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 濛
méng ㄇㄥˊ
◎ 〔空濛〕见“空”。
◎ 〔溟濛〕见“溟”。
◎ 同“蒙2”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濛 méng
(1) 见“溟濛” míngméng
(2) “蒙”的异体字
汉语字典
[①][méng]
[《廣韻》莫紅切,平東,明。]
亦作“溕1”。“蒙5”的繁体字。
(1)小雨貌。
(2)弥漫笼罩。
(3)水名。古水名。
(4)水名。沱江支流。在四川省彭县境。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四川二·成都府》。
(5)水名。即蒙江。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地区。
[②][méng]
[《廣韻》莫孔切,上董,明。]
亦作“溕2”。“蒙6”的繁体字。
(1)广大。参见“濛2澒”、“濛2涌”。
(2)见“濛2澒”。
音韵参考
[上古音]:东部明母,mong
[广 韵]:莫紅切,上平1東,méng,通開一平東明
[平水韵]:上平一东
[唐 音]:mung
[国 语]:méng
[粤 语]:mung4
[闽南语]:bong5,bang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巳集上】【水字部】 濛;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655第30【唐韻】【正韻】莫紅切【集韻】【韻會】謨蓬切,𠀤音蒙。【說文】微雨也。【詩·豳風】零雨其濛。或作靀。 又濛鴻,元氣未分貌。【春秋·命曆序】濛鴻萌兆。 又水名。【水經注】水出上邽縣西北邽山。 又水名。【山海經】邽山濛水出焉,南流注於洋水。 又【廣韻】莫孔切【集韻】【韻會】【正韻】母摠切,𠀤音蠓。濛澒,大水。一曰小溝。
考證:〔又水名。【山海經】濛水,出漢陽,西入江。〕 謹按水經江水註引山海經蒙水出漢陽西入江。蒙字無水旁。不當引入濛字下。今據改爲山海經邽山濛水出焉,南流注於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