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 宋词 元曲 近代诗 文言文 写景的古诗 论语 诗经 孙子兵法 爱国的诗句 李白 杜甫
当前位置:查字典>>诗词>>张嘉贞

张嘉贞

  张嘉贞

  唐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人,生于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死于唐玄宗开元十七年(729年)。他历仕武则天、唐睿宗、中宗和玄宗四朝,官至中书令,累封河东侯,是唐朝颇有影响的大臣。

  武则天垂拱元年(685年),中明经举,初补授平乡(今河北南部、滏阳河流域)县尉。不久,因受案件牵连贬官回乡。

  武则天长安年间(701一704年),侍御史张循宪为采访使巡查河东(今山西永济县西南蒲州镇),遇事棘手,难于断决,即向当地官吏征询贤才。当地官吏就将张嘉贞推荐给他。张循宪当即召见张嘉贞,并把自己的难处向他讲了。张嘉贞听后,不但对事情进行了透彻的分折,还提出了得当的解决办法,这完全出乎张循宪的意料。接着,张循宪又让张嘉贞将此事的原委及解决办法写成奏章。张嘉贞下笔敏速,文词优美,更使张循宪感到吃惊。

  张循宪回朝后向武则天推荐了张嘉贞。武则天经过考虑特在内殿召见张嘉贞。张嘉贞形伟貌秀,举止大方,侃侃而谈,颇得武则天的好感,不久,即拜张嘉贞为监察御史。张循宪也因举荐人才有功提升为司勋郎中。监察任后,张嘉贞迁兵部员外郎。当时兵部待处理的请功状很多,对此,他经过认真考虑,一一作了妥当处理,不到10天,滞留文书就全不见了。兵部任后,张嘉贞任中书舍人,又出任梁、秦二州都督,及并州长史等职。在这些任期内,张嘉贞为政严肃,属吏奉职守法。

  唐玄宗即位后,张嘉贞以并州长史的身份入京奏报其任职情况。唐玄宗经过核实,对张嘉贞的政绩非常赞赏,多次加以慰劳。这时,张嘉贞乘机向唐玄宗奏请将他与弟嘉祐调迁到相近地区。时张嘉祐为鄯州(今青海乐都)别驾,唐玄宗允准了张嘉贞的请求,特调张嘉祐与张嘉贞所在并州(今山西太原市)相邻的忻州(今山西忻州市)做官。按唐朝规定:兄弟不可在相邻的地区任职,唐玄宗的这种安排在当时是对官吏很高的优宠。

  唐玄宗初年,后突厥势衰,部族离散,纷纷降附唐朝,被允迁到太原以北的很多。为此张嘉贞上奏朝廷请求设置军镇,管辖突厥新附部落,朝廷准许了这一建议,在并州设置天兵军,以张嘉贞为节度使。

  开元六年(718年),张嘉贞又入朝奏事。值此,有人向唐玄宗告发张嘉贞在天兵军奢侈僭越,贪赃行贿,唐玄宗当即派人前去调查,结果并无此事。唐玄宗要判原告反坐之罪,张嘉贞认为这样塞进言人之路,即上奏赦免其罪。从此,唐玄宗对张嘉贞更加赏识,并想起用他为宰相。张嘉贞当仁不让,还奏说:“今志力方壮,是效命之秋,更三数年,即衰老无能为也。惟陛下早垂任使,死且不惮。”

  开元八年(720年),执政大臣宋璟、苏颇去职。唐玄宗提升张嘉贞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数月后又加封银青光禄大夫,迁中书令(即宰相)。张嘉贞理政善于决断,办事机敏迅速,并长于奏对,但失于刚愎自用,又脾气急躁,也常遭人议论。

  开元十年(722年),唐玄宗驾幸东都洛阳,张嘉贞随往。这时,洛阳主簿王钧为了当御史,特讨好张嘉贞,为他在洛阳修住宅。结果事情败露,唐玄宗非常气愤,命于朝堂将王钧当众打死。张嘉贞怕事情牵连自己,又私下催促行刑者速刑以灭口,之后将罪责都推到御史大夫韦抗、中丞韦虑心身上,结果他俩均受到处罚。

  开元十年秋,秘书监长官姜皎犯罪,张嘉贞为了讨好唐玄宗宠臣王守一,顺承其旨意,怂恿唐玄宗将姜皎在朝堂施以重杖,之后流放,致使姜皎因伤势过重死于流放途中。不久,广州都督裴伷先也因罪下狱,张嘉贞又奏请唐玄宗廷杖裴伷先,但兵部侍郎张说认为:“刑不上大夫”,“士可杀而不可辱”,出面谏止。唐玄宗从张说奏,张嘉贞为此断不愉快。

  张嘉贞与张说矛盾由来已久。起初,张嘉贞为兵部员外郎,张说为兵部侍郎,张说位居张嘉贞之上,但张嘉贞任中书令后,位就在张说之上了。这时张嘉贞对张说毫不谦让,张说心里很不满意,所以在裴伷先的问题上有意和张嘉贞为难。

  开元十年,唐玄宗还提升张嘉贞弟张嘉祐入朝为金吾将军,这样,兄弟二人并居朝中将辅之位,一时显赫无比。

  开元十一年(723年),唐玄宗巡幸太原,得知张嘉祐在原任内有贪赃之事,张嘉贞深怕自己也受到牵连。张说看出张嘉贞心思,即劝张嘉贞脱去官服以示待罪,这实际是在显露罪责,结果张嘉贞被唐玄宗贬为幽州刺史,中书令由张说接替。至此,张嘉贞才知上了张说的当,他非常后悔和气愤,曾对人说:“中书令幸有二员,何相迫之甚也!”

  开元十二年(724年),张嘉贞调回京任户部尚书,兼益州长史,掌益州都督府事宜。笫二年,唐玄宗宠臣王守一因罪被赐死。张嘉贞素与王守一交厚,因此受到牵连,被贬为台州刺史,不久,又迁升工部尚书,兼定州刺史,掌管北平军,封河东侯。张嘉贞离京赴定州任时,唐玄宗特赋诗加勉,并诏命百官为他在长安东门外饯行。

  开元十七年(729年),张嘉贞因病奏准到东都洛阳治疗,到洛阳后眼睛就失明了,而且病情加重。唐玄宗派御医为他医治,也无效果。当年秋天他就离开了人世,终年64岁,死后赠益州大都督,谧号“恭肃”。

  张嘉贞一生长期做官,胜任职守,但生性简慢疏阔,往往因待人不周而得罪人。此外,他处人不疑,有恩信,能始终,并多引拔后进,如他任中书令时曾引用苗延嗣、吕太一、员嘉静、崔训等人,都身居要职,称于所任,以至当时人称之为“令公四俊”。

  唐玄宗前期,国力臻于全盛,张嘉贞主要在这一时期担任要职,他为唐朝的鼎盛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他小节不足,往往贪图小利或因私利而陷害人,结果反被人所陷害。

上一篇: 郑繇 下一篇: 张宣明

诗词搜索

古诗词大家

诗仙 诗圣 诗王 诗鬼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李贺
帝王也风骚
毛泽东李世民武则天 刘邦刘彻 乾隆
诗骨 诗杰 诗狂 诗家天子
陈子昂 王勃 贺知章 王昌龄
诗佛 诗囚 诗奴 诗豪
王维 孟郊 贾岛 刘禹锡
词妖
李清照李义辛弃疾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唐宋八大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
小李杜
李商隐杜牧
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
明代三大才子
徐渭解缙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