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 宋词 元曲 近代诗 文言文 写景的古诗 论语 诗经 孙子兵法 爱国的诗句 李白 杜甫
当前位置:查字典>>诗词>>和凝

和凝

(898-955年).五代时文学家、法医学家。字成绩。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人。幼时颖敏好学,十七岁举明经,梁贞明二年(916)十九岁登进士第。好文学,长于短歌艳曲。梁贞明二年(916)进士。后唐时官至中书舍人,工部侍郎。后晋天福五年 (940)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入后汉,封鲁国公。后周时,赠侍中。尝取古今史传所讼断狱、辨雪冤枉等事,著为《疑狱集》两卷(951年)。子和(山蒙)又增订两卷,合成四卷。《疑狱集》包括许多法医知识,在平反冤狱中有一定作用,为宋慈著《洗冤集录》创造了条件。
  和凝著作甚多,有《演纶》、《游艺》、《孝悌》、《疑狱》、《香奁》、《□金》等集,今多不传。现存有《宫词》百首等。作品流传和影响颇广,故契丹称他为“曲子相公”。但他“悔其少作”,多加销毁(《北梦琐言》)。现存词20余首,大都以华艳辞藻写男女情事,如《江城子》5首等。
  《花间集》录和凝词20首,《全唐诗》录24首。近人刘毓盘辑得29首,编为《红叶稿》1卷,有北京大学排印本。事迹见新、旧《五代史》本传。
  另有人考证和凝,韦庄,鱼玄机同为一人。此观点争议颇多,待考。
  江城子 二首
  竹里风生月上门。
  理秦筝,对云屏。
  轻拨朱弦,恐乱马嘶声。
  含恨含娇独自语:
  今夜约,太迟生!
  斗转星移玉漏频。
  已三更,对栖莺。
  历历花间,似有马蹄声。
  含笑整衣开绣户,斜敛手,下阶迎。和凝  和凝人名,指的是唐末五代诗人鱼玄机。
  鱼玄机又名“鱼幼微、虞有、韦庄、多情、和凝”(844——955),唐末五代诗人,鄠杜(今陕西西安户县石井阿福泉欢乐谷),女,初名鱼幼微,字蕙兰。生于唐武宗会昌四年,少孤贫力学,才敏过人,为人疏旷不拘,任性自用。
  大中十二年春(858)游长安崇真观南楼观看进士榜[1],得识当时头名进士李亿。
  咸通初(860)嫁与李亿为妾。
  咸通四年(863),曾在昭义节度使、检校礼部尚书、太原尹、北都留守刘潼府中当差[2]。
  咸通七年(866)刘潼代李福为西川节度使,遂辞职回到家中,后因与李亿妻不和被送至长安咸宜观出家。
  咸通九年(868)在咸宜观中更名为鱼玄机,后因“戕婢”事件被捕入狱。获救出狱后,改名虞有贤或鱼又玄,隐居虢州(今河南省灵宝市地区)苦读诗书。
  乾符五年(878),长安应试不利,更名为韦庄。广明元年(880)应举不第。适逢黄巢军入长安,迁居洛阳[3]。中和三年(883)入镇海军节度使周宝府中任职[4]。
  光启元年(885)为赴宝鸡“迎驾”卜居衢州[5],次年出发前往宝鸡[6],听闻僖宗已到兴元(今陕西汉中),亦尾随而至[7]。接驾行动失败后,她为寻找李亿先后游历汧阳(今陕西千阳),安定(今宁夏固原)。十分遗憾的是,寻找李亿无果[8]。
  此后沿渭、黄河而返,在孟津上岸[9],原计划由许昌东南方向经安徽直达润州,不料七月间(桂花时)秦宗权攻占许州(今许昌),杀节度使鹿晏弘。看来此路不通,韦庄改变了计划沿黄河东去开封,打算从开封南下返回润州(河南开封)[10]。不幸此时润州周宝后院起火,手下大将张郁醉酒后叛乱。在这种情形下,不宜返回浙西,只好又回到孟津[11]。
  大约在光启三年(887)正月,许昌战事已毕,韦庄再一次来到许昌,打算按原计划由许昌走陆路返浙[12]。又得知润州周宝因府中将领刘浩叛乱,逃往常州。据之,周宝已经不能再行依附,润州之事也无所牵挂,韦庄决定就此向北游历。她先来到河清县(今济源)[13],又到泌阳小住[14]。
  韦庄由泌阳出发,登上太行山,直达山西境内的天井关(今山西晋城县南太行山顶)[15]。
  约光启三年三月份路过太行山貂黄岭[16],从壶关[17]开始向东行走。大约在四月份,途经林、辉州之间,打算从内黄县[18]出发经山东返回浙西。不想在此得知江南硝烟又起。韦庄索性由此向北,一路来到了正定(今石家庄)[19]。再向北,又到古北口(今北京密云县)长城[20]。离开古北口,沿着长城一路向东,直达榆关(今山海关)[21]。她以山海关为北游的拐点向西返回,至蓟(今京)杭(杭州)大运河乘船返回南方。
  约光启三年秋,途经清河县[22],在此上岸后得知,江南战事已毕,决定就此返回浙西,遂经山东境内,直达徐州。在徐州稍作停留[23]。
  光启四年春,乘船沿中运河到达扬州,在此上岸稍歇。在客栈遇见一个见面熟的“饯客”,韦庄与他聊的很投机,从他的口中将扬州之战做了详细的了解[24],得知江南局势仍然不稳,就打算向南躲避。她打算[25]先到石头城(南京)暂避一时。在石头城[26]小住期间,游览了上元县,即今南京市区台城、蒋帝庙、长干里等地[27]。后又沿江南下,经当涂县[28],向东到了苏州[29]。再南下到湖州[30],继续南下至富春[31],经桐庐县[32],折向东到了绍兴[33],再向东到宁波[34]。由此向西,又到西施故里暨阳县[35],再往西到了东阳[36]。再往西,到婺州(今浙东金华)[37]小住,由此返回卜居地衢州[38]。
  龙纪元年(889)冬,她从衢州出发到江西,在边界处拜访了居士楚公[39],下一站到了信州(今饶州)[40]。此后又沿信江逆流而上到了饶州(今鄱阳县)[41],由此再向西北斜穿鄱阳湖[42]到九江[43],寻访至庐山东林寺[44]。接下又来到了南昌[45],由南昌再向南到抚州[46],从抚州向西行再到宜春[47]。在此,韦庄取消了向西北方向到长沙的行程,转而向正西方向直接到了湘中即今湖南邵阳、娄底的交界处[48]。此后又转向东南到了耒阳[49],由耒阳再向东向南到了赣州[50],由赣州准备返回[51]。接下来,从赣州往东到西江(今会昌)[52],再由此北上到建昌(今南城县)[53]。
  大顺二年(891)秋,由建昌经信州(今上饶县)[54]返回衢州。
  韦庄湘鄂行
  景福元年(892)秋,五十岁的韦庄[55]准备长安应试。她从衢州出发,经江西信州、鄱阳、九江到湖北境内。先到达黄石[56],第二站到了齐安郡(今黄冈县西北)[57]。又经鄂州[58]到夏口(今武汉)[59]。
  景福二年(893)正月,到了商南(今陕西商南县)境内[60]。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到达长安。不幸的是这次她又落榜了。韦庄听从黄滔的建议,立刻动身去河东道去找郑尚书。她出了潼关,乘船顺黄河向东,在垣县上岸[61],直奔绛州(今新绛)[62]。又由此继续北上到了平陵(今文水县东二十五里)[63],再渡过黄河到绥州(今陕西绥德)[64]。离开绥州,韦庄乘船沿黄河边向南直到潼关,返回长安。
  乾宁元年(894)韦庄终于得中进士[65],被朝廷任命为“草诏”的校书郎[66],开始了她的仕途生涯。由于对时局中兴的期望值不高,韦庄又开始为“著身”而早做打算。
  乾宁三年(896)春,先来到童年时居住过的下邽(今陕西渭南)[67],随后北上来到鄜州(今陕西富县)[68],辗转来到了宜君县[69]。在此得到皇上诏令,才骑马匆匆相别而去。原来,西川王建与东川顾彦晖相互攻击,皇帝命令韦庄为判官,配合谏议大夫李询奉使入蜀,前往劝说西川节度使王建与东川节度使顾彦晖和解。到蜀后,王建并不理会皇上的诏书,仍然大战大败顾彦晖,占据了两川之地。对于韦庄来说,此次入蜀,却得到了王建的赏识。王建很希望韦庄能在他手下“工作”,可韦庄并没有立即答应,仍在静观时局的变化。
  光化二年(899),韦庄除左补阙。在此期间主要干了与政局无关,却与历史文化传承相关的两件事。其一,在历史文化遗存上,与兄弟韦蔼合作编著《又玄集》,集中收录了“才子一百五十人,名诗三百首。”其中有妇女诗十九家,不但为诗集收录女子诗开了先例,也给妇女对中华文化事业的奉献作了充分的肯定;其二,是为虽未通过或参加科考,但其作品和能力都有一定社会影响的历史人物,如李贺、贾岛、温庭筠、陆龟蒙等十人奏请,追赠为进士名誉或赠官。在这个问题上的重要意义有三:首先是体现了韦庄对当时科举中重试卷,轻能力弊病的纠正;其次是将选才仅以评判试卷为标准,扩大到与文化人能力相关的作品(当然包括质量两方面)及社会影响上;其三,从选才目的上,由单方面为朝政负责,转向兼顾为考生个人发展着想。
  光化三年(900)十一月,宦官发动了宫廷政变,囚禁昭宗,假拟圣旨,立太子裕为帝。听到这个消息后,韦庄真的绝望了。其《赠云阳裴明府》:“已闻陈胜心降汉,谁为田横国号齐。”(田横,秦末起义首领,不肯称臣于汉)证明她已下了投靠王建的决心。王建非常高兴,当即命她为掌书记。据《唐诗纪事》载:朝庭“寻召为起居舍人,(王)建表留之。”
  韦庄入蜀后,以保地方平安为已任。抚民方面,在任掌书记(相当于现在的办公厅主任)期间,有一个县令扰民,韦庄上书于王建说:目前“正当凋瘵(病)之秋,好安凋瘵;勿使疮痍之后,复作疮痍。”即不要使百姓生活雪上加霜的意思。在此兵荒马乱的年月,难得还有人为民着想,一时间被传为美谈。王建就此而任用韦庄为起居舍人。
  在避免内战方面,韦庄又做了两件大事,一是阻止了蜀皇以“思为祖上报仇”为名征讨朱全忠,避免了发自于蜀内部的主动战争。如天祐元年(904)8月,昭宗被朱全忠所杀,“高祖(王建)颇内怀兴复”,韦庄遂“以兵者大事,不可仓卒而行”进行劝阻。天祐三年(906)韦庄被任以西蜀安抚使。
  二是识破了朱全忠欲吞并蜀的诡计,避免了来自外部藩镇的被动战争。“梁(朱全忠)复通好高祖(王建),推高祖为兄”韦庄笑着说:“此神尧骄李密之意也(指李密投降李渊,后为李渊所杀一事)。”
  天佑四年(907)三月,唐王朝正式寿终正寝,哀帝被迫将皇位“禅让”给朱全忠,建国号梁,改元开平,以开封为国都,史称后梁。韦庄闻讯后,本着维护一方安宁的原则,与诸位将领共同劝进王建说:“大王虽忠于唐,唐已亡矣,此所谓天与不取也。”于是,率官吏民众大哭三天后,拥戴王建即皇帝位。韦庄从此晋升左散骑侍,判中书门下事等官。据《十国春秋》蜀国:“凡开国制度,号令,刑政,礼乐,皆由庄所定。”这一系列举措使得蜀地在最小程度上减轻了战乱之患,可谓功不可没。次年韦庄被委任为宰相。
  开平元四年(910)韦庄身退归隐[70]。
  约开平五年(911),她暂名为“多情”,意欲去泉州,途经桃林场,得识韩偓[71]。此后,又游寓了桃林蓬壶[72],离开泉州,“多情”迫不及待地赶到婺州李氏园去寻找李亿[73],当“多情”得知李亿已去了洋川一带,又急匆匆向洋川(今陕西洋县)赶去,在此与李亿破镜重圆[74]。
  乾化二年(912)春天,后梁太祖朱晃(全忠)派遣光禄卿卢玭等出使蜀,为调停蜀岐战事来到洋川。卢玭拿出地图选择入蜀路线,正好被路经此处的多情看见[75]。
  乾化三年(912)多情处理了贯休的后事后,就打算去洛阳再次应试。此时朱友珪杀死后梁太祖朱晃,假造诏即皇帝位。朝庭发生变故,政治形势动荡,多情就先来到岐山(今陕西岐山)暂避一时[76]。又来到了“醴泉”(今陕西麟游)[77],离开醴泉院,多情再一次回到长安,来到从前曾经住过的咸宜观旧址[78]。
  后梁末帝乾化四年(914),她改名和凝,又一次明经及第。二年后,再登进士第。后梁郓州节度使贺瑰了解到和凝与自己是同乡时,便聘她为府中从事。和凝在郓州府中从事时,正赶上后梁末帝贞明四年(918)胡柳陂(今山东濮县西南)一战,和凝所在部贺瑰也加入了战斗序列。后梁军受到前后两面夹击后随即大溃。贺瑰在护兵的保护下冲出重围逃跑,晋军在后面追赶,就在快要逃到濮州(今山东鄄城)时,跟随贺瑰的士兵全都跑光了,只剩下和凝一人紧跟不舍,后竟射中敌兵救了贺瑰一命。贺瑰逝世后,和凝不负贺瑰重托,带着贺瑰的女儿,在此后的几年里又历任邓(今河南邓州市)、洋(今陕西洋县)二府从事。
  唐庄宗同光元年(923)四月,晋王李存勖即皇帝宝位。约在同光二年(924)春,和凝进入后唐宫中[79]。大概在唐庄宗四年(926)和凝入为翰林学士。一日编撰诗集,将旧作录于诗卷上时,想起咸通“戕婢”旧事,百感交集,遂写《思录旧诗于卷上,凄然有感,因成一章》[80]。
  天成三年(928)和凝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刑部员外郎。与儿子一起编撰《疑狱集》。书中收集了许多情节复杂、争讼难决最终获得了正确处理的案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法学著作,对古今相关人员办案有很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并为宋慈著《洗冤集录》创造了条件。此后,和凝又被转主客郎中兼权知贡举,春闱开科取士放榜时,一反其他人以往“设棘于门及闭院门,以防下第不逞者。”的做法,遂使得“彻棘启门,是日寂无喧者”。即由于她所主持的科举考试,公开、公正、公平,所以,没有一个人在贡院门前闹事。当时人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得人”,即称当时所录才名之士都是德才兼备的人。在此年所录进士中,和凝最看中了一个名叫范质的人,认为他有宰相之才,将来一定会继承自己而当宰相。后人称之为“传衣钵”。
  后晋初(天福二年)和凝以翰林学士、工部侍郎和凝为礼部侍郎,依前充职,六月份又晋升礼部侍郎和凝改端明殿学士。十二月,和凝又被改任尚书户部侍郎,照常为朝中做一些案头之事。
  天福六年(941)九月,和凝又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和凝不负众望,巧平安从进谋反。《旧五代史·和凝传》记曰:“安从进‘以至于败,由凝之力也。’”
  天福十二年(947)参于恒州驱契丹事件。
  后周显德二年(955)秋,和凝(鱼玄机)以背疽卒于其第,享年一百一十一岁。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董乡哲撰)
  注:
  [1]鱼玄机《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
  [2]鱼玄机《寄刘尚书》。
  [3]韦庄(鱼玄机)《辛丑年》、《洛阳吟(时大驾在蜀,巢寇未平,洛中寓居作七言)》、《秦妇吟》。
  [4]韦庄(鱼玄机)《润州显济阁晓望》、《观浙西府相畋游》。
  [5]韦庄(鱼玄机)《将卜兰芷村居留别郡中在仕》。
  [6]韦庄(鱼玄机)《夏初与侯补阙江南有约同泛淮汴西赴行朝,庄自九驿路先至甬桥,补阙由淮楚续至泗上寝病旬日遽闻捐馆,回首悲恸因成长句四韵吊之》、《闻再幸梁洋(汉中)》。
  [7]韦庄(鱼玄机)《焦崖阁》、《鸡公帻》、《题淮阴侯庙》。
  [8]韦庄(鱼玄机)《汧阳间(一作汧阳县阁)》、《题安定张使君》。
  [9]韦庄(鱼玄机)《宿泊孟津(洛北)寄三堂友人》。
  [10]韦庄(鱼玄机)《汴堤行》。
  [11]韦庄(鱼玄机)《自孟津舟西上雨中作》。
  [12]韦庄(鱼玄机)《颍阳县(今河南许昌附近)》。
  [13]韦庄(鱼玄机)《河清县河亭》。
  [14]韦庄(鱼玄机)《河内别村业闲题》。
  [15]韦庄(鱼玄机)《天井关》。
  [16]韦庄(鱼玄机)《题貂黄岭官军》。
  [17]韦庄(鱼玄机)《壶关道中作》。
  [18]韦庄(鱼玄机)《过内黄县(辖安阳)》。
  [19]韦庄(鱼玄机)《中渡晚眺》。
  [20]韦庄(鱼玄机)《喻东军》。
  [21]韦庄(鱼玄机)《赠边将》。
  [22]韦庄(鱼玄机)《清河县楼》。
  [23]韦庄(鱼玄机)《登汉高庙闲眺》。
  [24]韦庄(鱼玄机)《江亭酒醒却寄维扬饯客》、《过扬州》。
  [25]韦庄(鱼玄机)《解维》。
  [26]韦庄(鱼玄机)《山墅闲题》。
  [27]韦庄(鱼玄机)《上元县》、《台城》、《谒蒋帝庙》、《长干塘别徐茂才》。
  [28]韦庄(鱼玄机)《过当涂县》。
  [29]韦庄(鱼玄机)《题姑苏凌处士庄》。
  [30]韦庄(鱼玄机)《寄湖州舍弟》。
  [31]韦庄(鱼玄机)《南游富阳江中作》。
  [32]韦庄(鱼玄机)《桐庐县作》。
  [33]韦庄(鱼玄机)《避地越中作》。
  [34]韦庄(鱼玄机)《旅次甬西见儿童以竹枪纸旗戏为阵列…余因感之》。
  [35]鱼玄机《浣纱庙》。
  [36]韦庄(鱼玄机)《和陆谏议避地寄东阳进退未决见寄》、《东阳酒家赠别二绝句》、《东阳赠别》。
  [37]韦庄(鱼玄机)《李氏小池亭十二韵(时在婺州寄居作)》。
  [38]韦庄(鱼玄机)《衢州(今衢县)江上别李秀才》、《忆小女银娘》、《东游远归》。
  [39]韦庄(鱼玄机)《不出院楚公(自三衢至江西作)》
  [40]韦庄(鱼玄机)《夜雪泛舟游南溪》。
  [41]韦庄(鱼玄机)《饶州馀干县琵琶洲有故韩宾客宣城裴尚书修行…因以和吟》。
  [42]韦庄(鱼玄机)《泛鄱阳湖(江西)》。
  [43]韦庄(鱼玄机)《访浔阳友人不遇》、《九江逢卢员外》。
  [44]韦庄(鱼玄机)《东林寺再遇僧益大德》。
  [45]韦庄(鱼玄机)《钟陵(南昌)夜阑作》、《南昌晚眺》。
  [46]韦庄(鱼玄机)《抚州江口雨中作》。
  [47]韦庄(鱼玄机)《袁州作》。
  [48]韦庄(鱼玄机)《湘中作》。
  [49]韦庄(鱼玄机)《耒阳县浮山神庙》。
  [50]韦庄(鱼玄机)《章江作》。
  [51]韦庄(鱼玄机)《黄藤山下闻猿》。
  [52]韦庄(鱼玄机)《和侯秀才同友生泛舟溪中相招之作》。
  [53]韦庄(鱼玄机)《建昌渡暝吟》。
  [54]韦庄(鱼玄机)《信州西三十里山名仙人城下有月岩山其状秀拔…赋是诗》。
  [55]韦庄(鱼玄机)《镊白》。
  [56]韦庄(鱼玄机)《西塞山下作》。
  [57]韦庄(鱼玄机)《齐安郡》。
  [58]鱼玄机《过鄂州》。
  [59]韦庄(鱼玄机)《夏口行寄婺州诸弟》。
  [60]韦庄(鱼玄机)《新正日商南道中作寄李明府》。
  [61]韦庄(鱼玄机)《垣县山中寻李书记山居不遇,留题河次店》。
  [62]韦庄(鱼玄机)《绛州过夏留献郑尚书》。
  [63]韦庄(鱼玄机)《平陵老将》。
  [64]韦庄(鱼玄机)《绥州作》。
  [65]韦庄(鱼玄机)《放榜日作》、《悔恨》。
  [66]韦庄(鱼玄机)《寄右省李起居》。
  [67]韦庄(鱼玄机)《下邽感旧》。
  [68]韦庄(鱼玄机)《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鄜州留别张员外》。
  [69]韦庄(鱼玄机)《宜君县比卜居不遂,留题王秀才别墅二首》。
  [70]韦庄(鱼玄机)《唐诗纪事·韦庄·闲卧》、贯休《和韦相公见示闲卧》。
  [71]韩偓《桃林场客舍之前有池半亩木槿栉比阏水遮山因命仆夫运斤梳沐豁然清朗复睹太虚因作五言八韵》、韩偓《此翁(此后在桃林场)》、《香奁集·多情(庚午年在桃林场作)》。
  [72]《香奁集·咏浴》。
  [73]《香奁集·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
  [74]《香奁集·昼寝》、李亿《念奴娇》等。
  [75]和凝(鱼玄机)《洋川》、《兴势观》。
  [76]《香奁集·寄远(在岐日作)》。
  [77]和凝(鱼玄机)《醴泉院》。
  [78]韦庄(鱼玄机)《思归》。
  [79]和凝(鱼玄机)《宫词百首》。
  [80]《香奁集·思录旧诗于卷上,凄然有感,因成一章》。
  作品
  《鱼玄机诗集》、《韦庄(鱼玄机)诗集》、《和凝(鱼玄机)诗集》、《香奁集》、《疑狱集》等。
  录诗四首:
  《赋得江边柳》(一作临江树):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
  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夏日山居》:
  移得仙居此地来,花丛自遍不曾栽。庭前亚树张衣桁,坐上新泉泛酒杯。
  轩槛暗传深竹径,绮罗长拥乱书堆。闲乘画舫吟明月,信任轻风吹却回。
  《江头愁望寄子安》: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折杨柳》:
  朝朝送别泣花钿,折尽春风杨柳烟。愿得西山无树木,免教人作泪悬悬。
  《春情寄子安》:
  山路欹斜石磴危,不愁行苦苦相思。冰销远涧怜清韵,雪远寒峰想玉姿。
  莫听凡歌春病酒,休招闲客夜贪棋。如松匪石盟长在,比翼连襟会肯迟。
  虽恨独行冬尽日,终期相见月圆时。别君何物堪持赠,泪落晴光一首诗。

上一篇: 韩偓 下一篇: 花蕊夫人

网友关注

诗词搜索

古诗词大家

诗仙 诗圣 诗王 诗鬼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李贺
帝王也风骚
毛泽东李世民武则天 刘邦刘彻 乾隆
诗骨 诗杰 诗狂 诗家天子
陈子昂 王勃 贺知章 王昌龄
诗佛 诗囚 诗奴 诗豪
王维 孟郊 贾岛 刘禹锡
词妖
李清照李义辛弃疾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唐宋八大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
小李杜
李商隐杜牧
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
明代三大才子
徐渭解缙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