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 蹍
niǎn ㄋㄧㄢˇ
◎ 踩,踏:“蹍市人之足,则辞以放骜。”
◎ 方言,追赶(亦作“撵”):他跑得飞快,狗也蹍不上。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蹍 niǎn
〈动〉
蹈,踩 [trample]
蹍市人之足,则辞以放骜。——《庄子·庚桑楚》。成玄英疏:“践,踏也,履也。”
当足见蹍,值轮被轹。——张衡《西京赋》
汉语字典
[①][zhǎn][niǎn]
[《集韻》知輦切,上,知。]
[《集韻》尼展切,上,泥。]
亦作“1”。
(1)踩,践踏。
(2)履行;实践。
(3)以指按物量长短。引申指距离短。
(4)见“蹍然”。
音韵参考
[粤 语]:nin5zin2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中】【足字部】 蹍;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1231第17【廣韻】知演切【集韻】【韻會】知輦切,𠀤音展。【博雅】履也。【玉篇】足踏貌。【類篇】踐也。【莊子·庚桑楚】蹍市人之足。【音義】蹍,蹈也。【張衡·西京賦】當足見蹍。【註】足所蹈爲蹍。 又【集韻】【正韻】𠀤尼展切,音碾。與趁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