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 宋词 元曲 近代诗 文言文 写景的古诗 论语 诗经 孙子兵法 爱国的诗句 李白 杜甫
当前位置:查字典>>诗词>>陈衍

陈衍

  陈衍(1856~1937) 近代诗人。字叔伊,号石遗。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清光绪八年(1882)举人。曾入台湾巡抚刘铭传幕。二十四年,在京城,为《戊戌变法榷议》十条,提倡维新。政变后,湖广总督张之洞邀往武昌,任官报局总编纂,与沈曾植相识。二十八年,应经济特科试,未中。后为学部主事、京师大学堂教习。清亡后,在南北各大学讲授,编修《福建通志》,最后寓居苏州,与章炳麟、金天翮共倡办国学会,任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授。
  陈衍通经史训诂之学,特长于诗,与郑孝胥同为闽派诗的首领人物。光绪十二年(1886)在京时,与郑孝胥标榜"同光体"。他提倡"三元"之说,即"上元开元,中元元和,下元元□"。他认为这是古近体诗的三个演变阶段,第一个高峰在唐玄宗开元年间,第二个高峰在唐宪宗元和年间,第三个高峰在宋哲宗元□年间。而继承"三元"的就是清代同治、光绪间的"同光体",也即他所倡导的诗风。他自己作诗,着重在学习王安石、杨万里的曲折用笔,骨力清健,与陈三立、郑孝胥、沈曾植、陈宝琛等,风格都不同。他一生宣扬"同光体"成就,对近代旧诗坛,发生过广泛影响。
  著有《石遗室丛书》,收书18种,116卷,其中除辑录校补者 8种外,自著10种,包括《石遗室文集》12卷,《石遗室诗集》6卷,《石遗室诗集补遗》1卷,《说文举列》7卷,《朱丝词》2卷等。有家刻本。《丛书》外,又有《石遗室诗话》32卷、《续编》6卷,《辽诗纪事》12卷、《金诗纪事》16卷、《元诗纪事》24卷,都有商务印书馆排印本。《石遗室论文》 5卷、《史汉文学研究法》1册,都有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排印本。又选有《近代诗钞》24册,《宋诗精华录》4卷,皆为商务印书馆排印本。陈衍  陈衍,男,吉林省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吉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吉林省重点学科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带头人,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行业教育协作会理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工作委员会理事。
  长期致力于区域职业教育规划、职业院校管理、职业教育史、比较职业教育研究,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国际教育与价值教育联合会(apnieve)委托课题《中国职业教育竞争力国际比较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我国省域职业教育竞争力比较研究》、劳动保障部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课题《职业院校新专业设置预测模型研究》、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县级职教中心建设与发展研究》、吉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大招标课题《职业教育区域竞争力比较研究》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职业教育研究课题。
  在《教育研究》、《中国教育报》、《职业技术教育》等发表多篇论文,出版《转轨破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热点报告》、《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热点与前瞻》等学术著作8部。
  主讲研究生课程《教育宏观管理问题研究》。《创建“教育研究—教学改革”联动体,整体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陈衍  陈衍,本名陈为良 1937年生,笔名陈衍。浙江丽水人。1959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历任杭州大学中文系副主任、写作教研室主任,现任浙江广播电视高等咨科学校校长、教授。中国写作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理事、浙江省写作学会会长、浙江省广播电视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电影家协会理事、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主要论著《中国古代编剧理论初探》获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电影文学简论》;《写作学高等教程》(合作)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文学写作基础》;《文学体裁写作知识》。(主编并执笔);《修辞通鉴》等。主要论文《戏剧冲突散论》获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并辑入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李渔〈十种曲〉析论》;《〈雷雨〉拾零》;《论戏剧与电影的"离"与"合"》;《探索性影片与电影创作新观念》;《谢晋模式的合理意义》辑入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戏剧的结尾艺术》等。

上一篇: 陈三立 下一篇: 陈曾寿

网友关注

诗词搜索

古诗词大家

诗仙 诗圣 诗王 诗鬼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李贺
帝王也风骚
毛泽东李世民武则天 刘邦刘彻 乾隆
诗骨 诗杰 诗狂 诗家天子
陈子昂 王勃 贺知章 王昌龄
诗佛 诗囚 诗奴 诗豪
王维 孟郊 贾岛 刘禹锡
词妖
李清照李义辛弃疾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唐宋八大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
小李杜
李商隐杜牧
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
明代三大才子
徐渭解缙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