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广洋(? ~1379)字朝宗,江苏高邮人,明朝洪武时期官员。
少从余阙学,通经能文,善篆、隶大书,庄重非时人所及,早年流寓太平(今江苏南京)。至正十五年(1355)朱元璋渡江,攻下采石矶,召汪进见。擢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后又任都谏官,并相继调升为行省都事、中书省右司郎中。不久任骁骑卫事,参与常遇春的军务。至正二十六年,常遇春攻下赣州,汪为留守,任江西行省参政。
洪武元年(1368)大将军徐达平定山东,因汪廉明持重,朱元璋任命他料理行省。后入京任中书省参政。二年,出任陕西参政。
洪武三年,因李善长病,中书无官,召为左丞相。与当时的右丞相杨宪不和,而遭杨宪弹劾上奏,说他侍奉母亲无礼,因而远调到海南。后李善长弹劾杨宪,杨宪被诛,广洋被召还回朝,是年冬十一月,汪被封为护军忠勤伯,食禄360石,诰词中曾称赞他“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洪武四年,李善长因病告老回家。洪武六年,胡惟庸为左丞相,汪广洋为右丞相,无所建树。六年正月,迁广东行省参政,胡惟庸任右丞相。时过一年,复召用汪为御史大夫。洪武十年复拜右丞相。广洋慑于当时政治气候,依然不敢有所建树,只是饮酒吟诗、浮沉守位而已,帝数诫谕之。
洪武十二年十二月,因刘基为胡惟庸毒死一案遭中丞涂节上奏,朱元璋问及此事,广洋回说不知。朱元璋大怒,斥责广洋朋党欺君,将广洋贬谪海南。当船行到太平时,朱元璋追究其在江西包庇朱文正,在中书省又不揭发杨宪阴谋等罪过,下诏赐毒而死。
明朝之中,可被称为丞相的只有李善长与汪广洋两人。(故终明之世,惟善长、广洋得称丞相)。明史中评断为:少师余阙,淹通经史,善篆隶,工为歌诗。为人宽和自守,与奸人同位而不能去,故及於祸。
汪广洋著作有《凤池吟稿》8卷。
上一篇: 汪琬 | 下一篇: 吴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