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偏低对人体的影响
人们生活在自然界里,气温每时每刻都在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及一切活动。冬季里的低气温对人体健康都有哪些影响呢?
气温低,会消耗体内细胞的储备。冬季,气温下降,在低温环境中,人体为了保持肌体的热量平衡,组织代谢加强,氧气的需要量增加。如果不能满足上述条件,则人体就会消耗体内细胞的储备,从而造成人体组织发生一些不良的现象。
气温很低,人体血管容易变硬变脆。在冬季室外气温很低时中老年人要特别注意增衣保暖,早晨气温最低时应推迟室外晨练的时间,以免因气温过低造成血管破裂而导致生命危险。
气温低,会影响人体对营养的吸收。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热量需求委员会调查,当外界气温比标准气温10℃(温带地区的年平均气温)每升高10℃时,人体对热量的摄取量要减少5%;当外界气温比标准气温下降10℃时,人体对热量的摄取量要增加5%。由此可见,人体对营养的摄取量与气温关系很大。此外,气温的高低还影响到人体对维生素、食盐的摄取量。
冬季,气温明显下降,室外气温平均都在10℃以下,寒冬时节气温则低于0℃。此时人们热量消耗很大,人们的食欲也大大提高。因此,这时人们应多吃高蛋白的动物型食物及豆类食品,及时补充人体所需。
上一篇:气温骤降易诱发青光眼
下一篇:天气预报中的降水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