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 跮
dié ㄉㄧㄝˊ
◎ 〔跮踱(duó)〕走路忽前忽后的样子。
◎ 〔跮跮〕忽然后退的样子。
汉语字典
[①][chì]
[《廣韻》丑利切,去至,徹。]
[《廣韻》丑栗切,入質,徹。]
(1)走路时忽进忽退。参见“跮踱”。
(2)走路不稳的样子。
音韵参考
[广 韵]:丑利切,去6至,chì,止開三去脂B徹
[粤 语]:ci3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中】【足字部】 跮;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1225第20【廣韻】丑利切【集韻】丑二切,𠀤音杘。【玉篇】跮踱,乍前乍卻。【史記·司馬相如傳】跮踱輵容以委麗兮。【註】張揖曰:跮踱,疾行互前卻也。 又【類篇】一曰忿戾。 又【廣韻】丑栗切【集韻】敕栗切,𠀤音抶。躌也。 又【集韻】徒結切,音耊。義同。躌字原从足从無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