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 宋词 元曲 近代诗 文言文 写景的古诗 论语 诗经 孙子兵法 爱国的诗句 李白 杜甫
当前位置:查字典>>诗词>>李光

李光

  李光,1941年生于北京,为国家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 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曾荣获文化部第二届“文华优秀表演奖”、中国戏剧第三届“梅花奖”、首都中年青京剧演员“振兴杯”电视大奖赛“最佳演员”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贡献终身津贴。
  李宗义之子。他的妻子沈建瑾是著名京剧旦角演员。弟李欣、李岩均为京剧演员。
  李光自幼受家庭熏陶,九岁正式登台和父亲李宗义(著名高派须生)同台演出由田汉编剧的《江汉渔歌》。李光1952年入中国戏曲学校,1960年毕业,工文武老生、武生。受业于贯大元、茹富兰、王连平、孙毓堃等悉心传授,又得盖叫天、李少春、张云溪等指点。1961毕业,分到中国戏曲学校实验京剧团,常主演《三岔口》、《野猪林》等剧。1965年调入中国京剧院,在现代戏《平原作战》中主演赵勇刚。曾随中国艺术团赴苏联、美国、芬兰、朝鲜、日本等地访问演出。1984年,他主演了由《打金砖》改编的剧目《汉宫惊魂》,对人物有新的塑造,充分展现了他文武兼长的艺术才能。1986年,荣获第三届戏曲梅花奖。同年在首都“振兴杯”电视大奖赛中,以《野猪林》“发配”一折,荣获“首都十佳演员”称号。在新编的神话剧《八仙过海》中饰吕洞宾一角,开打及表演均有新意,在继承学习李(少春)派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创造。
  他戏路宽广,文武兼备,长靠、短打、箭衣、猴戏均佳,还能演《空城计》一类正工老生戏及《白蛇传》中许仙大嗓小生戏。扮相英武,表演风格干净明快。擅演剧目有《闹天宫》、《探庄》、《三岔口》、《野猪林》、《汉宫惊魂》、《平原作战》、《八仙过海》等。
  李光文武兼备,戏路宽广。唱做吃重的文武老生戏《野猪林》,短打武生戏《三岔口》,《白蛇传》中的大嗓小生许仙,以及《八仙过海》中的吕洞宾,《闹天宫》中的孙悟空等,无不擅演。代表作是《汉宫惊魂》(在《打金砖》基础上改编的剧目)。在京剧现代戏中,李光塑造了一系列新型的京剧人物形象,如《平原作战》的赵勇刚,《草原兄妹》的朝鲁,《八一风暴》的方大来,《恩仇恋》的赵泉生等。
  李光天赋条件优越,扮相清秀,嗓音清越纯正,功夫深厚扎实,武技干净、潇洒,表演细腻传神。不仅擅长于演文戏,更精于翻、打、跌、扑、舞。善于塑造各种不同性格的人物,堪称文武昆乱不挡,在继承优秀传统剧目,创排现代剧目,近代史剧目中,他锐意改革、创新,是我国当前京剧舞台上不可多得的文武兼备之材,现为中国京剧院主要演员之一。
  活动年表
  1986年,农历丙寅年:于魁智首次赴青岛演出
  于魁智首次赴青岛演出,与冯志孝、李光、李世济等人合作,曾演出《文昭关》。
  1986年,农历丙寅年:第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
  由中国戏剧家协会所属的《戏剧报》杂志社发起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
  戏曲演员获奖名单
  裴艳玲(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
  汪世瑜(浙江昆剧团)
  王立军(天津市青年京剧团)
  于盛乐(湖北省武汉市楚剧团)
  阎桂祥
  李光
  梁谷音
  李东桥
  林为林
  张惠云
  1989年3月4日,农历己巳年正月廿七日:中国京剧和日本歌舞伎演员同台首演《龙王》
  中国京剧和日本歌舞伎演员在东京银座新侨演舞场同台首次合演大型神话剧《龙王》,1400多座位座无虚席。
  京剧和歌舞伎同台合演彼时已酝酿三年多,《龙王》取材于中国明代《封神演义》中的《哪吒闹海》和日本古老传说,由歌舞伎大师市川猿之助亲自担任总导演,并在剧中饰主人公海彦。中国京剧演员李光任中方导演,并饰主人公哪吒。
  《龙王》神话的大意是,龙太子和夜叉前来抢夺倭国渔民海彦的妻子天道,海彦等虽力斗而不敌,被哪吒遇见,用神器乾坤圈降服龙太子,还抽了他的龙筋。海彦感其恩义,与哪吒结盟为兄弟。后龙王率大军直捣陈塘关,威逼李靖交出儿子哪吒,否则将引来洪水淹城。李靖要哪吒向龙王请罪,哪吒不肯,待洪水渐漫城头时,哪吒为保护村民,遂用鲜血写下遗书,引剑自刎。而海彦夫妇受神喻指示,冒死设法让哪吒起死回生。哪吒和海彦同心战胜龙王,中日间辽阔的海洋又恢复了和平与安宁,两人誓言永世友好。
  在艺术表演上,由于艺术家们的勇于创新和精湛演技,即使各自的长处得到充分发挥,又使其艺术合演达到更高水平。哪吒和李靖等人物和情节,主要以京剧艺术手段表现,而海彦和天道等人物则由歌舞伎演员表演动作和念白,并由歌者在旁伴唱,当双方角色进行交流时,则相互吸收对方的表现方式,配合默契,有时还用对方的语言来表达微妙的感情,如京剧演员用日语来表达俏皮时,常引起全场轻松的笑声。舞台上既用京剧的上下场,也走歌舞伎的“花道”。音乐上两个乐队并存,有时京剧的锣鼓和歌舞伎响板同时演奏,更增强了剧情效果和节奏感。
  在一些精彩场面,京剧和歌舞伎的长处更是糅为一体,如李光扮演的哪吒与市川猿之助扮演的海彦结拜兄弟时,京剧和歌舞伎乐声同时响起,哪吒、海彦对面跪下,脸部则同时侧向舞台正前方,采用京剧固有的结拜身段。紧接着,哪吒、海彦同时做出握手、攀臂、震身、转颈、摆头等歌舞伎动作,显示出人物结拜后的兴奋神情。
  1992年11月,农历壬申年:中国京剧院1992年赴沪演出
  本月中国京剧院在儿童艺术剧场演出描写日本历史故事的新编剧目《坂本龙马》,由李光、吴钰璋、李欣等主演。
  1993年4月,农历癸酉年:孙毓敏、李光、李欣、李祖铭赴台湾举办讲座
  应台湾剧协理事长魏海敏的邀请,孙毓敏、李光、李欣、李祖铭一起赴台湾17所大学和10个文化艺术中心举办京剧示范讲座。
  1999年10月4日,农历己卯年八月廿五日,13时30分:庆祝国庆五十周年优秀京剧剧目精粹展演第三天
  庆祝国庆五十周年优秀京剧剧目精粹展演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举行。
  演出剧目
  午场(13时30分)
  《打焦赞》(张玲,陈仲健,脱志国,马建华)
  《拾玉镯》(管波,郑岩,张威)
  《野猪林》(于魁智,陈真治,陈仲健,沈京林)
  《金山寺》(李胜素,张威,唐禾香,脱志国)
  夜场(19时30分)
  《断桥》(李洁,宋小川,马帅)
  《赤桑镇》(孟广禄,[[赵葆秀)
  《秋江》(张春华,张火丁)
  《闹天宫》(李光,董志华)
  1999年11月,农历己卯年:李少春先生诞辰八十周年纪念演出举行
  李少春先生诞辰八十周年纪念演出举行。
  演出剧目(多场)
  《坐宫》(裴艳玲,李海燕)
  《三岔口》(王立军,石晓亮)
  《秋江》(张春华,张火丁
  《夜奔》(裴艳玲)
  《野猪林》(于魁智、李岩、王立军、李光分饰林冲)
  《打金砖》(于魁智,邓沐玮,杨赤,唐禾香)
  2002年10月,农历壬午年:中国京剧院艺术指导委员会成立
  中国京剧院成立艺术指导委员会,聘请剧院知名艺术家袁世海、刘长瑜、刘秀荣、杜近芳、李世济、李维康和知名专家吕瑞明、苏移、赓金群等14人为艺术委员会顾问,聘请王晶华、冯志孝、孙元意、寇春华、杨春霞、吴钰璋、邹忆青、李光、李学忠等22人为委员,刘长瑜任艺委会主任,高牧坤为副主任。
  艺委会是对剧院艺术创作、艺术生产、日常演出、人才培训等工作进行指导、咨询、参谋和监督的机构。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推陈出新”的方针,艺委会对剧院制定的艺术创作规划及确定重点剧目提出指导性和建设性意见;参与新创剧目、重点剧目的选择、研究、论证工作;指导剧院排演工作,特别是重点剧目的创作、修改、加工和提高;协助制定剧院艺术人才培养规划,并充分利用剧院老艺术家多的优势,承担专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向全国甚至海外京剧院团开办进修班;对剧院举办的“演出季”以及其他日常演出进行质量监督和评议等。
  2006年6月18日,农历丙戌年五月廿三日:杜近芳收丁晓君为徒
  杜近芳收徒仪式在政协礼堂举行,北京战友京剧团青年演员丁晓君拜在杜老门下。出席的名家有景荣庆、刘雪涛、李金鸿、刘长瑜、孙毓敏、李光、沈健瑾、李维康、耿其昌、黄孝慈等。
  2007年4月25日,农历丁亥年三月初九日,下午:李光参加深圳“京剧名家艺术讲座”
  为了进一步弘扬京剧艺术的发展,让深圳市民得到国粹艺术的熏陶,系列“京剧名家艺术讲座”正式与深圳市民见面。本日下午李光来到深圳市群艺馆影剧场,与深圳票友们亲切交流互动。
  2007年9月28日,农历丁亥年八月十八日,19时:沈阳举行庆“十一”现代京剧“原人原唱演唱会”
  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8周年,由沈阳演艺集团、沈阳报业集团和沈阳京剧院共同精心打造的现代京剧“原人原唱演唱会”于9月28、9月29日19时在沈阳八一剧场举行。演唱会邀请了童祥苓、刘长瑜、李炳淑、冯志孝、李光、李崇善、万一英、李长春,沈阳京剧院的李静文、常东、张宏伟、保锡茹、米春刚、刘宁与老艺术家同台演出。
  2007年11月28日,农历丁亥年十月十九日:梅兰芳大剧院落成开业暨中国京剧院更名为中国国家京剧院
  2004年10月破土动工的梅兰芳大剧院于本日正式落成开业。中国京剧院举行大型庆典晚会和相关活动。
  由于中国京剧院首任院长为梅兰芳先生,因此剧院以他的名字命名。梅兰芳大剧院坐落于繁华的金融街与古朴的平安西大街的交汇点上,外部采用钢架支撑的扇形屋架配以玻璃屋面,内部装饰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中国红,大墙上镶嵌着数十个金色的绘有京剧经典剧目场景的木质圆形浮雕。剧场坐席1010个,分为上中下三层。
  本日举行专题晚会《我们的家园》,奏响整个庆典活动的序曲。晚会上,中国京剧院揭牌正式更名为中国国家京剧院,所属梅兰芳大剧院也挂牌开台。
  演出剧目
  《庆贺》(赵建华)
  《东方神韵》(李海燕)
  《野猪林》(于魁智)
  《壮别》(江其虎)
  《文姬归汉》(李世济)
  《白蛇传》(李胜素,张威,黄桦,郑岩)
  《平原作战》(李光)
  《大赐福》(于魁智,李胜素)
  2007年11月29日,农历丁亥年十月二十日:梅兰芳大剧院2007年11月29日演出
  本日梅兰芳大剧院举行落成演出,为专题晚会《我们的家园》。
  演出剧目
  《庆贺》(赵建华)
  《东方神韵》(李海燕)
  《野猪林》(于魁智)
  《壮别》(江其虎)
  《文姬归汉》(李世济)
  《白蛇传》(李胜素,张威,黄桦,郑岩)
  《平原作战》(李光)
  《大赐福》(于魁智,李胜素)
上一篇: 李德载 下一篇: 刘一止

网友关注

诗词搜索

古诗词大家

诗仙 诗圣 诗王 诗鬼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李贺
帝王也风骚
毛泽东李世民武则天 刘邦刘彻 乾隆
诗骨 诗杰 诗狂 诗家天子
陈子昂 王勃 贺知章 王昌龄
诗佛 诗囚 诗奴 诗豪
王维 孟郊 贾岛 刘禹锡
词妖
李清照李义辛弃疾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唐宋八大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
小李杜
李商隐杜牧
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
明代三大才子
徐渭解缙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