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 宋词 元曲 近代诗 文言文 写景的古诗 论语 诗经 孙子兵法 爱国的诗句 李白 杜甫
当前位置:查字典>>诗词>>完颜亮

完颜亮

  ●鹊桥仙·待月
  完颜亮
  停杯不举,停歌不发,等候银蟾出海。
  不知何处片云来,做许大、通天障碍。
  虬髯捻断,星眸睁裂,唯恨剑锋不快。
  一挥截断紫云腰,仔细看、嫦娥体态。
  完颜亮,被金称为海陵王。曾为金藩王,后弑金熙宗完颜亶而自立。得位之后,又蓄谋侵宋。相传柳永《望海潮》咏钱塘之词远播,“金主亮闻之,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鹤林玉露》)正隆六年(1161年)八月中秋节之即,完颜亮中秋符月不至,乃赋此词。完颜亮“颇知书,好为诗词,语出辄崛强,慦慦有不为人下之意。”(桯史)(其性情强横勤于进取,全词充满霸气,抒发其横厉恣肆不可一世的气概。
  上片写待月不至,为云所遮之貌。“停杯不举,停歌不发,等候银蟾出海。”“银蟾”借指月亮。我国古代神话中有月中有蟾蜍,而月又有银辉;因而将“银蟾”比喻月亮。停酒停歌专等“银蟾出海”,写出对银蟾强烈的期待,盼望之切,等待之焦,跃然纸上。“不知何处片云来,做许大、通天障碍。”句式陡转直下,热切的期待化为泡影,月亮被云遮蔽,失望之情溢于言表。期待与失望强烈的反差,而作者顿时豪情顿生,怒发冲冠,因而引出下片。
  下片即写了作者为看月而欲截云的想象,字里行间也隐隐透出一股杀气,生动传神地刻画作者骄横不可一世的形象。“虬髯捻断;星眸睁裂,唯恨剑锋不快。”前两句写出作者因片云遮月而引起的愤怒与焦躁,也交待了待月心情的急切。后一句,则由此而产生更大的心理活动,恨剑恨之不快。为什么要恨剑锋不快呢?下句“一挥载断紫云腰,仔细看、嫦娥体态。”这句话交待了原因。却原来要斩断遮月之云,细细地欣赏月中嫦娥的景象。“紫云”指被月光照射的云层所形成的彩云。“嫦娥”既是我国神话中月亮女神的代称,又在古典文学作品被视为美人的典型。
  这句话语意双关,表面要截云看月,其实骨子里却充满对南宋的觊觎,杀机顿露。据史载,此次中秋赏月后不久,九月初;完颜亮即起兵二十七万大兵,号称百万,分四路攻宋,完颜亮亲自率兵南下。当然这次出兵后,由于金内部皇位之争,金都发生叛乱。为早日灭宋北归,完颜亮强令将士三日内渡江南下,激发兵变。部将耶律元宜等率将士袭杀完颜亮,金兵不得不北撤。
  这首词有一显著特色,即毫无修饰浮夸之语,不见文词中常见的酸腐与脂粉气,全词之中但见朴实、自然之语,并充满英豪拔剑问天下的英雄气概。在我们的欣赏之中我们会慢慢体会的。
  “大柄若在手,清风满天下。万里车书尽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虽是胡儿,偏爱风。”这也是完颜亮所言,可见其志向。而中间四句,也可算是不错的一首诗了。
  其他诗词有:
  过汝阴作
  门掩黄昏绿染苔,那回踪迹半尘埃。空庭日暮乌争笑,幽径草深人未来。数仞假山当户牖,一池春水绕楼台。繁花不识兴亡地,犹依栏杆次第开。
  书壁述怀
  蛟龙潜匿隐沧海,且与虾蟆作混合。等待一朝头角就,撼摇霹雳山河。
  以事出使道驿有竹辄咏之
  孤驿萧萧竹一从,不闻凡卉媚东风。我心正与君相似,只待云梢拂碧空。
  南征至维扬望江左
  万里车书尽会同,江南岂有别疆封。屯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至卧内见其妻几间有岩桂植瓶中,索笔赋
  绿叶枝头金缕装,秋深自有别般香。一朝扬汝名天下,也学君王着赭黄。
  昭君怨 雪
  昨日樵村渔浦,今日琼川银渚。山色卷帘看。老峰峦。 锦帐美人贪睡,不觉天孙剪水。惊问是杨花,是芦花。
  喜迁莺
  旌麾初举,正駃騠力健,嘶风江渚。射虎将军,落雕都尉,绣帽锦袍翘楚。怒磔戟髯争奋,卷地一声鼙鼓。笑谈顷,指长江齐楚,六师飞渡。此去,无自堕。金印如斗,独在功名取。断锁机谋,垂鞭方略,人事本无今古。试展卧龙韬韫,果见成功旦莫。问江左,想云霓望切,玄黄迎路。
上一篇: 王瞒 下一篇: 完颜雍

网友关注

诗词搜索

古诗词大家

诗仙 诗圣 诗王 诗鬼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李贺
帝王也风骚
毛泽东李世民武则天 刘邦刘彻 乾隆
诗骨 诗杰 诗狂 诗家天子
陈子昂 王勃 贺知章 王昌龄
诗佛 诗囚 诗奴 诗豪
王维 孟郊 贾岛 刘禹锡
词妖
李清照李义辛弃疾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唐宋八大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
小李杜
李商隐杜牧
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
明代三大才子
徐渭解缙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