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镇成(1288~1362)字元镇,号存存子,秋声子,学斋先生。邵武(今属闽北光泽县虎塘村上井自然村)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卒于惠宗至正二十二年,年七十五岁。他与黄清老(邵武故县人)被后人并称为“诗人二黄”。
据清版《光泽县志》等有关史料记载,他自幼笃志力学,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打下了坚实的经史诗文基础。由于受传统儒学思想的影响,也希望通过读书出仕,为国为民一展抱负。有“吉日有远行,我行志四方”“大鹏发天池,抟风起翱翔”诗句,表明当时的心境。可是事与愿违,延祐年间,他先后二次赴试落第,这对他打击很大。从此心灰意懒,无意功名,向往大自然和隐居生活。于是离开家乡,“历游江楚名山,周流燕赵齐鲁之墟”达10余年,沿路写下大量的诗作,到处流传。最后坐船“浮海而返”回到家乡,筑室邻县邵武城南,号“南田耕舍”,定居下来。以圣贤道学自励,专心著书写诗,过着隐居的生活。朝廷闻其贤名,“部使者屡荐之,不就”,一直不肯出来做官。文宗天历三年,又荐他任江西路儒学提举,命刚下而卒,年六十有五。朝廷集贤院谥号“贞文处士”。
镇成著有秋声集四卷,尚书通考十卷,被收入《四库全书》中,时人和后人将他与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和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相比,被誉为“山水田园诗人”。《元诗纪事》评曰:“元季词人辈出,而邵武有黄镇成,诗多奇警。秋声集十卷,佳句叠出,如云云。惜梨枣朽腐,鲜有睹其全篇者。”
上一篇: 黄庭坚 | 下一篇: 何绍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