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 宋词 元曲 近代诗 文言文 写景的古诗 论语 诗经 孙子兵法 爱国的诗句 李白 杜甫
当前位置:查字典>>诗词>>叶燮

叶燮

  叶燮在游学过程中,对当时诗坛盛行的刻板的摹拟和复古之风十分不满,为了宣扬自己的诗歌理想,回到横山后,叶燮在住所辟出房屋,招收学生,设馆授徒,系统教授自己的诗学观点,讲解诗歌理论,指导诗歌创作。在教学中,叶燮以杜甫、韩愈和苏轼三家的诗作为教材,叶燮认为这三家都体现了创新和求变,是影响其后诗风的代表人物。三家中,叶燮最推崇杜甫,除了感怀其身世遭际和史诗般的纪实风格,更重要的是杜诗中的创新,叶燮认为杜甫的诗包源流、综正变,前人诗歌的优秀品质,“甫诗无一不备,然出于甫,皆甫之诗,无一字为前人之诗也”。

  叶燮以杜甫为楷模,学习大师们创作的“自命处”,根据具体实事,自抒胸臆,因情而文。叶燮对自己的诗歌创作颇自负,对学生们训诲说:“我诗于酬答往还或小小赋物,了无异人。若登临凭吊,包纳古今,遭谗遇变,哀怨幽噫,一吐其胸中所欲言与众人所不能言不敢言,虽前贤在侧,未敢多让。” 当时从叶燮学诗的人很多,其中沈德潜、叶长扬、张锡祚、薛雪等后来都成为一时名士。

  张锡祚(1672-1724,又名永夫),木渎人,生活贫苦,为人高洁,气节高尚,诗才横溢,后来穷饿而死,其墓葬灵岩山下(即再来人墓)。

  薛雪(1861-1770),字生白,号“一瓢”,清通医学,与当时名医叶天士齐名,有《一瓢诗话》等作品传世,论诗继承叶燮的主张。

  叶燮的学生中,成就与影响最大的要数沈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

  沈德潜少有才学,大器晚成,67岁才中进士,翰林院编修,授尚书衔,得到乾隆皇帝赏识,称为“江南老名士”,特许沈建立生祠,亲书“诗坛耆硕”之匾,死时,乾隆还为其写了挽诗。沈德潜著作等身,其诗学著作《说诗晬语》,大多引叶燮的观点,就是不曾明言是叶燮的言论,亦多暗袭叶燮的说教。《说诗晬语》不成系统,但其地位使其影响比叶燮要大,也使叶燮的思想得到广为传播。

  沈德潜后被尊为“乾嘉诗坛托塔天王”,连叶燮的对手汪琬也不得不感叹“横山门下,尚有诗人”。

  叶燮的学生中还有侄子叶舒崇(四兄四侗之子),舒崇九岁丧父,由叶燮抚养长大,康熙十五年进士,授官中书舍人,但舒崇也不幸早夭,死时仅三十多岁。舒崇得叶燮亲授,才名享誉文坛,与叶燮并称,有“大阮小阮”之目,其流虹桥(位于松陵镇)轶事在文坛传为佳话,王士禛、朱彝尊等人均有诗词以记。

上一篇: 姚鼐 下一篇: 尤侗

叶燮作品

网友关注

诗词搜索

古诗词大家

诗仙 诗圣 诗王 诗鬼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李贺
帝王也风骚
毛泽东李世民武则天 刘邦刘彻 乾隆
诗骨 诗杰 诗狂 诗家天子
陈子昂 王勃 贺知章 王昌龄
诗佛 诗囚 诗奴 诗豪
王维 孟郊 贾岛 刘禹锡
词妖
李清照李义辛弃疾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唐宋八大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
小李杜
李商隐杜牧
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
明代三大才子
徐渭解缙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