最容易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疾病。此时,应多吃润肺食物,例如雪梨、橘子、百合、莲藕、荸荠等。此外,增强免疫力很重要,冬季增强免疫力最好的食物是牛羊肉,牛肉炖萝卜就是一道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家常菜。
雾霾天用哪种口罩?科普常见5种口罩
交警蜀黍支招 雾霾天气安全驾驶五大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