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网 >> 天气 >> 天气常识 >> 常识 >> 秋分的“三候”是哪三候?

秋分的“三候”是哪三候?

  秋分在每年公历的9月22日,23日或24日,为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

  地球上距赤道越远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获得的太阳光热能越少。一般北半球九、十、十一月是秋季,南半球是春季。对于中国所在半球,即北半球而言,南半球正与此相反。即南半球9月23日前后是春分日,3月23日前后是秋分日。秋分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秋分所在的日子就是秋分日。

  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意思是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具体意思如下:

  雷始收声:鲍氏曰:雷,二月阳中发声,八月阴中收声,入地则万物随入也。

  蛰虫培户:淘瓦之泥曰坏,细泥也,按《礼记》注曰:坏,益其蛰穴之户,使通明处稍小,至寒甚,乃??塞之也。

  水始涸:《礼记》注曰:“水本气之所为”,春夏气至,故长,秋冬气返,故涸也。

  

资讯分类

出行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