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logo
您的位置: 查字典 > 汉语字典 > 笏的意思
  • 拼音:
  • 注音: ㄏㄨˋ
  • 部首笔划:6
  • 总笔划:10
  • 繁体字:
  •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 简体部首:
  • 造字法:形声
  • 笔顺:撇横捺撇横捺撇折撇撇

基本解释


hù   ㄏㄨˋ
◎ 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cháo )笏“京兆尹郑叔则,怫然曳笏却立”

英文翻译


scepter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hù 
〈名〉
(1) (形声。从竹,勿声。本义:古代朝见时大臣所执的竹板,用以记事)
(2) 手板 [tablet]
(3) 笏板。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按品第分别用玉、象牙或竹制成,以为指画及记事之用
笏,礼玉藻。笏天子以球王;诸侯以象,大夫以鱼须文竹、士竹、本象可也。——《说文
荐笏言于卿士。——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曳笏却立。
持一象笏互。——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4) 又如:笏击(用笏板扑击);笏囊(盛笏板的袋子);笏帛(盛笏的袋);笏板(即笏,手板)
(5) 旧时戏班用来写戏目供人点戏用的手板也称“
只见一个掌班拿着一本戏单,一个牙笏。——《红楼梦
(6) [量词]金银的计算单位。铸金银成笏形,一枚为一笏
众情危惧,共请主人,愿以白金十笏赎之。——五代· 刘崇远《金华子杂编
(7) 指成锭的东西 [ingot]
[魏] 禧乃检箧中,得笔二管、墨一笏赠之。—— 清· 温睿临《南疆逸史

汉语字典

[①][hù]
[《廣韻》呼骨切,入没,曉。]
(1)古代臣朝见君时所执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竹木制成。也叫手板。后世惟品官执之。
(2)量词。条、块。用于金银、墨等。
[②][wěn]
[《集韻》武粉切,上吻,微。]
见“笢笏”。

音韵参考

[广 韵]:呼骨切,入11沒*,hu,臻合一入魂曉
[平水韵]:入声六月
[粤 语]:fat1
[闽南语]:but4,hut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上】【竹字部】 笏;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878第30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呼骨切,音忽。公及士所搢也。【禮·玉藻】笏,天子以球玉,諸侯以象,大夫以魚須文竹,士以竹本象可也。笏度二尺有六寸,其中博三寸,其殺六分而去一。凡有指畫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則書于笏。【左傳·桓二年】袞冕黻珽。【註】珽,玉笏也,若今吏之持簿。【晉書·輿服志】古者貴賤皆執笏,有事則搢之于腰帶。【釋名】笏,忽也,備忽忘也。【廣韻】笏,一名手版,品官所執。【輿服雜事】五代以來,惟八座尚書執笏,以筆綴手版頭,紫囊裹之。其餘王公、卿、士但執手版,主于敬。不執筆,示非記事官也。【正字通】明制,笏,四品以上用象牙,五品以下用木,以粉飾之。 又【韻會】通作曶。【史記·夏本紀註】鄭康成曰:曶者,臣見君所秉,書思對命者也。君亦有焉。 又【集韻】武粉切,音刎。笢笏,手循笛孔貌。【馬融·長笛賦】笢笏抑隱,行入諸變。 又【集韻】文拂切,音勿。笢笏,繁密貌。
考證:〔【禮·玉藻】笏,天子以璆玉,諸侯以象。〕 謹照原文璆玉改球玉。〔笏度二尺有六寸,其中博二寸。〕 謹照原文博二寸改博三寸。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

笏的意思、基本信息

  • 五笔86:TQRR
  • 五笔98:TQRR
  • 五行:木
  • UniCode:U+7B0F
  • 四角号码:88227
  • 仓颉:HPHH
  • GBK编码:F3CB
  • 规范汉字编号:4560

最新歇后语

最新成语故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