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 宋词 元曲 近代诗 文言文 写景的古诗 论语 诗经 孙子兵法 爱国的诗句 李白 杜甫
当前位置:查字典>>诗词>>杨慎

杨慎

  伟大哲人,民族功臣杨慎
  杨升庵是著名的学者,诗人和文学家,对哲学,史学,天文,地理,医学,生物,金石,书画,音乐,戏剧,宗教,语言,民俗,民族等学科都有极深的造诣.他一生博学多闻,著作达四百余种.《明史.杨慎传》称:"明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推慎第一."
  但杨升庵先生一生最为后人尊敬和为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却是他的开拓南疆,融云南边疆土地和南疆各族人民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巨大功绩.可以这样说,杨升庵与抗倭将领戚继光他们一文一武,同为明代最杰出的民族英雄.
  "云南古滇国,自越隽蛮夷任贵自领太守,光武即授以印绶,不以内地官守例之,若爨若蒙,皆以本土大姓就官,累世为一方长,元封梁王于滇,与大理之段分治."(《清史稿.土司传》)明初破梁王,灭大理,设土官(土司)治之,当时云南的民族与文化状况与中原迥异,与西藏,新疆,蒙古,越南(明初曾设行省),当时的情况相同,并长期一中原文化相抗衡.这几处明代统治或曾统治的地区,只有云南在有明一代完成了与中原文化的融合,成为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有赖于两个重要的因素,一个是卫所移民,一个就是杨升庵.
  明于洪武十四年(1381)攻取云南以后,建立卫所屯田制度,先后移民汉族人口三,四百万到云南,使云南人口的民族结构产生了变化.另外,杨升庵作为正德,嘉靖两朝的文坛泰斗和学界领袖,从不间断37岁到72岁,长达35年在云南设馆讲学,游历考察,广收学生,孜孜不倦地写作和研究,出版了大量轰动一时的学术著作,使得当时中国的文坛中心一度出现南移的现象.再加上他百科全书型的知识结构和不畏强权,坚持正义的强大性格感召力,使得云南各族人民在杨升庵之后形成了一股学习中原文化的巨大潮流.
  据统计,除明初战乱已毁书籍,杨升庵充军云南前,云南只有二十多人写有著述四十多种,到杨升庵赴滇以后至明末,滇人共有一百五十余人写有著作二百六十余种,其中百余种写于升庵同时或稍后.并在云南培养出了第一个少数民族学派--"杨门七子",杨士云(字从龙,号弘山,正德进士,监察御史),吴懋(字德懋,号高河,举人,官至知州),保山张含(字愈光,号禺山,正德举人),开远王廷表(字民望,号纯庵,正德进士),昆明胡廷禄(字在轩,号学原,正德进士,曾任按察司副使),晋宁唐锜(字子荐,号池南,嘉靖进士,监察御史).真所谓"七子文藻,皆在滇云,一时盛事".(《升庵全集》)正是基于这些文治教化,才有清初雍正四年(1726)的"改土归流"(改土官为流官),在云南大部分地区废除土司制度,完全实行与内地一样的府县行政管理制度.所以直到今天,在云南老百姓中最受崇敬的三个神(或人)就是观音,孔明和杨升庵.
上一篇: 杨基 下一篇: 袁宏道

网友关注

诗词搜索

古诗词大家

诗仙 诗圣 诗王 诗鬼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李贺
帝王也风骚
毛泽东李世民武则天 刘邦刘彻 乾隆
诗骨 诗杰 诗狂 诗家天子
陈子昂 王勃 贺知章 王昌龄
诗佛 诗囚 诗奴 诗豪
王维 孟郊 贾岛 刘禹锡
词妖
李清照李义辛弃疾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唐宋八大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
小李杜
李商隐杜牧
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
明代三大才子
徐渭解缙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