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雄李白:
电影《永不消失的电波》中“李侠”的原型。
李白,原名李华初,曾用名李朴,化名李霞、李静安。1910年5月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从小勤工俭学,但自从母亲去世后,就托付起了上山砍柴,带弟妹的重担,他也因此辍学。他那时13岁,在一位地主家里打工,由于对地主浪费粮食、欺负奴役的不满,他还曾用诗骂过地主,并且发誓要抓紧时机好好学习,将来为人们做出贡献,推翻地主。后来,他于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湘赣边秋收起义,1930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成为红四军通信连的一名战士,后任通信连指导员。1934年6月,李白调到瑞金红军通信学校第二期电讯班学习无线电技术,结业后分配到红五军团任电台台长兼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
全国抗战爆发后,1937年10月,李白受党组织派遣,化名李霞,赴上海担任党的秘密电台的工作。在日寇与汪伪军警特务等麇集,环境极其险恶的上海,李白克服各种困难,负责上海党的地下组织与党中央的秘密电台联络工作,用无线电波架起了上海和延安之间的“空中桥梁”。到1939年,工作环境更加险恶,党组织安排女工出身的共产党员裘慧英与李白假扮夫妻掩护电台,开展工作。两人在共同的革命斗争中产生爱情,后经地下党组织批准结婚,成为秘密斗争之家。
1942年9月,日军在对秘密电台的侦测中,逮捕了李白夫妇。日寇对李白施以酷刑,但他坚不吐实,坚称自己是私人电台。1943年5月,经党组织营救获释。出狱后,党组织将李白夫妇调往浙江,安排他打入国民党国际问题研究所做报务员。他化名李静安,往返于浙江的淳安、场口和江西的铅山之间,利用国民党的电台,为党秘密传送日伪和美蒋方面大量的战略情报。
抗战胜利后,李白回到上海,继续从事党的秘密电台工作。1948年12月30日凌晨,在与党中央进行通讯过程中被国民党特务机关测出电台位置而被捕。被捕后,李白经受了高官厚禄的利诱,遭受了酷刑的逼供,但他始终坚贞不屈、顽强抗敌,敌人始终没有能够从他口中得到一点想要的信息。
1949年5月7日,在上海解放前夕,李白被国民党特务秘密杀害了,牺牲时年仅39岁整。
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2、作家李白
李碧华,原名李白,中国广东台山人,毕业于香港著名女子学校香港真光中学。所写的小说有《胭脂扣》、《潘金莲之前世今生》、《秦俑》、《川岛芳子》、《霸王别姬》、《青蛇》、《诱僧》等二十多种。 其中《胭脂扣》、《霸王别姬》、《青蛇》、《饺子》等都被她亲自改编成剧本,并搬上大银幕拍摄成电影,广受好评。著作有:《白开水》、《爆竹烟花》和《蝴蝶十大罪状》等九十多本。
3、桂系李白————李宗仁与白崇禧
广西流传有一个之谜:“是古人也是今人,是两人也是一人”答案既是李白,实际是指李宗仁和白崇禧,二者长期合作,亲密无间,合称“李白”。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个诗人了 | 下一篇: 安邑坊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