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朱:战国时期哲学家,主张"人人不损一毫"
杨章:弘农人,秦朝华阴侯
杨敞:弘农人,西汉丞相
杨震:弘农人,东汉太尉,为官清廉,四世三公。
杨玉环 (杨贵妃):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又名杨太真,是唐玄宗的贵妃,又称杨贵妃。她体态丰腴,肌肤细嫩,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美人之一。起初嫁给唐玄宗的儿子李瑁为妃,后因为美貌被唐玄宗召进宫中,封为贵妃,深受宠爱。杨氏一家因此而显贵,堂兄杨国忠操纵朝政,败坏政事。756年,唐玄宗逃到马嵬驿,兵士哗变,杨贵妃被迫自缢而死。
杨利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大学文化,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大校军衔。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
杨修:汉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杨坚:弘农人,南北朝时北周柱国。西元581年周静帝禅让帝位,建立隋朝。励精图治,改革兵制,于西元589年灭陈,结束了自汉末三国以来400余年的分裂局面。
杨广:隋文帝杨坚的次子。战功显赫,开凿大运河,创立科举制,驾驭辽东,通西域。
杨 炯:弘农华阴人,初唐四杰排名第二,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于显庆四年(659年)举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补校书郎,累迁詹事司直。武后垂拱元年(685年)坐从祖弟杨神让参与徐敬业起兵,出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迁盈川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官。世称杨盈川。《旧唐书》本传谓其有文集30卷,《郡斋读书志》著录《盈川集》20卷,今均不传。明万历中童□搜辑汇编有《盈川集》10卷,附录1卷。崇祯间张燮重辑为13卷。其诗尤以描写军事题材的边塞诗影响最大,有《杨炯集》传世。
杨行密 (852~905):字化源。五代吴国开国君主。庐州合肥人。少为群盗,占据庐州,唐昭宗拜为淮南节度使,封吴王,悉有淮南江东地,在位十五年。后其子溥称帝,追尊为太祖武皇帝。
杨业 :宋朝麟州人。初事北汉,骁勇善战,赐姓刘,名继业。北汉亡,归宋,刺代州,积功迁云州观察使,后潘美以忠武军节度使北征,业副之,连拔应、寰、朔各州。会契丹国母萧氏率众南下,复陷寰州,业等在朔州,蔚州刺史王侁等逼业赴敌,既战而败,援兵不至,力竭被擒,不食三日死。后杨氏几代杨延昭, 杨文广一直为北宋王朝捍卫疆土,杨家将的忠勇事为后人传诵。
杨延昭:民间俗称“杨六郎”,杨业之子,久经沙场,智勇兼备,防守边关20余年,因操劳过度,57岁时死于军前。
杨秀清 (?~1856):原名嗣龙,清朝广西桂平人。因与洪秀全约为兄弟,故改名秀清。与秀全同起事,屡败清兵,封东王,太平军号令几全出自秀清,权势颇盛,故世并称洪杨,后为韦昌辉所杀。
杨深秀:(1849-1898):清末维新变法人士。字漪村或仪村,山西闻喜人。光绪进士,精通中西数学。授刑部主事,累迁郎中,后授山东道监察御史。1898年3月,与宋伯鲁等在北京成立关学会,又列名保国会。6月上疏请定国是,弹劾礼部尚书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许应騤阻挠新政事。维新派湖南巡抚陈宝箴被人胁制时,他上疏辩护。戊戌政变中,不避艰危,援引古义,请慈禧撤帘归政,遂遇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有《杨漪村侍御奏稿》、《虚声堂诗抄》、《闻喜县新志》。其狱中诗为世人所传诵。
杨虎城:陆军上将
杨虎:上将,上海警备司令
杨振宁:(1922~):安徽合肥人。华裔美籍物理学家,西南联合大学毕业,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曾任芝加哥大学讲师、普林斯顿近代物理研究院研究员。一九五七年与李政道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尚昆:前中国国家主席。
杨一辰 山东金乡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建立后,任中共广州市委第二书记,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组织部部长、第一书记,国务院农产品采购部部长、城市服务部部长、第二商业部部长,商业部部长,1958年5月,被增选为中共八届中央候补委员,是年冬,任青海省商业厅厅长。1961年1月,任河北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等职。“文化大革命”中遭四人帮迫害被关押。1980年1月,经中共中央批准,彻底平反。随后任河南省副省长,是年因病去世。
杨广威 广东茂名人,
地望分布:大中华地区,乃至海外,主要有河南弘农郡,甘肃天水郡,河南河内郡。
杨姓家谱文献目录
《弘农杨氏重修房谱》
20世纪80年代初发现于福建明溪,为宋代著名学者杨时房谱。该谱除世系传记外,还汇编了有关杨时的诰封敕令及杨龟山年谱、画像及龟山故里图。该谱藏于明溪县龟山乡杨时直系 23代后裔家中。
《墨杨氏家乘》
有清至民国续修刊本及排印本。该谱除详列世系外,有《祭法》一篇,记叙元旦大祭等家族仪式及规程较详,对杨氏族人的定婚许字,丧仪葬礼等也有一定之规。民国二十五年(公元工936年)排印本所载杨(王介)《家法》条规较细。
《武林杨氏宗谱》
有民国年间抄本复印件。该谱卷l为杨氏《祭规》,订于清乾隆年间,共22条,前面数条为先祖遗规,以后为族众同订。谱中所记宗族支派及世系甚详。
《民国黄梅杨氏宗谱》
该谱托为杨业宗谱,所载祖宗世系多据民间传说故事以编制,世系谬乱,人物真伪不分。
《咸丰平越杨氏重修小宗祠谱》
清杨裕深重修,刊本。
《杨氏谱书》
民国时期杨锡绶等续修。该谱包括序及世系等内容。吉林永吉杨氏为满族,谱序称原为汉人,康熙年间由山东登州莱阳县迁居永吉州地方,后人吉林鸟枪营镶黄旗汉军。谱载始迁祖杨荣,至今传14世。该谱为了解东北杨姓迁人情况提供了线索。
《杨氏族谱》
该谱为辽宁岫岩满族易穆查氏族谱,光绪二十四年(公元 1898年)立谱。参与修谱者有杨伟、杨春静、杨恒荣等。谱中排列族中先人名讳年庚、长幼次序,并注明迁居他方的族人的居住地、支派及子孙繁衍情况。对族中先人事迹略有考实。了解易穆查氏的改从杨姓,该谱提供了重要依据。
《杨氏族谱》
贵州天柱蓝田镇杨氏族谱。1930年杨正光录,杨恩培藏。封面标明“四知堂第”。谱序谓由南昌府丰城县迁来,至修谱时已历 2l世,至收藏者为23世。谱中载字派三种,略有不同,反映由于分房带来一定变化。
《杨氏族谱》
贵州独山杨一诚草创,杨祖芳重修,亦托为弘农杨氏支系。该谱包括序文三篇、世系表及重要人物小传等内容。谱载先祖杨春为明末人,由江西来黔贸易,卜居独山,至修谱时传13世。该谱为木刻本。
《杨氏谱系》
黔西彝族杨氏谱,杨氏后裔于民国年间据彝文谱纂修。该谱包括源流、世系、彝汉文对照乌蒙世系、各家支世次及夷字释略等内容。谱至始祖迄修谱达73代,唯中间有阙佚。该杨氏世居黔西,明末改土归流,始从汉姓。该谱为研究黔西杨氏源流的重要文献。
《杨氏家谱史》
贵州桐梓杨修礼、杨修国等,1990年据旧谱及其他文献编纂。修谱人称为播州杨氏土司始祖杨端第44代孙。谱分三卷,内容较为丰富,重要者有世次记、碑记、姓氏来源、世系源流、谱系、名宦词、人物事迹、仕居分派史、承续总歌及注解、正宗源流等。该谱自杨端往上溯48代,谬悠难信;白杨端始谱至今历47代。该谱为铅印本。
《弘农杨氏宗谱(残)》
始修于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咸丰初年杨月三等续修。据谱可知杨月三之族散居于安徽合肥、庐州等处。该谱为刻本。
《杨氏家谱》
民国杨芝田编,该谱始修于明万历年间,至杨芝田已为五修。据谱可知杨芝田之族散居山东临沂、沂州等地。该谱为石印本。
《衡湘杨氏族谱》
清杨世准修。谱中称其堂第为“清白堂”,认为弘农支系。据谱可知杨世准之族散居湖南衡阳、湘乡等地。该谱为刻本。
《杨氏列代世系表》
民国杨培志编。该谱为铅印本,除世系表外,附坟墓祭祀一览表。
杨氏宗谱(残)据残卷可知谱主为重庆开州人,世系不全。
《宁都城东郁公派族谱》
《宁都杨氏族谱》
《宏农杨氏宗谱》
《杨氏铜城族谱》
《郴州杨氏十修族谱》
《蓝山杨氏族谱》
《草塘杨氏七修族谱》
《卧龙杨氏四修宗谱》
《济邑梅川杨氏宗谱》(乾隆三十六年修)
杨玉清、杨兴韶主编的《丰顺杨氏九修族谱》
《靖州杨氏宗谱》
《杨凝式家谱》
《杨氏血脉谱》
《杨氏家谱状并墓记》
《杨氏支分谱》
《杨氏谱》
《杨愔(yīn)家传》
《杨氏家乘》
《宏(弘)农杨氏重修房谱》
《咸丰平越杨氏小宗祠谱》
江西《宜春北关五甲杨氏支谱》
山东《即墨杨氏家乘》
家谱文件
杨姓字辈 杨姓字辈:
民国十二年 (1923年)杨姓重新立宗续谱字辈:
登、成、永、宏、福、生、考、义、和、平十字排辈为序。
近代杨贵德等在桐梓县娄山关镇虎峰山杨价崇德庙开会讨论百字谱:
弘农俊杰英、荣华泽祥祯、文武科举锦、福禄宁康兴、太师忠书令、唐宋才嘉兵、汉隋相尉权、崇德怀仁君、兰桂照辉映、侯州尽雄伟、盛海波涛涌、觉理冲凌云、启后继乾坤、慎思贵富民、树以成良言、勋著永绵传、严洁孝顺模、喜庆辅龙腾、昌发山西籍、源远承家业。后修改为:三知承俊杰、荣华泽祥祯、汉隋相尉才、盛德怀仁君、文武科举锦、唐宋建奇勋、太师奉旨令、侯州忆雄英、沧海波涛涌、虎跃起龙腾、满门忠烈鼎、丰功壮凌云、慎思传清白、后裔靖康宁、兰桂照辉映、福禄显家声、昭著千秋范、源远伟业兴、廉洁行孝顺、继发晋乾坤。
杨章:弘农人,秦朝华阴侯
杨敞:弘农人,西汉丞相
杨震:弘农人,东汉太尉,为官清廉,四世三公。
杨玉环 (杨贵妃):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又名杨太真,是唐玄宗的贵妃,又称杨贵妃。她体态丰腴,肌肤细嫩,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美人之一。起初嫁给唐玄宗的儿子李瑁为妃,后因为美貌被唐玄宗召进宫中,封为贵妃,深受宠爱。杨氏一家因此而显贵,堂兄杨国忠操纵朝政,败坏政事。756年,唐玄宗逃到马嵬驿,兵士哗变,杨贵妃被迫自缢而死。
杨利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大学文化,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大校军衔。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
杨修:汉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杨坚:弘农人,南北朝时北周柱国。西元581年周静帝禅让帝位,建立隋朝。励精图治,改革兵制,于西元589年灭陈,结束了自汉末三国以来400余年的分裂局面。
杨广:隋文帝杨坚的次子。战功显赫,开凿大运河,创立科举制,驾驭辽东,通西域。
杨 炯:弘农华阴人,初唐四杰排名第二,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于显庆四年(659年)举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补校书郎,累迁詹事司直。武后垂拱元年(685年)坐从祖弟杨神让参与徐敬业起兵,出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迁盈川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官。世称杨盈川。《旧唐书》本传谓其有文集30卷,《郡斋读书志》著录《盈川集》20卷,今均不传。明万历中童□搜辑汇编有《盈川集》10卷,附录1卷。崇祯间张燮重辑为13卷。其诗尤以描写军事题材的边塞诗影响最大,有《杨炯集》传世。
杨行密 (852~905):字化源。五代吴国开国君主。庐州合肥人。少为群盗,占据庐州,唐昭宗拜为淮南节度使,封吴王,悉有淮南江东地,在位十五年。后其子溥称帝,追尊为太祖武皇帝。
杨业 :宋朝麟州人。初事北汉,骁勇善战,赐姓刘,名继业。北汉亡,归宋,刺代州,积功迁云州观察使,后潘美以忠武军节度使北征,业副之,连拔应、寰、朔各州。会契丹国母萧氏率众南下,复陷寰州,业等在朔州,蔚州刺史王侁等逼业赴敌,既战而败,援兵不至,力竭被擒,不食三日死。后杨氏几代杨延昭, 杨文广一直为北宋王朝捍卫疆土,杨家将的忠勇事为后人传诵。
杨延昭:民间俗称“杨六郎”,杨业之子,久经沙场,智勇兼备,防守边关20余年,因操劳过度,57岁时死于军前。
杨秀清 (?~1856):原名嗣龙,清朝广西桂平人。因与洪秀全约为兄弟,故改名秀清。与秀全同起事,屡败清兵,封东王,太平军号令几全出自秀清,权势颇盛,故世并称洪杨,后为韦昌辉所杀。
杨深秀:(1849-1898):清末维新变法人士。字漪村或仪村,山西闻喜人。光绪进士,精通中西数学。授刑部主事,累迁郎中,后授山东道监察御史。1898年3月,与宋伯鲁等在北京成立关学会,又列名保国会。6月上疏请定国是,弹劾礼部尚书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许应騤阻挠新政事。维新派湖南巡抚陈宝箴被人胁制时,他上疏辩护。戊戌政变中,不避艰危,援引古义,请慈禧撤帘归政,遂遇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有《杨漪村侍御奏稿》、《虚声堂诗抄》、《闻喜县新志》。其狱中诗为世人所传诵。
杨虎城:陆军上将
杨虎:上将,上海警备司令
杨振宁:(1922~):安徽合肥人。华裔美籍物理学家,西南联合大学毕业,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曾任芝加哥大学讲师、普林斯顿近代物理研究院研究员。一九五七年与李政道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尚昆:前中国国家主席。
杨一辰 山东金乡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建立后,任中共广州市委第二书记,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组织部部长、第一书记,国务院农产品采购部部长、城市服务部部长、第二商业部部长,商业部部长,1958年5月,被增选为中共八届中央候补委员,是年冬,任青海省商业厅厅长。1961年1月,任河北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等职。“文化大革命”中遭四人帮迫害被关押。1980年1月,经中共中央批准,彻底平反。随后任河南省副省长,是年因病去世。
杨广威 广东茂名人,
地望分布:大中华地区,乃至海外,主要有河南弘农郡,甘肃天水郡,河南河内郡。
杨姓家谱文献目录
《弘农杨氏重修房谱》
20世纪80年代初发现于福建明溪,为宋代著名学者杨时房谱。该谱除世系传记外,还汇编了有关杨时的诰封敕令及杨龟山年谱、画像及龟山故里图。该谱藏于明溪县龟山乡杨时直系 23代后裔家中。
《墨杨氏家乘》
有清至民国续修刊本及排印本。该谱除详列世系外,有《祭法》一篇,记叙元旦大祭等家族仪式及规程较详,对杨氏族人的定婚许字,丧仪葬礼等也有一定之规。民国二十五年(公元工936年)排印本所载杨(王介)《家法》条规较细。
《武林杨氏宗谱》
有民国年间抄本复印件。该谱卷l为杨氏《祭规》,订于清乾隆年间,共22条,前面数条为先祖遗规,以后为族众同订。谱中所记宗族支派及世系甚详。
《民国黄梅杨氏宗谱》
该谱托为杨业宗谱,所载祖宗世系多据民间传说故事以编制,世系谬乱,人物真伪不分。
《咸丰平越杨氏重修小宗祠谱》
清杨裕深重修,刊本。
《杨氏谱书》
民国时期杨锡绶等续修。该谱包括序及世系等内容。吉林永吉杨氏为满族,谱序称原为汉人,康熙年间由山东登州莱阳县迁居永吉州地方,后人吉林鸟枪营镶黄旗汉军。谱载始迁祖杨荣,至今传14世。该谱为了解东北杨姓迁人情况提供了线索。
《杨氏族谱》
该谱为辽宁岫岩满族易穆查氏族谱,光绪二十四年(公元 1898年)立谱。参与修谱者有杨伟、杨春静、杨恒荣等。谱中排列族中先人名讳年庚、长幼次序,并注明迁居他方的族人的居住地、支派及子孙繁衍情况。对族中先人事迹略有考实。了解易穆查氏的改从杨姓,该谱提供了重要依据。
《杨氏族谱》
贵州天柱蓝田镇杨氏族谱。1930年杨正光录,杨恩培藏。封面标明“四知堂第”。谱序谓由南昌府丰城县迁来,至修谱时已历 2l世,至收藏者为23世。谱中载字派三种,略有不同,反映由于分房带来一定变化。
《杨氏族谱》
贵州独山杨一诚草创,杨祖芳重修,亦托为弘农杨氏支系。该谱包括序文三篇、世系表及重要人物小传等内容。谱载先祖杨春为明末人,由江西来黔贸易,卜居独山,至修谱时传13世。该谱为木刻本。
《杨氏谱系》
黔西彝族杨氏谱,杨氏后裔于民国年间据彝文谱纂修。该谱包括源流、世系、彝汉文对照乌蒙世系、各家支世次及夷字释略等内容。谱至始祖迄修谱达73代,唯中间有阙佚。该杨氏世居黔西,明末改土归流,始从汉姓。该谱为研究黔西杨氏源流的重要文献。
《杨氏家谱史》
贵州桐梓杨修礼、杨修国等,1990年据旧谱及其他文献编纂。修谱人称为播州杨氏土司始祖杨端第44代孙。谱分三卷,内容较为丰富,重要者有世次记、碑记、姓氏来源、世系源流、谱系、名宦词、人物事迹、仕居分派史、承续总歌及注解、正宗源流等。该谱自杨端往上溯48代,谬悠难信;白杨端始谱至今历47代。该谱为铅印本。
《弘农杨氏宗谱(残)》
始修于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咸丰初年杨月三等续修。据谱可知杨月三之族散居于安徽合肥、庐州等处。该谱为刻本。
《杨氏家谱》
民国杨芝田编,该谱始修于明万历年间,至杨芝田已为五修。据谱可知杨芝田之族散居山东临沂、沂州等地。该谱为石印本。
《衡湘杨氏族谱》
清杨世准修。谱中称其堂第为“清白堂”,认为弘农支系。据谱可知杨世准之族散居湖南衡阳、湘乡等地。该谱为刻本。
《杨氏列代世系表》
民国杨培志编。该谱为铅印本,除世系表外,附坟墓祭祀一览表。
杨氏宗谱(残)据残卷可知谱主为重庆开州人,世系不全。
《宁都城东郁公派族谱》
《宁都杨氏族谱》
《宏农杨氏宗谱》
《杨氏铜城族谱》
《郴州杨氏十修族谱》
《蓝山杨氏族谱》
《草塘杨氏七修族谱》
《卧龙杨氏四修宗谱》
《济邑梅川杨氏宗谱》(乾隆三十六年修)
杨玉清、杨兴韶主编的《丰顺杨氏九修族谱》
《靖州杨氏宗谱》
《杨凝式家谱》
《杨氏血脉谱》
《杨氏家谱状并墓记》
《杨氏支分谱》
《杨氏谱》
《杨愔(yīn)家传》
《杨氏家乘》
《宏(弘)农杨氏重修房谱》
《咸丰平越杨氏小宗祠谱》
江西《宜春北关五甲杨氏支谱》
山东《即墨杨氏家乘》
家谱文件
杨姓字辈 杨姓字辈:
民国十二年 (1923年)杨姓重新立宗续谱字辈:
登、成、永、宏、福、生、考、义、和、平十字排辈为序。
近代杨贵德等在桐梓县娄山关镇虎峰山杨价崇德庙开会讨论百字谱:
弘农俊杰英、荣华泽祥祯、文武科举锦、福禄宁康兴、太师忠书令、唐宋才嘉兵、汉隋相尉权、崇德怀仁君、兰桂照辉映、侯州尽雄伟、盛海波涛涌、觉理冲凌云、启后继乾坤、慎思贵富民、树以成良言、勋著永绵传、严洁孝顺模、喜庆辅龙腾、昌发山西籍、源远承家业。后修改为:三知承俊杰、荣华泽祥祯、汉隋相尉才、盛德怀仁君、文武科举锦、唐宋建奇勋、太师奉旨令、侯州忆雄英、沧海波涛涌、虎跃起龙腾、满门忠烈鼎、丰功壮凌云、慎思传清白、后裔靖康宁、兰桂照辉映、福禄显家声、昭著千秋范、源远伟业兴、廉洁行孝顺、继发晋乾坤。
上一篇: 杨凝 | 下一篇: 尹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