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统计法律是()。
A、《中华民国统计法》A
暂无解析
2007年7月,某企业因统计员小王生病住院,致使未按时报送《企业基本情况》、《企业财务状况》和《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等报表。县统计局以该企业屡次迟报统计资料为由,决定对其予以警告,并处以5000元的罚款。该企业认为县统计局的处理不太合情理,且处罚过重,多次与县统计局交涉未果。
问题:对该企业和县统计局的争议,您认为可通过何种法律途径予以解决?应如何解决?
已知某地某年的国民经济核算有关数据如下:总产出11143.49亿元,中间消耗7930.68亿元,固定资产折旧524.06亿元,劳动者报酬1427.73亿元,生产税净额420.60亿元,营业盈余834.32亿元,农村居民消费147.71亿元,城镇居民消费901.80亿元,政府消费650.60亿元,固定资本形成1913.12亿元,存货增加96.90亿元,货物和服务净出口-497.12亿元。试用三种方法分别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
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必须向上一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申请复议。
请结合实际,分析统计调查过程中数据缺失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并说明相应的处理方法。
在我国政府统计工作中,统计资料的管理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