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 宋词 元曲 近代诗 文言文 写景的古诗 论语 诗经 孙子兵法 爱国的诗句 李白 杜甫
当前位置:查字典>>诗词>>曹景宗

曹景宗

  曹景宗(457—508.9.12),字子震,新野(今河南境内)人,南北朝时期梁朝名将。
  曹景宗的父亲曹欣之,是宋朝将领,位至征虏将军、徐州刺史。曹景宗自幼善于骑射,好打猎。常和几十个少年一起到林中射鹿,每当大家骑着马一起追捕鹿群时,鹿马相杂,众人都怕射中别人的马。只有曹景宗无所顾忌,拨箭射之,鹿应弦而倒,遂以此为乐。
  曹景宗不到二十岁时,父亲曹欣之因公事要出州,只带上曹景宗和几个随从,不料半路遇上了几百个蛮人,将他们层层包围。时曹景宗带百余箭,驰马四射,每箭杀一蛮人,蛮人大惊,遂逃散。从此,曹景宗以胆勇而闻名。曹景宗还颇爱读史书,每当读《穰苴》、《乐毅传》时,总是放卷叹息道:“丈夫当如是”(《梁书·曹景宗列传》)!
  后曹景宗被辟为西曹,不就。宋元徽(473—477年)中,曹景宗随父出京师,为奉朝请、员外,迁尚书左民郎。不久,曹欣之去世,曹景宗还乡里服丧。服丧期满后,曹景宗被刺史萧赤斧板为冠军中兵参军,领天水太守。
  南齐建元初(479—482年),境内蛮人骚支,曹景宗率兵四处征讨,所有斩获。时鄱阳王萧锵为雍州刺史,又以曹景宗为征虏中兵参军,带冯翊太守督岘南诸军事,除屯骑校尉。
  曹景宗少年时和州里张道门是好友,永明元年(483年)五月,张道门的父亲车骑将军张敬儿被杀,张道门也在武陵被斩。此时,张道门的亲属故吏无人敢来收尸。曹景宗知道此事后,从襄阳派般到武陵,收其尸,送到他家里殡葬,乡里因此赞他讲义气。
  建武二年(495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率军攻齐。时曹景宗为偏将,每次作战都冲锋在前,多有斩获,因功被升为游击将军。建武四年(497年),曹景宗随太尉陈显达北围马圈(今河南境内),率2000人设伏,打败了魏将拓拔英的4万援军。马圈攻克后,陈显达论功,把曹景宗排到了后面,曹景宗却没有一句怨言。孝文帝率大军来战,陈显达乘黑夜奔逃,慌不择路,曹景宗为他带路,陈显达父子才得以保全。
  建武五年(498年),萧衍(后来的梁武帝)任雍州刺史,曹景宗和他结为深交,经常请萧衍到他家中饮酒畅谈。当时天下正纷乱不安,萧衍也对他很是看重。永元(499—501年)初年,萧衍上表推荐他为竟陵太守、冠军将军。
  永元二年(500年),萧衍起兵,曹景宗聚众相随,并派亲人杜思冲劝萧衍先迎南康王到襄阳即帝位,然后再发兵,以为万全之计,但萧衍没有听从他的建议。萧衍到竟陵后,让曹景宗和冠军将军王茂过江围攻郢城。
  中兴元年(501年)二月,曹景宗被任命为郢州刺史。直到七月,才攻破郢城。又率众前驱至南州,领马步军取建康。九月,萧衍遣曹景宗等进顿江宁。东昏侯将李居士带重兵驻屯新亭,并率精骑1000至新亭,以拒曹景宗。时曹景宗刚到,尚未安营,且军队长途而至,器甲穿弊。李居士见此情形,渐有轻敌之心,便击鼓向前来向曹景宗挑战。曹景宗遂率军力战,短兵相接,李居士大败,弃甲逃走。曹景宗皆获之,并趁势击鼓而前,一直追到皁夹桥,然后才安营。曹景宗又和王茂、吕僧珍成犄角之势,攻败王珍国于大航。曹景宗的军士都是些桀黠无赖之人,御道左右,全是富豪之家,这些人便趁机抢夺财物,争掠女子,曹景宗也管制不了。等萧衍到了新城,严申号令,这才使这些人稍稍收敛。城破后,曹景宗被拜官为散骑常侍、右卫将军,封湘西县侯,食邑一千六百户。仍迁持节、都督郢、司二州诸军事、左将军、郢州刺史。
  天监元年(502年),萧衍称帝,国号梁。曹景宗进号平西将军,改封竟陵县侯。曹景宗在州里,大肆地聚敛财物,他在城南建宅,长堤以东,夏口以北,开街列门,东西长达好几里地。而他的部下也都残暴蛮横,便当地百姓很不满。
  天监二年(503年),魏军大举攻梁,梁军接连战败。天监三年(504年),魏军继续进攻。二月,梁武帝派曹景宗和后军将军王僧炳等率步骑3万救义阳。其中王僧炳率军2万人进驻凿岘(今河南信阳南),曹景宗率军万人为后继。魏将元英派元逞等进驻樊城(今属湖北襄樊),抗击南梁援军。三月,元逞率部击败梁增援部队,梁军被斩俘4000余人。而曹景宗却滞留凿岘,只不过耀军游猎而已。八月,梁军义阳守将蔡灵思在援兵未奏效、守城力竭的情况下,开城降魏。魏军占领义阳,并置为郢州。御史中丞任昉向梁武帝启奏此事,而武帝因为曹景宗为功臣,没胡治他的问罪,不久任他为右卫将军。
  天监五年(506年)九月,北魏宣武帝元恪欲灭南梁。命中山王元英率军南攻,攻克马头(位钟离西,今安徽怀远南),将城中储粮尽数北运。梁武帝萧衍为抵御魏军,派徐州刺史昌义之领兵进屯钟离。十月,元英与镇东将军萧宝寅率众围攻钟离。十一月,梁武帝诏曹景宗都督诸军20万救钟离,豫州刺史韦叡以受曹景宗节度,屯道人洲(今安徽凤阳东北淮河中),欲待众军集齐后并进。曹景宗想专其功,便没有停顿,而是径直前进,不料忽起狂风,兵士溺死都颇多,只好返回道人洲。梁武帝闻知此事,说:“此所以破贼也。景宗不进,盖天意乎!若孤军独往,城不时立,必见狼狈。今得待众军同进,始大捷矣”(《梁书·曹景宗列传》)。
  天监六年(507年)正月,元英与平东将军杨大眼率数十万大军攻钟离,并在邵阳洲(位于道人洲西)两岸架桥,树栅,作为跨淮通道。二月,豫州刺史韦叡自合肥(今属安徽)领兵增援钟离,韦叡到达后,曹、韦两军进屯邵阳洲。夜间,韦叡率众于曹景宗营地前20里处掘长堑,树鹿角,截洲为城,距魏军城堡仅百余步。拂晓,元英见后大惊,以杖击地说:“是何神也”(《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十六》)!魏军连战几次都不能打退梁军,死伤人数达十分之三,于是魏军不敢再主动出战。曹景宗等器甲精新,魏军见后,士气渐消。
  曹景宗为让城中将士安心,便派人潜水入城送信,昌义之始知援军到达,勇气倍增。魏将杨大眼勇冠军中,对桥北岸立城,以通粮运。牧人一过淮北去割草,皆为杨大眼所抓。曹景宗募勇士千余人,于杨大眼营南数里筑垒,并亲自在旁边指挥。杨大眼闻讯来攻,曹景宗率众破之,于是营垒很快建成。曹景宗特派赵草驻守,因此称之为赵草城。此后,梁军便随意地在这里割草放马,杨大眼每次来抢夺,都被赵草击退。梁帝命曹景宗预装高舰,使之与魏军浮桥同高,以备火攻;并命曹景宗和韦叡分别攻邵阳洲之北、南桥。
  三月,淮水暴涨六七尺,韦叡派水军乘斗舰袭击洲上魏军。另以水船载干草,灌以油,趁风纵火,以焚其桥。同时,派敢死之士拔栅砍桥。时大水特别湍急,倏忽之间,桥栅俱尽。梁军奋勇冲杀,无不以一当百。魏军大溃,杨大眼在西岸烧营而去,元英也在东岸侥幸脱身,城垒相次瓦解,士兵丢弃器甲,争先投水,溺死、斩杀各10余万,淮水为之不流。曹景宗令军主马广追击杨大眼至灭水上四十余里,杨大眼的军众死伤无数,伏尸相枕,昌义之出来追击元英至洛口。元英单骑逃入梁城,部下兵士也全军覆灭,沿淮河百余里尸骸相藉,梁军又俘虏5万人。收其军粮器械,堆积如山,牛马驴骡不可胜计。曹景宗派人带一万余俘虏、马千匹,回去献捷。
  钟离之战,梁军密切配合,上下同心,并根据魏军不习水战的弱点,坚守疲敌,适时反击,取得了自宋初以来对北魏作战的第一次大捷,歼敌25万,对稳定淮南形势起了重要作用。
  此前,钟离一直大旱,武帝下诏向蒋帝神祈祷求雨,过了一百多天,仍未下雨。武帝大怒,下令用车装运干草去焚烧蒋庙和神像。是日晴空万里,炽热如火,众人刚要点燃柴草时,神庙上空忽然乌云翻滚,瞬间下起大雨,宫殿内外摇振欲倒。武帝惊恐万分,赶紧下令停止焚庙,在庙前的人接到诏令后,雨立即变小,不久便停。于是武帝畏信更深,自从他登上帝位以来,从未亲自到过庙里,这时赶紧亲自动身带众朝臣去祈祷,走时下令清扫修整神庙,使之焕然一新。这时,魏军围攻钟离,武帝到蒋庙中祈神帮助,神像似有答应的神情,于是不久淮水上涨,韦睿和曹景宗才能够乘船上岸大败魏军,全军凯旋归来后,武帝率众去庙中谢神,见庙中人马脚上都有泥沾湿的痕迹。
  曹景宗凯旋而归后,武帝在华光殿设宴慰劳众军。宴会上武帝令左仆射沈约赋韵,曹景宗等了半晌,沈约也没有给他赋韵,曹景宗脸色不平,于是向武帝请求赋诗,武帝说:“卿伎能甚多,人才英拔,何必止在一诗”(《南史·曹景宗列传》)。时曹景宗已醉,坚持请求要赋诗,武帝只好让沈约给他赋韵,这时韵已赋尽,只剩下“竞”和“病”两个字。曹景宗听了二话不说,操起笔来,一气呵成,其辞曰:“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竞。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南史·曹景宗列传》)。武帝听后,惊叹不已,沈约和朝中贤臣听后,也称叹竟日,武帝诏令上左史,于是曹景宗进爵为公,拜侍中、领军将军,给鼓吹一部。
  曹景宗为人争强好胜,看书写字,有自己不懂的地方,从不去问别人,全是自己望文生义,自己创造新字,即使是在公卿面前也从不谦虚恭让。唯独韦叡年长,而且是当地名流,曹景宗对其也特别敬重,同宴御筵,也谦逊恭让,武帝也由此对他特别称许。
  曹景宗好收纳妻妾,他的妓妾达数百人,穿得全是绫罗绸缎。曹景宗生性急躁好动,不能沉默。他出行时常常要人撩起车子的帷幔,左右侍从劝他不要这样,因为他名高位重,人们都在注意他,这样随便不合适。曹景宗终究不情愿,他说:“我昔在乡里,骑快马如龙,与年少辈数十骑,拓弓弦作霹雳声,箭如饿鸱叫。平泽中逐麞,数肋射之,渴饮其血,饥食其肉,甜如甘露浆。觉耳后风生,鼻头出火,此乐使人忘死,不知老之将至。今来扬州作贵人,动转不得,路行开车幔,小人辄言不可。闭置车中,如三日新妇。遭此邑邑,使人无气”(《梁书·曹景宗列传》)。曹景宗又嗜好饮酒舞乐,腊月里在院中使人欢呼戏乐,还挨家挨户地讨酒饭吃。本来曹景宗是因为觉得寂寞,以此为戏,但他的部下多是无赖之徒,趁机抢夺妇女,欺掠财物。直到武帝知道此事,曹景宗才害怕降罪,禁止其部下再如此胡作非为。武帝经常摆宴召见功臣,共叙旧事。曹景宗酒后常胡说八道,有时误称下官,武帝待人宽厚,所以也没有加罪他,以为笑乐。
  天监七年(508年),曹景宗迁侍中、中卫将军、江州刺史。八月初二(即公元508年9月12日),曹景宗于任途中病逝,时年五十二岁。武帝下诏赠钱二十万,布三百匹,追赠他为征北将军、雍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曰壮。

上一篇: 蔡襄 下一篇: 蔡琰

曹景宗作品

诗词搜索

古诗词大家

诗仙 诗圣 诗王 诗鬼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李贺
帝王也风骚
毛泽东李世民武则天 刘邦刘彻 乾隆
诗骨 诗杰 诗狂 诗家天子
陈子昂 王勃 贺知章 王昌龄
诗佛 诗囚 诗奴 诗豪
王维 孟郊 贾岛 刘禹锡
词妖
李清照李义辛弃疾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唐宋八大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
小李杜
李商隐杜牧
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
明代三大才子
徐渭解缙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