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忠
孔繁忠 - 人物档案
孔繁忠,1953年生,平邑县邮政局保太支局职工。1985年12月,到平邑县邮政局保太支局,当过报刊投递员、电话接线员。1986年12月起历任平邑县邮政东阳支局支局长、铜石支局支局长、保太支局支局长,曾多次被县邮政局授予模范党员、先进工作者称号。
孔繁忠 - 工作经历
“摇把子”时代:等个电话大半天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曾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美好憧憬,然而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电话仍然是普通人眼中的奢侈品。
上世纪80年代,人们打电话首先要赶到邮电局排队,等上大半天也不一定能与对方通上话。这时的电话是一种早期的人工交换式电话机,俗称“摇把子”电话,属第一代电话机。
“1985年年底,我刚到平邑县邮政局保太支局工作时,支局只有一台50门的交换机,镇里各个单位用的都是摇把子(电话)。某个单位的人打电话的时候,一摇摇把子,支局交换机上的编号牌就掉下来,接线员马上插上塞子,进行人工联系,然后接到县局1000门的交换机上,通过县局再一级一级往上接,有时候早晨6点钟挂上号,到晚上12点都不一定接通。”孔繁忠回忆说。
在那个时代,早晨挂号,午夜电话都还接不通的情况很正常,有时候甚至一个电话得等上一两天。根据资料显示,1978年,全国全年长途电话共计1.9亿次,本地电话用户192.6万户,平均每一百人才拥有固定电话0.38部,全国市话约有三分之一要靠人工转接,大部分县城和农村停留在“摇把子”电话状态,可以说,那时的电话是普通百姓不敢奢望的稀罕物。
半自动转盘电话:通话无私密空间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国的电话通信有了很大的改进,电话机由原来的摇把子电话改为半自动转盘电话,每台电话机都有一个数字转盘和一个固定的电话号码,打电话不再需要人工转接,只需要把对方电话号码的数字按顺序一下一下拨,拨通后就可以直接与对方通话。这时的电话虽然有了重大的改进,但功能还是很简单,只局限于打电话和接听电话,连重拨和查阅的功能都不具备。
孔繁忠回想,1989年,他在平邑县邮政局保太支局工作时,支局用上了拨号电话机(半自动转盘电话机)。当时,县城电话用户都是拨号电话,县城内可以直接拨号打电话。同时,乡镇各单位也用上了拨号电话机,但必须经过乡镇支局交换机,某单位一拨号,支局交换机就掉牌,支局接线员看到编号牌,便和拨号单位通话,询问要哪里,然后直接接到所要的单位。半自动电话比“摇把子”省事了很多,但却不能保密,所有的通话内容接线员都能听到。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半自动转盘电话被数字按键电话取代,打电话更加快速、便捷。从1992年,各地开始实施程控电话村村通工程。当时,孔繁忠所在的平邑县铜石镇邮政支局是全县第3个发展程控电话的局,支局投入1100多万元,把光缆架到了每个村庄。1993年,平邑县铜石镇安装程控电话24部,3年后发展到600多部。
1999年,孔繁忠被调到平邑县邮政局保太支局。那年,平邑县大搞电话村镇建设,平邑县保太镇由200部电话,发展到6000部,成为远近闻名的电话镇。现在,仅保太镇一个镇的程控电话就达到1.2万部。
有关资料显示,近10年来,中国的固定电话业务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1999年7月,固定电话用户总数突破1亿户,其中由1992年的1000万户到1996年的5000万户只经过了短短4年时间,而再到1亿户则仅用了不到3年时间。
此后,中国的固定电话发展经历了2001年、2003年两次突飞猛进的发展。2001年取消了电话初装费后,固话安装之风盛行全国。到2003年10月底,中国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55亿户,数量增长之快,使中国即刻成为电话拥有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大哥大年代:一种身份的象征
“近年来,蜂窝移动电话(大哥大)和无线呼机(BP机)在我国发展迅猛,其用户数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继续增长。”1994年的一篇新闻报道表明,从前只在热播的香港电视剧中见到的“大哥大”和BP机,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已经走入内地百姓的生活。
孔繁忠称,上世纪90年代末是BP机发展的鼎盛时期,无线寻呼BP机与固定电话结合起来,实现了固定电话服务的延伸,BP机也成为初级移动通信手段。
“有事您呼我”曾是那时最时尚的语言。BP机的发展经历了数字BP机和中文BP机两个阶段,数字BP机只能显示呼叫号码,中文BP机有汉字显现,可显示一些信息,很接近现在的手机短信,只不过中间要通过寻呼台的转达。
有关资料显示,1994年~2001年,BP机风靡一时,出现“满城尽带BP机”、“满城皆响BP机”的景象。2000年、2001年,寻呼业发展到了颠峰。2002年以后,BP机开始走向衰落。2007年3月,国家信息产业部公示,中国联通公司申请停止经营全网198/199、126/127、128/129无线寻呼服务。从此,寻呼台在全国停运,BP机走到了尽头。
就在BP机风行后的几年,中国电话通信进入“大哥大”时代,最早的手机是像砖块一样大的“大哥大”,很大、很重、黑色,有20多公分高。在当时香港电影里黑社会老大手里都拿一部黑色的“大哥大”,那是一种身份的象征。1993年,一部“大哥大”价值两万多元,相当于当时一名普通员工好几年的工资,那时用‘大哥大’的人,都是包工头、大老板和第一批下海淘金的人。“大哥大”的称谓,也显示了当时能够使用手提电话的人大都显赫地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哥大”变小了,普及率也逐渐提高。上世纪90年代末,手机真正进入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如今,手机的功能也在不断地进化,由最初只能打电话、收发短信、储存电话号码的黑白屏手机发展到了后来的彩屏手机;从单调铃声到和弦铃声,再到现在的彩铃。现在的手机又开发出了录音、拍照、摄像、打游戏、上网、炒股、看电视节目等功能。
宽带互联网:鼠标一点知天下
1987年9月20日,人称“中国上网第一人”的钱天白教授发出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Internet的序幕。
随后,网络风暴也刮到了沂蒙大地。“1996年,县邮政局给职工配电脑,我交了3000元钱把一台‘联想’电脑带回家。可那时,只有县城能接上互联网。我的电脑在家里只是个摆设。近几年,宽带进了村,仅我所在的大三阳村,宽带用户就达160多户。相应的服务也进了村,我们村现在有2个新联通服务点,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以交话费、宽带上网费,真是方便!”孔繁忠说。
有关资料证实,进入21世纪,互联网开始走进普通市民的生活。此后,人们开始在互联网上使用MSN、QQ等聊天,网络电话更是受到年青人的青睐。网络通讯的普及在更广意义上拉近了距离,E-mail、MSN、QQ、博客留言等不仅能互通基本的讯息,还能互传文件、音视频。
到了2008年,我国上网人数已达到了2.1亿,其中大学生就占80%,北京、上海、广州这三个全国中心城市网购人数超900万。
目前,网络的普及也让很多生活在乡村的居民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我所在的村是临沂市的土豆之乡,家家户户种土豆,自从连上宽带,村民坐在家里,鼠标轻点,就可以浏览全国各地的土豆价格,把保太土豆生意做到全国。如今,俺也连上了宽带,每天可以上上网、冲冲浪,赶上信息社会,俺也享受到了信息社会带来的便利!”谈起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孔繁忠老人高兴的说。
如今,互联网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自动化办公、银行自动取款机取款、远程教育、网上购物等都需要依靠互联网来进行。手机也与网络通讯等紧密的结合起来,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通讯时代。
网友关注
- 邢利斌
- 陈宝琛
- 瑞恩·邓恩
- 永井谦佑
- 焦宝华
- 克里斯-穆林
- 西蒙娜·法罗
- 陈小予
- 玛联
- 白歆惠
- 王风
- 张宗益
- 吕小军
- 蒂姆-蒂博
- 李德林
- 吴耀汉
- 莫露露
- 王振堂
- 哈苏妹
- 单亦诚
- 林志颖弟弟
- 王秀勇
- 田亮
- 长裙哥
- 铁头男
- 罗玉通
- 周璐璐
- 张艺兴
- 韩群凤
- 薛嘉麟
- 弗里德·穆拉德
- 朱克
- 金雅俊
- 王明娟
- 金龟子和毛毛虫
- 图里亚夫
- 季克良
- 游乐晨
- 黄秋爽
- 喊话哥
- 网络红人张依依
- 丘振良
- 梅璇婷
- 杰米·韦利特
- 苏伟
- 黄明志
- 跑车女警
- 北京地铁刀枪哥
- 约瑟夫·科尼
- 陈珊妮
- sputea
- 王建宙
- 王永珀
- 大津祐树
- 曹廷炳
- 陈浩杰
- 宋佃涛
- 马頔
- 吴嘉龙
- 红粉宝宝
- 蔡喜宏
- 王仪涵
- 李永波
- 梅拉赫
- 陈雨昂
- 西门大嫂
- 王源
- 李春江
- 伊恩·卡马
- 王克楠
- 本-戈登
- 杨佳欣
- 顾春芳
- 史鸿飞
- 林清峰
- 黄诗阳
- 申思
- 王美莼
- 李恩熙
- 张杰
- 21世纪最大流星雨
精品推荐
- 五指山市05月30日天气:多云,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35/23℃
- 城中区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中雨,风向:东风,风力:3-4级,气温:24/10℃
- 博湖县05月30日天气:晴,风向:西风,风力:3-4级转<3级,气温:24/12℃
- 西沙群岛05月30日天气:多云,风向:西北风,风力:3-4级转4-5级,气温:33/28℃
- 冠县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多云,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27/17℃
- 陇南市05月30日天气:多云转小雨,风向:东北风,风力:<3级,气温:30/20℃
- 白碱滩区05月30日天气:多云转晴,风向:西风,风力:4-5级转<3级,气温:22/13℃
- 阿克陶县05月30日天气: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6/12℃
- 城北区05月30日天气:小雨转中雨,风向:东风,风力:3-4级,气温:24/10℃
- 阿瓦提县05月30日天气:多云转阴,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3级,气温:2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