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 宋词 元曲 近代诗 文言文 写景的古诗 论语 诗经 孙子兵法 爱国的诗句 李白 杜甫
当前位置:查字典>>诗词>>吕夏卿

吕夏卿

  吕夏卿,字缙叔,福建晋江人。生于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卒于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仁宗庆历二年(1042)进士,历经北宋的仁宗、英宗、神宗三朝,曾官江宁县尉、直秘阁同知礼院,史馆检修同起居注,知制诰等,是宋代著名的史学家。他貌不出众,才却惊人。自幼读书非常用功,“日诵数千言”,经常“闭门读书,亲朋罕见其面”。他喜欢搜集书籍,“博览强记,而于历代史尤该洽”。

  吕夏卿抱负不凡,从小就有文名,二十岁上京参加进士考试,虽没有考取,但名却声震京师。仁宗庆历二年(1042),吕夏卿和他哥哥吕乔卿同榜中了进士,被任为广东端州高要县主簿,又调任江苏江宁县尉。

  在仕途上,吕夏卿的才能虽不突出,可是,在学问渊博方面,人们却十分赏识。欧阳修这样写道:“去年柬书来上国,欲以文字惊众人。驽骀群马敛足避,天衢让路先骐麟”。对他十分器重。当欧阳修和宋祁奉命编纂《新唐书》时,因为他深知吕夏卿精通文史,便与宋祁共同向朝廷推荐吕夏卿参加这项工作。在仁宗皇祐元年(1048)任命吕夏卿为编修唐书史官转秘书丞。

  吕夏卿不但是造诣很深的史学家,而且有明智而清醒的政治头脑。宋仁宗在选用大臣时,曾经向他求取治政之道。吕夏卿向宋仁宗面陈时务五事,并说:“天下之势,不能常安,当于未然这前救其弊,事至而图之,恐无及已。”提出防患于未然。他还进一步向宋仁宗提出要恢复以前的屯兵制度,作为巩固边防的根本。

  熙宁元年(1068),夏卿调任兵部员外郎、知制浩,同修实录。以“积劳致疾”请求安排闲职,因而出任颍州知州。他赴任后,忽然生一种怪病,身体日渐缩小,死的时候竟像小孩。葬惠安黄塘白岩山麓,今墓无存。

  吕夏卿的一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做史的工作。但是,对于文学,特别是对于诗歌,也有一定造诣。吕夏卿的人生道路,虽不是坎坷,也不轰轰烈烈,但他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对工作精益求精,他不计较自己的功利,呕心沥血,不吝付出自己重大的代价。

上一篇: 刘光第 下一篇: 林季谦

吕夏卿作品

诗词搜索

古诗词大家

诗仙 诗圣 诗王 诗鬼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李贺
帝王也风骚
毛泽东李世民武则天 刘邦刘彻 乾隆
诗骨 诗杰 诗狂 诗家天子
陈子昂 王勃 贺知章 王昌龄
诗佛 诗囚 诗奴 诗豪
王维 孟郊 贾岛 刘禹锡
词妖
李清照李义辛弃疾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唐宋八大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
小李杜
李商隐杜牧
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
明代三大才子
徐渭解缙杨慎