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之王“桑美”台风历程回顾及受灾情况总结
“桑美”(Saomai)是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名称,共使用过2次,分别为2000年和2006年。这个名称来自越南,意为“金星”。因2006年的超强台风“桑美”严重影响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共造成了25亿美元的巨大损失。因此2006年12月4日至9日的第三十九次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会议中决定把“桑美”这个名字退役,由“山神”替代。2006年的“桑美”台风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登陆我国大陆最强的台风。
“桑美”生命历程回顾
2006年8月初的西北太平洋注定是不平静的,热带洋面上几乎遍布着热带扰动,短短10天之内集中爆发出4个热带气旋,这其中,就有创下多个第一的超强台风“桑美”。
当位于南海的台风“派比安”携狂风暴雨在广东登陆之时,西北太平洋便进入了战国时代。最早发展起来的是位于日本列岛东南硫磺岛以东近千公里的扰动(后被命名为“玛利亚”),紧随其后的是位于关岛东南的扰动(后被命名为“桑美”)和台湾以东海域的扰动(后被命名为“宝霞”)。三个台风相互追逐的局面 正式开始。“桑美”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先天素质优良再加大气水汽条件的配合让它一路“疯长”:4日前后活跃于近赤道海域,并向西北移动,5日晚发展为热带风暴并被编号命名,7日下午加强为台风,9日凌晨加强为强台风,9日傍晚前后掠过琉球群岛南部海域时迅速发展为超强台风。
从不起眼的热带云团到超强台风,“桑美”只用了短短4 天。
在8月10日17时25分,“桑美”在浙江苍南县苍南马站登陆。“桑美”登陆的那一刻,“桑美”暴怒了!
她将在海上所积蓄的能量全部爆发出来了!当天是农历七月十七,适逢农历七月天文大潮期,“桑美”在这天登陆,很有可能出现我们常说的风、雨、潮“三碰头”,破坏力极大。(最大潮出现在12点,桑美在5点25登陆,风暴潮威力没有完全的体现出来)昏天暗地,此时的苍南俨然成为了一个地狱!风在天地间呼啸着,雨从四面八方打来,温州鹤顶山风力发电站测得的81m/S阵风!海军护卫艇遭遇“桑美”,测风仪超出强度全部失灵,所有的测风仪都到达了上限75m/s!“桑美”很小的环流意味着巨大的气压梯度,苍南霞关16时左右录得气压963.6hpa ,16时30分录得气压938.2hpa, 那么半小时至少降压25.4hpa!海浪在狂风的推动下也变得疯狂,此时的避风塘在“桑美”强大的风暴潮的攻击下显得不堪一击,人们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处 境,在渔船上的人们纷纷逃离,避风塘内的渔船象一张纸那样被风所撕碎,一艘接一艘的沉没,很多人甚至在没来得及逃离的情况下随着渔船一起沉没!
狂风不单单让避风港里的渔船沉没,而且还让浙江省的沿海地区的电网完全瓦解!已知华东全网共出现四回五百千伏线路跳闸,六回二百二十千伏线路跳闸,三十二回一百一十千伏线路跳闸,浙江、福建各有一座二百二十千伏变电站全停。温州的苍南、泰顺、平阳三个县较大范围停电。
鳌江水位已达7.8米,超过警戒水位1.8米!南麂岛掀起十米巨浪!所谓的防风设施被狂风暴雨一件件的剥下,所有楼房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损坏,福鼎倒塌房屋8万多间,损坏房屋12-15万间。
“桑美”过后,苍南一片狼藉。在人们信赖的避风塘,近23%的船只沉没,树木被连根拔起的多不胜数。全市7万多口渔排网箱全部被毁;福鼎沿海20公里之内没有一间房屋幸免于难。
“桑美”于8月10日19时移入福建省福鼎市境内并减弱为强台风,10日21时减弱为台风,10日23时减弱为强热带风暴并穿过福建北部,7级风暴圈半径300公里,10级风暴圈半径100公里,11日2时减弱为热带风暴,11日5时中心气压为995百帕,近中心最大风力8级,即20m/s,11日9时减弱减弱为热带低压(弋阳县境内),11日16时移到新建县,12日凌晨从江西瑞昌移至湖北省阳新县,8月12日早上8时中央气象台停止编号。
“桑美”台风的主要特点
一、强度大
据历史资料显示,“桑美”登陆时的中心气压低于1956年第12号热带气旋“Wanda”(温黛)登陆时的923百帕,成为50多年来登陆我国大陆最强的台风。同时,“桑美”也成为我国台风强度重新分级后登陆的最强台风。
[2]“桑美”强度大,因此它登陆后,周围的风力特别大,它带来的区域性大风强度打破历史记录,登陆前后17级风圈半径达45公里。8月10日至12日,浙江沿海、福建北部沿海以及浙江南部和福建北部内陆大部地区出现了8~10级大风,其中浙江东南沿海和福建东北部沿海部分地区的风力有11~12级,局部地区风力达14~17级;福鼎市8月10日17~20时连续3小时阵风风速超过40米/秒。浙闽两省观测到的最大风速均打破了两省极大风速的历史记录。另外,江西东北部(包括鄱阳湖湖面)也出现了6~8级大风,局部地区风力达9级。
后来,温州鹤顶山风力发电站测得的81m/s的阵风记录被中国气象局承认,这也成了有确实记录来中国大陆地区的最大风速,足以可见超强台风“桑美”的强度。
二、雨量大
浙江省从10日5时开始降雨,,暴雨区主要集中在温州、台州地区,累计雨量大于100mm的站点有33个,大于200mm的有13个站点,大于300mm的有9个站点,大于350mm的有4个站点:分别是苍南昌禅466mm、金乡379mm、 玉苍山377mm、矾山369mm。截止10日20时,100mm以上降雨笼罩面积3512平方公里,200mm以上降雨笼罩面积为509平方公 里,300mm以上降雨笼罩面积为113平方公里。10日晚上,在“桑美”登陆时,温州有记录的过程最大增水是3.58米,实际最高的潮位是6米出头,与最后的潮位预测相差60厘米左右!
三、最“标准”的台风
“桑美”的移动路径在地图上能画出一条几乎笔直的斜线,直扑闽北浙南而来。它一路“疯长”,迅速发展成为风力不小于17级的超强台风,近中心最大风速达到惊人的60米/秒。“桑美”有几个特点:强度强,移动速度快,结构紧密,“个头”小但台风眼十分清晰。“桑美”具备了台风的一切显著特征,是十分“标准”的台风。
四、移动速度快
“桑美”于5日晚上在关岛东南方的洋面上生成之后,以25km/h的速度快速移动,并且成为超强台风后不久移速增大到30km/h。在整个台风生命史中,始终保持这种快速移动的台风并不太多见,特别是如此强的超强台风一直持续如此快速移动更为少见。
五、转移人数多
“桑美”登陆前,各地政府都进入了紧急状态。浙江省全省灾前转移989937人,其中温州转移509708人,台州转移285606人,丽水转移17216人,舟山转移25820人,宁波转移89480人,绍兴转移29409人,金华转移25002人,嘉兴转移1744人,湖州转移5952人。沿海地区回港避风船只共34313艘。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透露,“桑美”登陆点所属地温州此次人员转移人数已达到历年最多,远远超过2005年台风“麦莎”前转移的33万人。但是还是有很多渔民坚守着自己的家园,而这些渔民最后几乎全部遇难。
据了解,福建省安全转移人员56.9万人。
“桑美”台风的影响
浙江省
浙江省气象台于8月8日下午发布沿海台风黄色预警信号,晚上发出橙色信号并在8月10日晨7时发出红色信号;11时省防汛办基本确定在温州(苍南霞关—乐清湾两地间)登陆。
温州市已在8月10日早上分别发出台风(7点)与风暴潮(11点)红色预警讯号;截至8月10日17时,宁波、温州、台州、丽水、舟山、嘉兴、金华、湖州等9个沿海地区已转移危险地带人员989,937人,回港避风船只共33,727艘。
桑美登陆温州市苍南县,为该县带来重大破坏,18日晚省防汛防旱指挥部统计死亡193人,失踪11人。18个县(市、区)的325个镇受灾254.9万人,倒塌房屋3万9千间,经济损失127.37亿元。
苍南县平均雨量超过300毫米,千多间屋倒塌,四成乡镇(大部分为沿海城镇与苍南、泰顺等登陆地区)电话通讯中断,影响地区并出现大面积停电,30万亩稻田淹浸。其中金乡镇河尾洋村一幢钢筋混凝土两层房10日下午5点左右塌下,屋内47名村民41名死亡。
陆路交通方面,56条公路因水淹、塌方、结构损坏和局部路基冲毁而一度中断,集中在温州及丽水地区。截至8月11日11时仍有48条仍未恢复交通。
苍南县的供电服务于8月31日全面恢复正常。
江西省
10日10时开始24小时统计,省内有6个县市出现7至8级大风,上饶、鹰潭、抚州三市出现小到中雨,局部大到暴雨,金溪、资溪出现大暴雨。同时间雨量以抚州市金溪县何源140.2毫米最大,全省有15个站点6小时雨量超过50毫米。
8月11日统计全省各水运港口(上饶、南昌、九江等湖滨市县)共停运航班482艘次,回港避风船只4423艘;转移人口3万余人。
南昌进贤县因灾2人死亡1人伤。商品粮生产基地的抚川市临川区、金溪县、资溪县等5县与南昌市遭受了严重洪灾。临川区11日9至13时雨量达200毫米,南昌县广福镇6小时高达218毫米,为数十年未遇暴雨。抚川市几乎所有陆地被水淹没,周边200万亩中晚稻都被淹,金溪几乎所有水库渠道被冲毁。
8月11日不完全统计,全省抚州、宜春、南昌、上饶等4市18个县(市)161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98万人,倒塌房屋566间,农作物受灾70万亩,绝收57000亩,直接经济总损失3.48亿元。
福建
据福建省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3日18时统计,省内14个县市、164个乡镇受灾,死亡233人,失踪144人,受灾人口145.52万人,倒塌房屋3.27万间,农作物受灾6.88万公顷,成灾4.423万公顷,直接经济总损失63.57亿元,其中水利设施7.86亿元。
福鼎市17个乡镇普遍受灾,受灾人口43.5万,转移15万人口;有1万多间民房被摧毁,另8万多间民房部分受损,全市7万多口渔排网箱全部被毁,全市损失31亿元;全市2600多艘渔船沉没600多艘。
福鼎、霞浦、柘荣、福安、宁德市区因线路跳闸引致大面积停电,福鼎市、柘荣县供电全停。福鼎市内建于唐朝咸通元年之佛教名寺资国寺,其20多间木结构建筑几乎全部倒塌。
陆路交通方面,同三高速公路福州通往福鼎段已关闭,宁德市对外交通停止。航空方面长乐机场13个进港航班、12个出港航班被迫取消,直到11日上午航班才全部恢复。海航方面,福州港、福州马尾琅岐码头停航,马尾─马祖“两马”航线停运。
死亡之港
福鼎沙埕港是福建著名港口,港口从进海口延伸近百里一直到福鼎市,两边是山。沙埕镇人很自豪地认为它是世界上少有的避风良港,但凡有台风,闽东浙南地区甚 至台湾的渔船都来这里避风,从来没有出过事。面对“桑美”登陆,这里的渔民们起初并没有惊慌。然而,这次要来的17级台风,谁都没有见过,也无法想像它的 威力。
沙埕镇镇长廖天生介绍,在台风来临前,沙埕港共有万多艘在近海作业的外地与本地渔船避风。然而很多渔民仍留在进港避风的渔船上。这里的许多渔民都习惯守在船上开机避风。桑美登陆时风力达到17级,出乎很多人意料,故造成数以千计的渔船沉没和毁坏,许多人因此死亡或失踪。
沙埕镇镇长在8月13日中午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是次风灾有1万多艘船在沙埕镇所属的沙埕港避风,1000多艘船只被损坏,留在船上的船员和渔民死亡、失踪较多。截至8月13日22时在沙埕港海难发现97具遗体,其中27具属外地无法确认身份。
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表示从8月12日上午开始,在沙埕港海域进行海上大搜救,并组织沿岸群众协助观察,要求一旦有搜救 对象立即向当地政府报告。8月14日开始驻闽海军派出四艘舰艇主动配合福鼎市政府参与搜救工作,至8月14日22时统计,在沙埕港海域搜救到148具尸 体,其中福鼎籍57人,霞浦籍22人,外地无法确认身份的69人。但在8月14日中午新华社发的稿件称:同一截止时间,福鼎市遇难人员上升到178人,其 中打捞上岸的海上遇难人员155人,另还有94人失踪,并声称“这是福鼎市政府对外公布的最新资料”此稿件的海上遇难人数与早上中新社之口有些微出入;该 稿件并引述福鼎市副市长、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蔡梅森介绍说,仅8月14日一天在沙埕港海域就打捞出59具遗体。
而至8月21日20时,福鼎市政府表示死亡人数已提升至219人,其中打捞上岸的海上遇难人员190人(其中福鼎籍76人,外县和未确定身份的114人),陆上遇难28人,另有72人失踪,仍有94具尸体无人认领。
而宁德市民政局截至17日12点的死亡人数是227人(其中已确定为本市身份的128人,无法确定身份的99人)宁德市因灾失踪人口157人。要注意的是同稿中还称据宁德市下辖的福鼎市提供截至8月16日22时,福鼎市海难遇难人数是208人,其中打捞上岸的海上遇难人员180人。
由于“桑美”给我国浙闽地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007年11月在中国澳门举行的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第40届会议上,决定让“桑美”这个名字退役,由“山神”取代其命名序列,而“桑美”则作为2006年第8号台风的专名列入史册。
2008年10月,一部以“桑美”为题材的电影《超强台风》在大陆上映,再次将人们带回到那场惊心动魄的大灾难中。影片中一位气象专家最后总结说:“这不是我们和台风的赌博,而是人类向大自然学习的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