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 酆
fēng ㄈㄥˉ
◎ 〔酆都(dū)城〕迷信传说指阴间。
◎ 姓。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酆 fēng
〈名〉
(1) 古地名。酆城 [Feng capital]
酆,周文王所都,在京兆 杜陵西南,从邑,丰声。——《说文》
毕原酆郇。——《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康有酆宫之朝。——《左传·昭公四年》
(2) 周文王灭崇侯虎后曾都于此。后为周武王之弟的封国。故地在今陕西省户县北
(3) 姓
汉语字典
[①][fēng]
[《廣韻》敷空切,平東,敷。]
(1)古地名。本为商代崇侯虎邑,周文王灭崇后曾都于此。后为周武王之弟的封国。故地在今陕西省户县北。
(2)丰收。
(3)引申为丰盛,纯厚。
(4)姓。春秋时有酆舒。见《左传·文公七年》。
音韵参考
[广 韵]:敷空切,上平1東,fēng,通開三平東滂
[平水韵]:上平一东
[粤 语]:fung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下】【邑字部】 酆; 康熙笔画:25; 页码:页1279第31【廣韻】敷空切【集韻】【韻會】敷馮切,𠀤音豐。【集韻】周文王所都。【左傳·昭四年】康有酆宮之朝。【註】酆,在始平鄠縣東,有靈臺,康王於是朝諸侯也。 又國名。【左傳·僖二十四年】畢、原、酆、郇,文之昭也。 又姓。【左傳】有酆舒。 又水名。【後漢·馮衍傳】西顧酆、鄗。【註】酆、鄗,二水名。◎按《詩·大雅》作邑于豐。豐水東注。《書·武成》王來自商,至于豐。俱作豐。後人加阝作酆,無二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