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 謑
xǐ ㄒㄧˇ
◎ 〔謑诟(gòu)〕侮辱;辱骂,如“起奋迅兮奔走,违群小兮謑謑。”
◎ 〔謑髁(kē)〕不正直的样子,如“謑謑无任,而笑天下之尚贤也。”
汉语字典
[①][xǐ]
[《廣韻》胡禮切,上薺,匣。]
[《廣韻》火懈切,去卦,曉。]
“奊3”的被通假字。
耻辱。
[②][xí]
[《集韻》弦雞切,平齊,匣。]
见“謑2髁”。
音韵参考
[上古音]:支部喻三母,hyie
[广 韵]:胡禮切,上11薺,xǐ,蟹開四上齊曉
[粤 语]:hai5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上】【言字部】 謑;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1175第04【唐韻】胡禮切【集韻】【韻會】【正韻】戸禮切,𠀤奚上聲。【說文】恥也。【玉篇】謑詬,恥辱也。【集韻】小人怒也。【荀子·非十二子篇】無廉恥而忍謑訽,謂詈辱也。 又人名。【宋史·宗室表】武翼郞不謑。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弦雞切,音奚。【類篇】謑髁,不正貌。【莊子·天下篇】謑髁無任,而笑天下之尚賢也。 又【廣韻】呼訝切【集韻】【韻會】虛訝切,𠀤音罅。怒言也。 又【集韻】下解切,音邂。怒聲也。或作𠿇。 【說文】或作䜁。【類篇】書作𧫟。【字彙補】譌作𧨞,非。
考證:〔【荀子·非十二子篇】無廉恥而任謑訽,謂詈辱也。〕 謹照原文任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