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 宋词 元曲 近代诗 文言文 写景的古诗 论语 诗经 孙子兵法 爱国的诗句 李白 杜甫
当前位置:查字典>>诗词>>黄遵宪

黄遵宪

  黄遵宪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诗界革命的最早倡导者。年轻时即写诗反对拟古主义,务求写出“我之诗”。黄遵宪的诗歌主张和实践,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诗界革命奠定了重要基础。他以“旧风格含新意境”为追求目标。运用现实主义方法,反映近代史上的重大事变,特别是反映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而有“诗史”之称。他的诗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封建专制主义、封建学术文化和旧礼教的批判精神。还利用诗歌直接为改良主义运动服务,宣传改良主义思想,宣传外国的科学文明。本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近代清末杰出的爱国诗人、政治家、外交家和教育家黄遵宪坎坷而辉煌的一生。

  题梁任父同年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背景介绍】黄遵宪写给梁启超的诗《赠梁任父同年》,是1891年他前来新加坡任职时,途经香港,有感于国家积弱,列强瓜分而写的。

  【注释】

  ①据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人境庐诗草笺注》 钱仲联先生笺注:

  “《周礼》形方氏掌制邦国之地域,而正其封疆,无有华离之地。”注:华读为侉哨之侉,正之使不侉邪离绝。意思为:已经侉邪离绝分裂了的国土有谁人能力挽狂澜担当此重任

  ②‘杜鹃啼血’有个故事,话说古时巴蜀的望帝禅让给丛帝,自己跑到深山里隐居起来,不想丛帝上位后日益骄傲自满,不理民瘼疾苦。望帝知道后,很着急,和民众要去规劝丛帝。丛帝误会,以为望帝是要来讨回皇位,于是就把城门关了起来。

  望帝老王无法进城,他靠着城门痛哭了一阵,也只好无奈地回西山了。可是,望帝老王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帮助丛帝清醒过来,治理好天下,他一定要想办法进城去。他又想呀想呀,终于想到只有变成一只会飞的鸟儿,才能飞进城门,飞进宫中,飞到高树枝头,把爱民安天下的道理亲自告诉丛帝。于是,他便化为一只会飞会叫的杜鹃鸟了。

  那杜鹃扑打着双翅飞呀飞,从西山飞进了城里,又飞进了高高宫墙的里面,飞到了皇帝御花园的楠木树上,高声叫着:“民贵呀!民贵呀!”

  那丛帝原来也是个清明的皇帝,也是个受到四川百姓当成神仙祭祀的国王。他听了杜鹃的劝告,明白了老王的善意,知道多疑了,心中很是愧疚,以后,便更加体恤民情,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好皇帝。

  杜鹃的叫声:“民贵呀!民贵呀!”意思引申自《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其次,君为轻。”

  ③[精卫填海]:《山海经•北山经》说上古时期炎帝最疼爱的小女儿女娃在东海游泳被淹死,她的灵魂化成一只精卫鸟,经常飞到西山去叼小石头和小树枝扔进东海,发誓要填平东海为自己报仇。

  当下,大海奔腾着,咆哮着,嘲笑她:“小鸟儿,算了吧,你这工作就干一百万年,也休想把大海填平。”

  精卫在高空答复大海:“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一万万年,干到宇宙的尽头,世界的末日,我终将把你填平!”

  这个故事,韩愈有诗云:

  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疏解】每一寸的山河,我们都把它当成一寸黄金般去珍惜,可惜国家却任列强、人为地去瓜分。杜鹃再次流下忧心的眼泪,要求君王体恤人民;而我们要学习精卫填海的精神,不把东海填平誓不罢休。

  今别离 其一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

  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

  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

  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

  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

  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

  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

  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

  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

  去矣一何速?归定留滞不。

  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

上一篇: 候延庆 下一篇: 华镇

黄遵宪作品

网友关注

诗词搜索

古诗词大家

诗仙 诗圣 诗王 诗鬼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李贺
帝王也风骚
毛泽东李世民武则天 刘邦刘彻 乾隆
诗骨 诗杰 诗狂 诗家天子
陈子昂 王勃 贺知章 王昌龄
诗佛 诗囚 诗奴 诗豪
王维 孟郊 贾岛 刘禹锡
词妖
李清照李义辛弃疾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唐宋八大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
小李杜
李商隐杜牧
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
明代三大才子
徐渭解缙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