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 宋词 元曲 近代诗 文言文 写景的古诗 论语 诗经 孙子兵法 爱国的诗句 李白 杜甫
当前位置:查字典>>诗词>>赵嘏

赵嘏

  嘏尝家于浙西,有美姬,嘏甚溺惑。洎计偕,以其母所阻,遂不携去。会中元为鹤林之游,浙帅(不知姓名)窥之,遂为其人奄有。明年,嘏及第,因以一绝箴之曰:“寂寞堂前日又曛,阳台去作不归云。当时闻说沙吒利,今日青娥属使君。”浙帅不自安,遣一介归之于嘏。嘏时方出关,途次横水驿,见兜舁人马甚盛,偶讯其左右,对曰:"浙西尚书差送新及第赵先辈娘子入京。"姬在舁中亦认嘏,嘏下马揭帘视之,姬抱嘏恸哭而卒,遂葬于横水之阳。(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五)
  《长安秋望》诗云:“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当时人诵咏之,以为佳作,遂有“赵倚楼”之目。又有《长安月夜与友人话归故山》诗云:“杨柳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在雁初飞。”亦不减“倚楼”之句。至于《献李仆射》诗云:“新诺似山无力负,旧恩如水满身流。”则谬矣。(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四)
  嘏字承祐,山阳人,会昌二年郑言榜进士。大中中,仕为渭南尉。一时名士大夫极称道之。卑宦颇不如意。宣宗雅知其名,因问宰相:“赵嘏诗人,曾为好官否?可取其诗进来。”读其诗,首题秦诗云:“徒知六国随斤斧,莫有群儒定是非。”上不悦,事寝。嘏尝早秋赋诗曰:“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杜牧之呼为“赵倚楼”,赏叹之也。又初有诗,落句云:“早晚粗酬身事了,水边归去一闲人。”仕途屹兀,岂其谶也?嘏豪迈爽达,多陪接卿相,出入馆阁,如亲属。然能以书生,令远近知重。所谓“一日名动京师,三日传满天下”,有自来矣。命沾仙尉,追踪梅市,亦不恶耳。先嘏家浙西,有美姬溺爱,及计偕,留侍母。会中元游鹤林寺,浙帅窥见悦之,夺归。明年嘏及第,自伤赋诗曰:“寂寞堂前日又曛,阳台去作不归云。当时闻说沙吒利,今日青娥属使君。”帅闻之,殊惨惨,遣介送姬入长安。时嘏方出关,途次横水驿,于马上相遇,姬因抱嘏痛哭,信宿而卒,遂葬于横水之阳。嘏思慕不已,临终目有所见,时方四十余。今有《渭南集》;及编年诗二卷,悉取十三代史事迹,自始生至百岁,岁赋一首、二首,总得一百一十章,今并行于世。(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七)
  赵嘏,字承祐,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存诗二百多首,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赵嘏“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唐人称壮而苏以为寒俭。杨蟠“八十丈虹晴卧影,一千顷玉碧无瑕”,宋人推壮而欧以为粗豪。二公虽此道未彻,此等议论自具眼。然粗豪易见,寒俭难知,学者细思之。(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五)
  赵渭南嘏才笔欲横,故五字即窘,而七字能拓。蘸毫浓,揭响满,为稳于牧之,厚于用晦(许浑)。若加以清英,砭其肥痴,取冠晚调不难矣。为惜“倚楼”只句摘赏,掩其平生。(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八)
  嘏颇有诗名,不拘小节。饮中赠歌者曰:“倚风无处过梁尘、雅乐清歌日日新。来值汉廷花欲尽,一声留得万家春。”后因酒失悔过,以诗上歙州府曰:“叶覆清溪艳艳红,路横秋色马嘶凤。犹携一榼郡斋酒,倾对青山忆谢公。”(清·孙涛《全唐诗话续编》卷上)
  许丁卯(浑)五律,在杜牧之下,温岐之上。固知此事不尽关涂泽也。七律亦较温清迥矣。赵嘏五七律,亦皆清迥,许之匹也。(清·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二)
上一篇: 朱淑真 下一篇: 朱弁

网友关注

诗词搜索

古诗词大家

诗仙 诗圣 诗王 诗鬼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李贺
帝王也风骚
毛泽东李世民武则天 刘邦刘彻 乾隆
诗骨 诗杰 诗狂 诗家天子
陈子昂 王勃 贺知章 王昌龄
诗佛 诗囚 诗奴 诗豪
王维 孟郊 贾岛 刘禹锡
词妖
李清照李义辛弃疾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唐宋八大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
小李杜
李商隐杜牧
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
明代三大才子
徐渭解缙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