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 宋词 元曲 近代诗 文言文 写景的古诗 论语 诗经 孙子兵法 爱国的诗句 李白 杜甫
当前位置:查字典>>诗词>>李峰

李峰

  新华社资深记者,20世纪50年代初就被新闻界和社会上广大读者所关注。北大和复旦等高校把他当时写的《中国第一根无缝钢管诞生了》等新闻特写,列为新闻系的参考教材,认为它在新闻写作上有新的突破。可李峰则说,他走运,是党和人民给了他不少没有想到的机遇。
  60年代他写的通讯《‘一厘钱’精神》,报道的是一厘钱、一根火柴、一分钟的小事,献给读者的却是颠扑不破的一个真理:伟大的事业要从最小的事情作起。这篇通讯播发后轰动全国。中央和地方的报纸都全文刊登。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领导机关专发决定或通知,号召大家学习。“一厘钱精神”成了全国开展增产节约的行动口号,一直持续不断。就在它发表38年后的21世纪之初,新华社还喜报“一厘钱精神”催人创出了一个大型工业集团。
  写的《桌子上唱起了大戏》等关于常州工业大发展的调查报告,又掀起了“全国学常州”的热潮,也一连持续多年。《‘一厘钱’精神》和常州篇,竟赫然先后上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红头文件”。文件中倡导他报道的经验和高尚的精神。一个记者的报道上中央文件,这在中国新闻史上当属罕见之事。
  50年代写的有关第二个五年计划国家应采取什么样的技术政策的述评,70年代写的应重视让职工尝到改革甜头,从而化作搞“四化”动力的通讯《放盐不多就能咸》,都曾荣幸地受到邓小平这位伟人的重视和称赞。李峰写的《乡土奇葩——记农民企业家鲁冠球》的通讯,受到当时全国整党指导委员会领导同志的表扬,并指示此通讯可作为当时农村整党的学习材料。他先后为人民日报写的杂文式的评论《改革要唱进行曲》、《让党委书记更有魅力》等,也受到了中央高层领导的赞扬。
  发表于《半月谈》的《假若真有位置学》,制作成了“电视政论杂文”,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一播再播,有十多个省市的观众来信要求重播或索要文稿。
  还拍摄了长年高挂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和抗日战争纪念馆的让敌人的“铁轨大翻身”摄影名作。而有趣的这曾是他忘记了的作品。战友告诉他以后,他才恍然想起,在战争烽火连天中自己拍下了这张如今已“走向世界”的战地摄影。他这个没有大学文凭、没有受过新闻专业教育的人担任了中国新闻学院教授,被中国社科院聘为新闻专业硕士生导师。他领导创办了被中宣部领导誉为“中华第一刊”的《半月谈》杂志,发行量最高达700多万份。他还主持创办了《经济参考》报。他当了10年全国政协委员,其间还当了5年全国政协学委会委员。
  出版了以新闻通讯及战地摄影、杂文随笔、新闻论述共三卷的《李峰文集》。作者戏称这是他的“安魂集”。他又惭言“出书方知写得少”,那文集也是“憾少集”。
上一篇: 令狐峘 下一篇: 李阳冰

李峰作品

网友关注

诗词搜索

古诗词大家

诗仙 诗圣 诗王 诗鬼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李贺
帝王也风骚
毛泽东李世民武则天 刘邦刘彻 乾隆
诗骨 诗杰 诗狂 诗家天子
陈子昂 王勃 贺知章 王昌龄
诗佛 诗囚 诗奴 诗豪
王维 孟郊 贾岛 刘禹锡
词妖
李清照李义辛弃疾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唐宋八大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
小李杜
李商隐杜牧
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
明代三大才子
徐渭解缙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