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 宋词 元曲 近代诗 文言文 写景的古诗 论语 诗经 孙子兵法 爱国的诗句 李白 杜甫
当前位置:查字典>>诗词>>唐玄宗

唐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的诗《过老子庙》:“仙居怀圣德,灵庙肃神心。草合人踪断,尘浓鸟迹深。流沙丹灶没,关路紫烟沉。独伤千载后,空余松柏林。”(《龙之吟——中国历代帝王诗词》第230页)这首诗描写的是一座久已荒废的老子庙的凄凉景象。昔日神仙居住怀有圣德的庙堂,人们曾在这里顶礼膜拜。如今野草茂盛人迹断绝,尘埃浓重鸟迹深藏。丹灶已被流沙埋没,关路紫烟已经消散。这是令作者非常悲痛的场景,他感慨千载之后恐怕只剩下松柏的苍凉了。
  李隆基非常崇拜老子,封老子为“玄元皇帝”,后来还有更高的称谓。他酷爱《道德经》。中国古代皇帝批阅《道德经》的有四位: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清世祖。李隆基执政期间,禁修一般寺庙,开元二年就还俗一万二千人。但却建造规模宏大的“太清宫”(房屋数百间),供奉老子。苏州“玄妙观”有老子像碑,系唐玄宗御赞,吴道子画,颜真卿书,号称“三绝”。李隆基下诏,《道德经》遍颁全国,每户一册。他还下诏,让精研黄老的学士到京城对策,优者授以官职。洛阳人独孤及通晓玄经,以一篇策文举高第,被授予华阴县尉。开元中,李隆基效仿李世民也集聚了“十八学士”,其中康子元、敬会真都是因为“能治易、老、庄者”而被接纳。可见,他是多么器重“易老人才”。
  李隆基是唐代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他治国的许多思想都可以在《道德经》中找到渊源。他于公元735年、755年两度对《道德经》注疏,宗旨是“取之于真,不崇其教,理国之要,可不然乎。”他从务实出发,寻求治国之道,他执政期间,改革弊政,以民为本,做了一些实事,正是老子“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的体现。李隆基懂得,作为一国之君,应当让百姓得到实惠,发展生产,繁荣经济。要治理好朝政,就要选贤任能。他先后起用姚崇、宋璟、张嘉贞、张说、韩休、张九龄等人为相,做出了一些业绩。史书上说:“唐世贤相,前称房、杜,后称姚、宋,他人莫得比焉。”老子说“欲先民,必以身后之。”要领导黎民百姓,必须让他们得益在先,自己得益在后。老子又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这是说,百姓之所以饥饿,是因为侯王官吏横征暴敛;老百姓之所以难于治理,是因为权势们为所欲为;老百姓之所以不怕死敢造反,是因为贪官污吏穷奢极欲。李隆基贯彻了老子的这些重要观点,他尚能纳谏,执法公正,不护亲朋等,都不是偶然的。但他年过半百之后,却忘掉了老子《道德经》对他的启迪,以为功成业就,怠于政事,贪图享受,迷恋酒色,把大权交给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于是江河日下,国势渐衰,后来引发安禄山造反,搞得焦头烂额,不可收拾。
  当年李隆基对老子《道德经》手不释卷,如今这本书已经成了世界名著,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全世界译成外文发行量最大的两本书是《圣经》、《道德经》。美国前总统里根在《国情咨文》引用了“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至理名言,老子智慧让里根顿开茅塞,豁然开朗。老子“道德自然”的思想阐述了客观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一切宇宙、天地、人类社会、人体自身的产生发展灭亡的规律,在《道德经》中都有明确的阐述。它是我国古代人类智慧的结晶。它玄妙而深奥,尽管千百年来人们对它的理解有种种不同,但它的核心思想却一直发挥重大的作用。
上一篇: 唐无名氏 下一篇: 唐琬

唐玄宗作品

网友关注

诗词搜索

古诗词大家

诗仙 诗圣 诗王 诗鬼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李贺
帝王也风骚
毛泽东李世民武则天 刘邦刘彻 乾隆
诗骨 诗杰 诗狂 诗家天子
陈子昂 王勃 贺知章 王昌龄
诗佛 诗囚 诗奴 诗豪
王维 孟郊 贾岛 刘禹锡
词妖
李清照李义辛弃疾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唐宋八大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
小李杜
李商隐杜牧
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
明代三大才子
徐渭解缙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